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效复合催化剂用混合装置,包括连接电机、进料板、混合机构、盛纳桶和固定电机,所述盛纳桶的底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的固定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混合机构,在对催化剂进行混合时,使用者可先将多种原料按照配比通过输送至固定筒内部,此时使用者可通过外部操控装置启动连接电机和固定电机,连接电机能通过连接螺纹柱带动锥形搅拌柱进行快速的转动,由于搅拌柱内部的连接板与连接壳体内部贴合,故连接板能对底部的催化剂进行螺旋翻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复合催化剂用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为一种高效复合催化剂用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系指多组分氧化物,其中至少有一种是过渡金属氧化物,用于催化反应的复合氧化物即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复合氧化物中,有的组分为主催化剂,有的组分明显作为载体,多数组分间要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相当复杂的结构,现有的复合催化剂在进行制备时需要将原料和其他材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但是现有的混合搅拌设备其混合搅拌的均匀度存在不足,所以急需一种高效复合催化剂用混合装置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复合催化剂用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复合催化剂用混合装置,包括连接电机、进料板、混合机构、盛纳桶和固定电机,所述盛纳桶的底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的固定电机,且所述盛纳桶的底端面通过所述固定电机转动连接有用于搅拌的混合机构,其中,所述盛纳桶包括固定筒、排料管、支撑腿和限位孔,所述固定筒的底端面中心处贯通开设有限位孔,且靠近所述限位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排料的排料管,其中,位于所述固定筒的底端面均匀等距呈环设置有四组用于与支撑的支撑腿,固定筒能为后续对催化剂混合机搅拌提供足够的容纳空间,排料管能与外部阀体配合控制对内部搅拌催化剂的进出,限位孔能方便后续对固定电机进行快捷的定位和连接,所述盛纳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进料板,且位于所述进料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的连接电机,其中,所述连接电机与混合机构进行转动连接,方便后续有效提高混合及搅拌的均匀度。优选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螺纹筒、搅拌叶片、锥形搅拌柱、连接壳体、支撑柱、连接螺纹柱和固定槽,所述连接壳体的内端面活动连接有用于搅拌的锥形搅拌柱,且位于所述锥形搅拌柱的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用于连接的固定槽,且所述锥形搅拌柱通过所述固定槽转动连接有螺纹筒,其中,所述螺纹筒的外端面均匀等距固定连接有六组用于搅拌的搅拌叶片,所述锥形搅拌柱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的连接螺纹柱,所述连接壳体的底端面均匀等距固定连接有四组用于连接的支撑柱,在对催化剂进行混合时,使用者可先将多种原料按照配比通过输送至固定筒内部,此时使用者可通过外部操控装置启动连接电机和固定电机,连接电机能通过连接螺纹柱带动锥形搅拌柱进行快速的转动,由于搅拌柱内部的连接板与连接壳体内部贴合,故连接板能对底部的催化剂进行螺旋翻转,从而使得催化剂从固定筒底部螺旋抬升至环形板内部,此时连接电机能带动两组螺纹筒进行与锥形搅拌柱相反的转动,进而能带动搅拌叶片对催化剂进行更加充分的混合,循环往复的抬升和混合,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催化剂混合的均匀度。优选的,所述锥形搅拌柱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呈螺旋设置的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与连接壳体的内端面相贴合,方便后续对催化剂进行稳定的抬升。优选的,所述螺纹筒和搅拌叶片均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螺纹筒进行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电机通过所述螺纹筒与搅拌叶片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壳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护的环形板,能为抬升后续的催化剂提供盛纳基础,方便后续搅拌叶片进行均匀的混合。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呈弧形设置,且所述搅拌叶片的半径略小于连接壳体上端面的环形板,弧形设置的搅拌叶片能从下往上将催化剂进行混合时,直接掀出环形板,方便后续进行循环。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与固定筒的底端面进行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壳体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在固定筒的底端面,方便后续进行组装和混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盛纳桶,固定筒能为后续对催化剂混合机搅拌提供足够的容纳空间,排料管能与外部阀体配合控制对内部搅拌催化剂的进出,限位孔能方便后续对固定电机进行快捷的定位和连接。2.