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679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中,背光模组包括侧发光式的LED光源与导光板,导光板之上设置有端面齐平的聚光膜,聚光膜上表面与下表面中的一个为棱镜面,另一个为非棱镜面;LED光源顶部设置有遮光条,遮光条与非棱镜面同侧的面为连接面。背光模组中还设置有单面胶的遮光胶,通过遮光胶的粘接面粘贴非棱镜面和连接面,从而实现遮光条与聚光膜的连接固定,进而为采用逆棱镜膜等端面齐平的聚光膜的背光模组提供了遮光胶条的设置方案,避免了LED光源所发出的光线自其顶部透出的问题,提升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A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screen, terminal and optical film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
本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一些背光模组中,由于扩散片相较于上棱镜片与下棱镜片会伸出一截,如图1所示:这样,扩散片11伸出的部分可以形成对遮光黑条12进行支撑固定的支撑台阶:遮光黑条12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支撑台阶上,另一侧置于LED光源13顶部,能够起到阻止LED光源13所发的光从其顶部透出的作用,避免了用户从终端显示屏显示区域以外的区域察觉到光线,影响用户视觉体验的问题。不过,在未来,扩散片11、上棱镜片14以及下棱镜片15的作用将通过“逆棱镜片”统一实现,逆棱镜片是一种一体成型的光学膜材,端面齐平,因此无法继续提供支撑和固定遮光黑条的支撑台阶,这就导致背光模组中无法设置遮光黑条,LED光源发出的光极容易从其顶部透出,导致用户从终端的费显示区域看见漏光,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背光模组中采用端面齐平的光学膜材代替各自分离的上棱镜片、下棱镜片以及扩散片时,背光模组中无法固定设置遮光黑条,容易导线LED光源光线从LED光源顶部漏出,影响终端视觉体验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侧发光式的LED光源与设置在所述LED光源出光侧面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之上设置有端面齐平的聚光膜,所述聚光膜同时具备扩散片与棱镜片的作用,且所述聚光膜上表面与下表面中的一个为棱镜面,另一个为非棱镜面;所述LED光源顶部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LED光源所发出的光从其顶部透出的遮光条,所述遮光条与所述非棱镜面同侧的面为连接面;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粘接胶条,所述粘接胶条为单面胶,其粘接面粘贴在所述非棱镜面和所述连接面上,连接所述聚光膜与所述遮光条。可选地,所述聚光膜为逆棱镜膜,所述非棱镜面为所述逆棱镜膜的上表面。可选地,所述聚光膜为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由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上棱镜片、下棱镜片以及扩散片复合构成;所述非棱镜面为所述复合膜的下表面。可选地,所述粘接胶条的颜色为黑色。可选地,所述遮光条朝向所述LED光源的一面为黑色。可选地,所述粘接胶条与所述遮光条间第一粘接区域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0.2mm,小于等于所述遮光条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LED光源的出光方向。可选地,所述粘接胶条与所述聚光膜间第二粘接区域在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0.2mm,小于等于1.2mm,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LED光源的出光方向。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设置在所述聚光膜之上。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显示屏。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学膜材,包括聚光膜、设置在所述聚光膜侧面的遮光条以及粘接所述聚光膜与所述遮光条的粘接胶条,所述聚光膜同时具备扩散片与棱镜片的作用,其端面齐平的聚光膜,且其上表面与下表面中的一个为棱镜面,另一个为非棱镜面;所述遮光条与所述非棱镜面同侧的面为连接面;所述粘接胶条为单面胶,其粘接面粘贴在所述非棱镜面和所述连接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显示屏、终端及光学膜材中,背光模组包括侧发光式的LED光源与设置在LED光源出光侧面的导光板,导光板之上设置有端面齐平的聚光膜,聚光膜上表面与下表面中的一个为棱镜面,另一个为非棱镜面;LED光源顶部设置有用于阻止LED光源所发出的光从其顶部透出的遮光条,遮光条与非棱镜面同侧的面为连接面。背光模组中还设置有单面胶的遮光胶,通过遮光胶的粘接面粘贴非棱镜面和连接面,从而实现遮光条与聚光膜的连接固定,使得即便是采用端面齐平的聚光膜代替各自分离的上棱镜片、下棱镜片以及扩散片时,遮光条的固定与连接也不存在问题,进而为采用逆棱镜膜等端面齐平的聚光膜的背光模组提供了遮光胶条的设置方案,避免了LED光源所发出的光线自其顶部透出的问题,提升了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增强了终端用户的视觉体验。