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及背光模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498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及背光模组,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结构、混光结构、LED灯板以及第三膜片,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将混光结构与LED灯板相互固定;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光学膜片定位装置。该种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及背光模组通过定位结构将混光结构与LED灯板进行固定粘接,实现混光结构与灯板上的LED或LED芯片位置对应,避免二者出现位置偏差移动,使均匀的混光效果保持稳定,有效提升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彻底解决混光结构的定位问题及混光效果稳定性问题。

Optical diaphragm positioning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及背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及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皆需配置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用以产生面光源。所述面光源产生的光线由液晶面板的一侧进入,并经过液晶分子与彩色滤光片等相关元件的作用,于液晶面板的显像侧呈现出影像。其中,背光模组所产生的面光源的光学品质,包括亮度、光均匀性等,对于液晶面板所呈现的影像具有重大而直接的影响。现有的MiniLED背光则采用底部发光方式,为了实现较好混光效果会采用混光结构来实现均匀混光,但是混光结构由多层光学膜组成,多层光学膜放置在LED灯板上进行组装产品时容易发生移位造成混光结构错位不良,使得背光产品的亮度、均匀性等光学品质变差,进而使液晶面板的影像品质变差。上述的种种缺陷严重限制了本领域进一步向前发展和推广应用。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存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及背光模组,解决了产品中混光结构容易出现移位而导致产品显示性能不佳、产品性能不稳定等技术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结构、混光结构、LED灯板以及第三膜片,所述定位结构用于将混光结构与LED灯板相互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混光结构为混光膜、混光复合膜或二者叠加组成的混光组合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ED灯板为MiniLED灯板,其包括发光LED、电路板和封装胶,所述发光LED包括多颗垂直于电路板并正面朝上平整装配的LED或LED芯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结构位于混光结构与LED灯板之间,所述混光结构排列于LED或LED芯片上方并与之对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方案,所述混光结构的一面通过定位结构与LED灯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膜片设置在混光结构的另一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实施方案,所述混光结构的一面通过定位结构及第三膜片与LED灯板固定连接,混光结构的另一面设置有第三膜片,位于混光结构与LED灯板之间的第三膜片的数量小于或等于2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结构的尺寸不大于膜片和LED灯板尺寸,厚度≤0.2mm;定位结构为一种胶粘剂;胶粘剂为硅胶、环氧树脂、亚克力胶、丙烯酸结构胶、双面胶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膜片为背光中使用的光学膜片,其包括反射膜、增透膜、偏光膜、补偿膜、配向膜、扩散膜、增光膜、遮光膜、光转换、具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的复合膜中的一种或多种。基于上述的光学膜片定位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上述的光学膜片定位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及背光模组,该种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及背光模组采用定位结构将混光结构与LED灯板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固定连接,混光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位置偏差或移动,使均匀的混光效果保持稳定,有效提升背光产品的光学性能稳定性,彻底解决混光结构的定位问题及混光效果稳定性问题,确保液晶面板的显示影像品质良好。总之,该种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及背光模组解决了产品中混光结构容易出现移位而导致产品显示性能不佳、产品性能不稳定等技术缺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性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1、定位结构;2、混光结构;3、LED灯板;31、发光晶片;32、电路板;33、封装胶;4、第三膜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3。实施例1,具体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学膜片定位装置,所述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结构1、混光结构2、LED灯板3以及第三膜片4,所述定位结构1用于将混光结构2与LED灯板3相互固定,其中,混光结构2及第三膜片4均为膜片,所述定位结构1的尺寸不大于膜片和LED灯板尺寸,厚度≤0.2mm;定位结构1为一种胶粘剂;胶粘剂为硅胶、环氧树脂、亚克力胶、丙烯酸结构胶、双面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混光结构2为混光膜、混光复合膜或二者叠加组成的混光组合结构;所述LED灯板3为MiniLED灯板,其包括发光LED31、电路板32和封装胶33,所述发光LED31包括多颗垂直于电路板32并正面朝上平整装配的LED或LED芯片。所述混光结构2为混光膜、混光复合膜或混光膜与混光复合膜组成的混光组合结构;所述第三膜片4为背光中使用的光学膜片,包括反射膜、增透膜、偏光膜、补偿膜、配向膜、扩散膜、增光膜、遮光膜、光转换、具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的复合膜中的一种或多种。定位结构1的形状为任意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条状、方形、圆形、环形、或各种图案。长度小于等于膜片长度,数量为一条或多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混光结构2的一面通过定位结构1与LED灯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膜片4设置在混光结构2的另一面。具体地,所述LED灯板3安装在底部,LED灯板3通过定位结构1将混光结构2粘接在其上部,混光结构2的上部设置有多片第三膜片4。基于上述的光学膜片定位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上述的光学膜片定位装置,置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包括框架等外围的固定部件。另外,基于所述的背光模组,还可以提供基于该种背光模组的显示屏、显示装置等,其核心在于将混光结构2与LED灯板3进行固定连接,使得两个部件之间不会出现相互位置,提升了性能的稳定及用户的使用体验,产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市场竞争力更好。实施例2,具体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所述混光结构2的一面通过定位结构1及第三膜片4与LED灯板3固定连接,混光结构2的另一面设置有第三膜片4,位于混光结构2与LED灯板3之间的第三膜片4的数量小于或等于2片。具体地,LED灯板3上方通过定位结构1粘接有第三膜片4,该第三膜片4上方通过定位结构1粘接有混光结构2,混光结构2的上方设置有若干片另外的第三膜片4,本实施例中,混光结构2与LED灯板3之间具有一片第三膜片4,混光结构2与LED灯板3通过间接粘接的方式相互固定。实施例3,具体参照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结构(1)、混光结构(2)、LED灯板(3)以及第三膜片(4),所述定位结构(1)用于将混光结构(2)与LED灯板(3)相互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结构(1)、混光结构(2)、LED灯板(3)以及第三膜片(4),所述定位结构(1)用于将混光结构(2)与LED灯板(3)相互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结构(2)为混光膜、混光复合膜或二者叠加组成的混光组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板(3)为MiniLED灯板,其包括发光LED(31)、电路板(32)和封装胶(33),所述发光LED(31)包括多颗垂直于电路板(32)并正面朝上平整装配的LED或LED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1)位于混光结构(2)与LED灯板(3)之间,所述混光结构排列于LED或LED芯片上方并与LED或LED芯片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膜片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光结构(2)的一面通过定位结构(1)与LED灯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膜片(4)设置在混光结构(2)的另一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业琥曹庆刘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珏琥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