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硬支撑高速动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1373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6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硬支撑高速动平衡装置,包括底座、左摆架和右摆架,其中左摆架外侧安装动力部分;底座表面设置有滑轨,滑轨为倒T型槽,左摆架和右摆架底部设置倒T形凸起并嵌入倒T型槽;右摆架底部设置有链轮轴和链轮,侧面设置有手轮,手轮通过平键与链轮轴相连,链轮与底座表面设置的链条咬合,通过转动手轮带动链轮在链条上移动,实现两个摆架之间距离的调整。本装置在原有硬支撑高速动平衡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了移动性,大大的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此装置不笨重,两支承架之间的距离可调,装拆和运输都很方便,这样一台机器就可以解决多种平衡问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平衡机的利用率也因此而提高。

A movable high speed dynamic balancing device with hard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硬支撑高速动平衡装置
本技术涉及动平衡
,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硬支撑高速动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所谓平衡机,指的是一种用于测定转子不平衡量的机器。概括来讲就是通过测定并改变被测转子的质量分布状况,以达到改善机械转子运转性能的一种机器。任何转子在围绕其轴线旋转时,由于相对于轴线的质量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离心力。这种不平衡离心力作用在转子轴承上会引起振动,产生噪声和加速轴承磨损,以致严重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寿命。电机转子、机床主轴、内燃机曲轴、汽轮机转子、陀螺转子和钟表摆轮等旋转零部件在制造过程中,都需要经过平衡才能平稳正常地运转。平衡行业发展早期,由于机械的旋转速度较低,对转子通常只需要进行静平衡矫正即可。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设备朝着高速化方向发展,这时转子的不平衡问题就必须借助动平衡的方法来解决。老式卧式硬支撑动平衡机体积大,重量大,不易拆卸和移动,极大的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硬支撑高速动平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老式卧式硬支撑动平衡机体积大,重量大,不易拆卸和移动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移动式硬支撑高速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左摆架和右摆架,其中左摆架外侧安装动力部分;底座表面设置有滑轨,滑轨为倒T型槽,左摆架和右摆架底部设置倒T形凸起并嵌入倒T型槽;右摆架底部设置有链轮轴和链轮,侧面设置有手轮,手轮通过平键与链轮轴相连,链轮与底座表面设置的链条咬合,通过转动手轮带动链轮在链条上移动,实现两个摆架之间距离的调整。底座表面中线开槽并设置链条,链条两侧对称设置滑轨。动力部分包括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下部安装电机,电机输出端设置带轮;电机支架上部安装主轴轴承座,主轴轴承座上设置带轮并通过联轴节与左摆架连接;上下两个带轮互联。左摆架自下而上包括摆架底座、簧板、振动桥和支承元件,倒T形凸起位于摆架底座底面。右摆架自下而上包括摆架底座、簧板、振动桥和支承元件,倒T形凸起位于摆架底座底面,底座侧面安装手轮,底座内部设置链轮轴和链轮。电机为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主轴轴承座通过螺栓和电机支架连接在一起,内有深沟球轴承,轴承代号6209。带轮采用实心式铸钢带轮。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种可移动式硬支撑高速动平衡装置,在原有硬支撑高速动平衡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了移动性,大大的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此装置不笨重,两支承架之间的距离可调,装拆和运输都很方便,这样一台机器就可以解决多种平衡问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平衡机的利用率也因此而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动平衡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动