本技术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技术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提供的背光模组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复合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逆棱镜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示出的遮光条与粘接胶条的一种粘接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示出的聚光膜与粘接胶条的一种粘接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种光学膜材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另一种光学膜材的俯视图;图10为图8中光学膜材沿A-A’线剖切得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光学膜材的一种制备流程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显示屏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当背光模组中采用逆棱镜膜等聚光膜的时候,因为端面齐平,无法提供用于设置遮光黑条的支撑台阶,导致遮光黑条无法设置,造成LED光源发出的光从其顶部漏出,影响用户视觉体验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请参见图2输出的背光模组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背光模组20包括LED光源21与导光板22,其中LED光源21为侧发光式的LED,所以,导光板22设置在LED光源21出光侧面,例如,在图2当中,LED光源21位于左侧,而导光板22则设置在LED光源21的右侧,LED光源21发出的光将从导光板22左侧的端面进入到导光板22中,然后在导光板22下的反射膜(图2未示出)等的作用下从导光板22顶面的出光面射出。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20还包括设置在导光板22之上的聚光膜23,聚光膜23可以起到对导光板22出光面射出的光线进行聚光增量的作用,不过同时,聚光膜23也能够实现均匀光线的作用,所以聚光膜23同时具备棱镜片与扩散片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相关技术中,也可以通过上棱镜片、下棱镜片以及扩散片实现聚光增亮以及均匀光线的作用,不过,相关技术中上棱镜片、下棱镜片与扩散片三者是相互独立的,而本实施例中聚光膜是仅仅是一张膜,而非三张。所以,聚光膜23具有上下两个表面,其中的一个表面为棱镜面,另一个为非棱镜面:例如,在一些示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20当中,聚光膜23可以是上表面为棱镜面、下表面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发光式的LED光源与设置在所述LED光源出光侧面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之上设置有端面齐平的聚光膜,所述聚光膜同时具备扩散片与棱镜片的作用,且所述聚光膜上表面与下表面中的一个为棱镜面,另一个为非棱镜面;所述LED光源顶部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LED光源所发出的光从其顶部透出的遮光条,所述遮光条与所述非棱镜面同侧的面为连接面;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粘接胶条,所述粘接胶条为单面胶,其粘接面粘贴在所述非棱镜面和所述连接面上,连接所述聚光膜与所述遮光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发光式的LED光源与设置在所述LED光源出光侧面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之上设置有端面齐平的聚光膜,所述聚光膜同时具备扩散片与棱镜片的作用,且所述聚光膜上表面与下表面中的一个为棱镜面,另一个为非棱镜面;所述LED光源顶部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LED光源所发出的光从其顶部透出的遮光条,所述遮光条与所述非棱镜面同侧的面为连接面;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粘接胶条,所述粘接胶条为单面胶,其粘接面粘贴在所述非棱镜面和所述连接面上,连接所述聚光膜与所述遮光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膜为逆棱镜膜,所述非棱镜面为所述逆棱镜膜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膜为复合膜,所述复合膜由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上棱镜片、下棱镜片以及扩散片复合构成;所述非棱镜面为所述复合膜的下表面。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胶条的颜色为黑色。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条朝向所述LED光源的一面为黑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远江徐小康古远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