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49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电子设备,针对现有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过厚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光源面板、发光转换胶层以及数个透镜;光源面板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电路板正面上并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数个发光器件,发光转换胶层设置于电路板正面上并覆盖所述发光器件,所述透镜内嵌于所述发光转换胶层中;在背光模组中引入透镜,将光线传播角度偏转,使得直下式背光源拥有更好的发光效果,且将透镜内嵌于发光胶层中,进一步地减小了背光源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及电子设备,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使得显示屏及电子设备厚度减小,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度。

A direct dow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背后的背光源,背光源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充足均匀的背光光源,供液晶显示器进行正常的光学显示,背光源分为直下式背光源和侧入式背光源。直下式背光源包括光源,以及远离光源的方向层叠设置的扩散膜、增光膜等光学膜片,由于直下式背光源中,光源的结构,以及各光学膜片的厚度的叠加,使得直下式背光模组整体的厚度过厚,导致用户的体验度下降,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显示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提供一种的厚度较薄的直下式背光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由于背光源的结构,以及各光学膜片的叠加导致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过厚的缺陷,用户体验不佳,针对该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电子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光源面板、发光转换胶层以及数个透镜;所述光源面板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正面上并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数个发光器件,所述发光转换胶层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正面上并覆盖所述发光器件,所述透镜内嵌于所述发光转换胶层中。可选的,所述数个透镜位于所述数个发光器件的出光面之上。可选的,所述数个发光器件中,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为1.5mm至4mm之间。可选的,所述数个透镜的形状包括:圆锥形、圆锥台形的至少一种。可选的,所述数个发光器件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排布结构包括:矩阵阵列、六角阵列。可选的,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膜,所述扩散膜覆盖于所述发光转换胶层之上。可选的,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上增光膜、下增光膜,所述下增光膜设置于所述扩散膜的上表面,所述上增光膜覆盖于所述上增光膜之上。可选的,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遮光胶,所述遮光胶设置于所述上增光膜的上表面。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上述直下式直下式背光模组。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屏。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显示屏及电子设备,针对现有直下式背光中,由于光源的结构,以及各光学光膜片的叠加,使得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过厚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光源面板、发光转换胶层以及数个透镜;光源面板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上述电路板正面上并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数个发光器件,上述发光转换胶层设置于电路板正面上并覆盖发光器件,透镜内嵌于所述发光转换胶层中,本技术中,将透镜内嵌于发光转换胶层中,减小了直下式背光源的厚度,同时,通过透镜将光线传播角度偏转,使得直下式背光源拥有更好的发光效果和均匀性,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屏及电子设备,通过应用本技术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使得显示屏及电子设备的厚度有效地减小,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圆锥形的透镜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圆锥台形的透镜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请参见图1所示的直下式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铁框101、胶框102、FPC双面103、FPC双面103设置于铁框内侧底部,FPC104、设在FPC104上的若干发光元件105、包覆LED的荧光层106、设置于发光元件上方并位于荧光层内的透镜107、设置于荧光层上的扩散膜108、设于扩散膜上的下增光片109、设置于下增光膜上的上增光膜110、连接于胶框上的遮光胶111。下面将结合图1所示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图对本技术进行介绍。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由于背光源的结构,以及各光学膜片的叠加导致直下式的背光模组的整体厚度过厚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光源面板、发光转换胶层以及数个透镜;所述光源面板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正面上并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数个发光器件,所述发光转换胶层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正面上并覆盖所述发光器件,所述透镜内嵌于所述发光转换胶层中。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的数个透镜位于所述数个发光器件的出光面之上,发光器件所发出的光线射入透镜,透镜将光线的传播角度偏转,光线经过透镜之后,使得发光器件所发出的光的出光面积增大,以供发光器件提供充足、均匀的背光源。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透镜的位置并不限于设置在发光器件的出光面之上,还可以将透镜设置在发光器件的出光面的其他位置,只要是能够将发光器件所发出的光线经透镜后从光源面板的正面发出充足、均匀的背光即可。具体的,可以将透镜设置在发光器件的出光面的一侧,发光器件所发出的一部分光线射入透镜,光线经透镜的传播进行角度偏转后,从光源面板的正面射出充足、均匀的背光光源。在本示例中,所述透镜的外观形状可以是圆锥形的透镜,请参见图2所示,所述圆锥形的透镜倒置于发光器件的出光面之上,发光器件所发出的光线射入透镜,透镜将光线的传播角度偏转之后,从圆锥形的透镜的底面圆射出,从而将光线从光源面板的正面射出,本示例中圆锥形的透镜能够将发光器件所发出的光线的偏转角度增大,使得发光器件所发出的大部分的光线能够射出光源面板的出光面,使光源面板拥有更好的发光效果。应当理解的是,本示例中透镜的形状包括并不限于为圆锥形状的透镜,还可以是能够达到相同的将发光器件所发出的光线进行角度的偏转,从而射出光源面板的其他的形状的透镜。具体的,请参见图3所示,还可以是圆锥台形的透镜。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中,数个发光器件在电路板上的排布结构为等间距的分布,具体的,各个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为1.5mm至4mm之间的任意一种间距。应当理解的是,本示例中的发光器件可以是LED、LCD或其它能够为背光源提供充足背光的发光器件都可以。具体的,在本示例中,所述发光器件为LED灯。在本示例中,所述数个发光器件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排布结构可以是矩阵阵列的分布结构,在这种等间距的排布结构中,发光器件所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的角度偏转之后,能够均匀地从光源面板的出光面上射出,为背光模组提供充足、均匀的背光光源。应当理解的是,本示例中,数个发光器件在电路上的排布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为矩阵阵列的排布结构,可以是任何一种能够达到上述发光充足、均匀效果的结构,具体的,还可以是六角阵列。本实施例中的发光转换胶层可以是包含荧光粉的荧光胶,也可以是包含量子点光致材料的胶体,或者其他可实现发光转换的发光转换胶或膜,且根据需要也可以包括扩散粉或硅粉等。在一种示例中,本技术提供的发光转换胶层为荧光胶层,所述荧光层为包括光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面板、发光转换胶层以及数个透镜;/n所述光源面板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正面上并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数个发光器件,所述发光转换胶层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正面上并覆盖所述发光器件,所述透镜内嵌于所述发光转换胶层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面板、发光转换胶层以及数个透镜;
所述光源面板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正面上并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数个发光器件,所述发光转换胶层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正面上并覆盖所述发光器件,所述透镜内嵌于所述发光转换胶层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透镜位于所述数个发光器件的出光面之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发光器件中,相邻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为1.5mm至4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透镜的形状包括:圆锥形、圆锥台形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发光器件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彬潘伟锋陈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