本技术通过设置混合机构,在对催化剂进行混合时,使用者可先将多种原料按照配比通过输送至固定筒内部,此时使用者可通过外部操控装置启动连接电机和固定电机,连接电机能通过连接螺纹柱带动锥形搅拌柱进行快速的转动,由于搅拌柱内部的连接板与连接壳体内部贴合,故连接板能对底部的催化剂进行螺旋翻转,从而使得催化剂从固定筒底部螺旋抬升至环形板内部,此时连接电机能带动两组螺纹筒进行与锥形搅拌柱相反的转动,进而能带动搅拌叶片对催化剂进行更加充分的混合,循环往复的抬升和混合,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催化剂混合的均匀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组装图;图3为本技术的混合机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的混合机构组装图;图5为本技术的混合机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沿混合机构正视图A-A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盛纳桶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电机、2-进料板、3-混合机构、4-盛纳桶、5-固定电机、301-螺纹筒、302-搅拌叶片、303-锥形搅拌柱、304-连接壳体、305-支撑柱、306-连接螺纹柱、307-固定槽、401-固定筒、402-排料管、403-支撑腿、404-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效复合催化剂用混合装置,包括连接电机1、进料板2、混合机构3、盛纳桶4和固定电机5,盛纳桶4的底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的固定电机5,且盛纳桶4的底端面通过固定电机5转动连接有用于搅拌的混合机构3,其中,盛纳桶4包括固定筒401、排料管402、支撑腿403和限位孔404,固定筒401的底端面中心处贯通开设有限位孔404,且靠近限位孔4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排料的排料管402,其中,位于固定筒401的底端面均匀等距呈环设置有四组用于与支撑的支撑腿403,固定筒401能为后续对催化剂混合机搅拌提供足够的容纳空间,排料管402能与外部阀体配合控制对内部搅拌催化剂的进出,限位孔404能方便后续对固定电机5进行快捷的定位和连接,盛纳桶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进料板2,且位于进料板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的连接电机1,其中,连接电机1与混合机构3进行转动连接,方便后续有效提高混合及搅拌的均匀度。混合机构3包括螺纹筒301、搅拌叶片302、锥形搅拌柱303、连接壳体304、支撑柱305、连接螺纹柱306和固定槽307,连接壳体304的内端面活动连接有用于搅拌的锥形搅拌柱303,且位于锥形搅拌柱303的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用于连接的固定槽307,且锥形搅拌柱303通过固定槽307转动连接有螺纹筒301,其中,螺纹筒301的外端面均匀等距固定连接有六组用于搅拌的搅拌叶片302,锥形搅拌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复合催化剂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电机(1)、进料板(2)、混合机构(3)、盛纳桶(4)和固定电机(5),/n所述盛纳桶(4)的底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的固定电机(5),且所述盛纳桶(4)的底端面通过所述固定电机(5)转动连接有用于搅拌的混合机构(3),其中,所述盛纳桶(4)包括固定筒(401)、排料管(402)、支撑腿(403)和限位孔(404),所述固定筒(401)的底端面中心处贯通开设有限位孔(404),且靠近所述限位孔(4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排料的排料管(402),其中,位于所述固定筒(401)的底端面均匀等距呈环设置有四组用于与支撑的支撑腿(403),/n所述盛纳桶(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进料板(2),且位于所述进料板(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的连接电机(1),其中,所述连接电机(1)与混合机构(3)进行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复合催化剂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电机(1)、进料板(2)、混合机构(3)、盛纳桶(4)和固定电机(5),
所述盛纳桶(4)的底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的固定电机(5),且所述盛纳桶(4)的底端面通过所述固定电机(5)转动连接有用于搅拌的混合机构(3),其中,所述盛纳桶(4)包括固定筒(401)、排料管(402)、支撑腿(403)和限位孔(404),所述固定筒(401)的底端面中心处贯通开设有限位孔(404),且靠近所述限位孔(4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排料的排料管(402),其中,位于所述固定筒(401)的底端面均匀等距呈环设置有四组用于与支撑的支撑腿(403),
所述盛纳桶(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进料板(2),且位于所述进料板(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转动的连接电机(1),其中,所述连接电机(1)与混合机构(3)进行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复合催化剂用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3)包括螺纹筒(301)、搅拌叶片(302)、锥形搅拌柱(303)、连接壳体(304)、支撑柱(305)、连接螺纹柱(306)和固定槽(307),所述连接壳体(304)的内端面活动连接有用于搅拌的锥形搅拌柱(303),且位于所述锥形搅拌柱(303)的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用于连接的固定槽(307),且所述锥形搅拌柱(303)通过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乾,潘令罕,沈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华微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