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排风系统的动平衡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436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排风系统的动平衡机,包括架体、壳体、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及排风扇,所述架体为两侧及上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架体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减速箱、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及驱动电机;所述第二支撑块及第一支撑块通过第一滑槽与架体滑动连接,且第二支撑块及第一支撑块中部安置工件,所述工件两端通过联轴器及固定器分别与驱动电机及减速箱相连接;所述壳体位于架体上方,且壳体上部设置有排风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现有的轴平衡机外部与驱动设备连接时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Dynamic balancing machine with exhaus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排风系统的动平衡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排风系统的动平衡机。
技术介绍
动平衡机的主要性能是用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动平衡机减少率两项综合指标,前者是平衡机能使转子达到的剩余不平衡量的最小值,它是衡量平衡机最高平衡能力的指标,后者是经过一次校正后所减少的不平衡量与初始不平衡量之比,而现有的轴平衡机外部与驱动设备连接时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排风系统的动平衡机,解决现有的轴平衡机外部与驱动设备连接时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排风系统的动平衡机,包括架体、壳体、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及排风扇,所述架体为两侧及上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架体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减速箱、第二支撑块、第一支撑块及驱动电机;所述第二支撑块及第一支撑块通过第一滑槽与架体滑动连接,且第二支撑块及第一支撑块中部安置工件,所述工件两端通过联轴器及固定器分别与驱动电机及减速箱相连接;所述壳体位于架体上方,且壳体上部设置有排风系统。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其设置有弧形开口,且弧形开口边缘处设置有震动传感器;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上部通过连接件活动设置有固定翻盖,且固定翻盖山上设置有伸缩杆。进一步,所述架体两端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壳体通过外部的固定条与固定槽相连接;所述壳体上方设置有排风扇,且排风扇至少设置有两个。进一步,所述壳体一侧设置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上部设置有开合门。进一步,所述减速箱与驱动电机均通过线路与控制箱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滑槽侧边上设置有刻度条,且第一滑槽上部的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底部设置有螺杆限位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1.在架体上活动设置有第一支撑块及第二支撑块,能够通过下部的限位器调节所需距离,适用于不同工件使用,提高实用性;且第一支撑块及第二支撑块上部活动式设置了固定翻盖,加强固定工件测试时的稳定性,提高测试的精确性。2.架体上部设置有壳体及排风扇,不仅能够防止工件在测试时对人造成损害,起到隔离保护作用,而且上部的排风扇能够将整个设备内部的气流流动起来,从而减低室内温度,提高设备的实用性。3.壳体外部设置有第二滑槽及开合门,便于工件拿取,提高设备实用性。4.在架体上设置有减速机,能够与工件相连接,在测试结束后便与及时件数停转,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未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未本技术架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架体、2-壳体、3-排风扇、4-开合门、5-固定条、6-第二滑槽、7-固定槽、8-减速箱、9-第一滑槽、10-工件、14-固定翻盖、15-震动传感器、16-伸缩杆、17-联轴器、18-固定器、19-驱动电机、12-第二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图1-图3示出了:一种带有排风系统的动平衡机,包括架体1、壳体2、第一支撑块11、第二支撑块12及排风扇3,所述架体1为两侧及上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架体1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减速箱8、第二支撑块12、第一支撑块11及驱动电机19;所述第二支撑块12及第一支撑块11通过第一滑槽9与架体1滑动连接,且第二支撑块12及第一支撑块11中部安置工件10,所述工件10两端通过联轴器17及固定器18分别与驱动电机19及减速箱8相连接;所述壳体2位于架体1上方,且壳体2上部设置有排风扇3;在架体1上活动设置有第一支撑块11及第二支撑块12,能够通过下部的限位器调节所需距离,适用于不同工件10使用,提高实用性;且第一支撑块11及第二支撑块12上部活动式设置了固定翻盖14,加强固定工件测试时的稳定性,提高测试的精确性。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第一支撑块11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支撑块11和第二支撑块12其设置有弧形开口,且弧形开口边缘处设置有震动传感器15;所述第一支撑块11和第二支撑块12上部通过连接件活动设置有固定翻盖14,且固定翻盖14山上设置有伸缩杆16;在第一支撑块11和第二支撑块12内部设置有震动传感器15,能够将工件10转动时由于质量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振动传输至控制箱中,便于工作人员检测并得出结果,且震动传感器15边缘处设置有,结合吸附在工件10上的试重块,由控制箱分析确定工件10上不均匀质量的几何位置分布及大小,然后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加重或去重的方法使工件10的质量分布均匀,并且上部的固定翻盖14能够辅助工件10转动,使的测试时更加稳定,提高精确性。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和实施例3的基础上对架体1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架体1两端设置有固定槽7,所述壳体2通过外部的固定条5与固定槽7相连接;所述壳体2上方设置有排风扇3,且排风扇3至少设置有两个;在壳体上部设置有排风扇3,能够为下方减速箱8及驱动电机19降温,延长使用寿命。实施例4: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壳体2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壳体2一侧设置第二滑槽6,且第二滑槽6上部设置有开合门4;壳体2外部设置有第二滑槽6及开合门4,便于工件10拿取,提高设备实用性。实施例5: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减速箱8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减速箱8与驱动电机19均通过线路与控制箱相连接。实施例6:本实施例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第一滑槽9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滑槽9侧边上设置有刻度条,且第一滑槽9上部的第一支撑块11和第二支撑块12底部设置有螺杆限位器;第一支撑块11和第二支撑块12底部设置有限位器,便于配合第一滑槽9进行等距调节,提高设备适用性。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带有排风系统的动平衡机,包括架体(1)、壳体(2)、第一支撑块(11)、第二支撑块(12)及排风扇(3),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为两侧及上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架体(1)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减速箱(8)、第二支撑块(12)、第一支撑块(11)及驱动电机(19);所述第二支撑块(12)及第一支撑块(11)通过第一滑槽(9)与架体(1)滑动连接,且第二支撑块(12)及第一支撑块(11)中部安置工件(10),所述工件(10)两端通过联轴器(17)及固定器(18)分别与驱动电机(19)及减速箱(8)相连接;所述壳体(2)位于架体(1)上方,且壳体(2)上部设置有排风扇(3)。/n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有排风系统的动平衡机,包括架体(1)、壳体(2)、第一支撑块(11)、第二支撑块(12)及排风扇(3),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为两侧及上部开口的矩形空腔体结构,且架体(1)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减速箱(8)、第二支撑块(12)、第一支撑块(11)及驱动电机(19);所述第二支撑块(12)及第一支撑块(11)通过第一滑槽(9)与架体(1)滑动连接,且第二支撑块(12)及第一支撑块(11)中部安置工件(10),所述工件(10)两端通过联轴器(17)及固定器(18)分别与驱动电机(19)及减速箱(8)相连接;所述壳体(2)位于架体(1)上方,且壳体(2)上部设置有排风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排风系统的动平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1)和第二支撑块(12)其设置有弧形开口,且弧形开口边缘处设置有震动传感器(15);所述第一支撑块(11)和第二支撑块(12)上部通过连接件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奎杨黎光杨连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精工制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