力部分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摆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底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电机支架,3、电机,4、主轴轴承座,5、带轮,6、联轴节,7、左摆架,8、右摆架、8.1摆架底座、8.2簧板、8.3振动桥、8.4支承元件,9、手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硬支撑高速动平衡装置,包括底座1、左摆架7和右摆架8,其中左摆架7外侧安装动力部分;底座1表面设置有滑轨,滑轨为倒T型槽,左摆架7和右摆架8底部设置倒T形凸起并嵌入倒T型槽;右摆架8底部设置有链轮轴和链轮,侧面设置有手轮9,手轮9通过平键与链轮轴相连,链轮与底座1表面设置的链条咬合,通过转动手轮9带动链轮在链条上移动,实现两个摆架之间距离的调整。底座1表面中线开槽并设置链条,链条两侧对称设置滑轨。动力部分包括电机支架2;电机支架2下部安装电机3,电机3输出端设置带轮5;电机支架2上部安装主轴轴承座4,主轴轴承座4上设置带轮5并通过联轴节6与左摆架7连接;上下两个带轮5互联。左摆架7自下而上包括摆架底座、簧板、振动桥和支承元件,倒T形凸起位于摆架底座底面。右摆架8自下而上包括摆架底座、簧板、振动桥和支承元件,倒T形凸起位于摆架底座底面,底座侧面安装手轮9,底座内部设置链轮轴和链轮。电机3为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主轴轴承座4通过螺栓和电机支架2连接在一起,内有深沟球轴承,轴承代号6209。带轮5采用实心式铸钢带轮。参见图1-4,主要包括底座1、电机支架2、电机3、主轴轴承座4、带轮5、联轴器6、左摆架7、右摆架8、手轮9,底座1数目为一,整体为“矩形”,两侧设计有滑轨,滑轨上开有T型槽,左右摆架安放在滑轨上,底座1中间开槽处用于安放链条,摆架8可以通过转动手轮9带动链轮在链条上转动从而使右摆架8在滑轨上滑动,电机支架2数目为一,安放在滑轨上,根据不同的电机3和底座1选用不同的电机支架2,便于同一系列不同型号动平衡机之间的维护,电机3数目为一,安装电机支架2上,采用变频调速异步电动机,主轴轴承座4数目为一,通过螺栓和电机支架2连接在一起,内有深沟球轴承,轴承代号6209,带轮5数目为二,其中一个与电机3相连,带轮5采用实心式设计,材料为铸钢,左摆架7数目为一,安装在底座1之上,由摆架底座,簧板,振动桥,支承元件组成,右摆架8数目为一,底部安有手轮9,手轮9一端连接链轮轴,手轮9与轴之间通过普通平键相连,可以通过转动手轮9带轮链轮在链条上转动从而实现右摆架8的左右移动来调整量摆件之间的支承间距。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在进行动平衡操作前,需要对动平衡装置进行全面检查,若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才可进行使用,然后取出待进行动平衡的主轴,确认工件无误后,根据主轴的长度将主轴固定于左摆架7轴与右摆架8轴之间,右摆架8底部安有手轮9,手轮9一端连接链轮轴,手轮9与轴之间通过普通平键相连,可以通过转动手轮9带轮链轮在链条上转动从而实现右摆架8的左右移动来调整量摆件之间的支承间距,用来固定待平衡主轴,固定完成后,用游标卡尺对主轴进行多次测量,记录下测量数据,启动机器,电机3带动带轮5旋转,带轮5将动力传至联轴节6,联轴节6再将动力传至左摆架7轴上带动待平衡主轴旋转,从而进行动平衡工作,动平衡工作完成后,取下完成的样品,对样品进行有效保护。本技术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硬支撑高速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底座(1)、左摆架(7)和右摆架(8),其中左摆架(7)外侧安装动力部分;/n底座(1)表面设置有滑轨,滑轨为倒T型槽,左摆架(7)和右摆架(8)底部设置倒T形凸起并嵌入倒T型槽;/n右摆架(8)底部设置有链轮轴和链轮,侧面设置有手轮(9),手轮(9)通过平键与链轮轴相连,链轮与底座(1)表面设置的链条咬合,通过转动手轮(9)带动链轮在链条上移动,实现两个摆架之间距离的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硬支撑高速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左摆架(7)和右摆架(8),其中左摆架(7)外侧安装动力部分;
底座(1)表面设置有滑轨,滑轨为倒T型槽,左摆架(7)和右摆架(8)底部设置倒T形凸起并嵌入倒T型槽;
右摆架(8)底部设置有链轮轴和链轮,侧面设置有手轮(9),手轮(9)通过平键与链轮轴相连,链轮与底座(1)表面设置的链条咬合,通过转动手轮(9)带动链轮在链条上移动,实现两个摆架之间距离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硬支撑高速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底座(1)表面中线开槽并设置链条,链条两侧对称设置滑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硬支撑高速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动力部分包括电机支架(2);电机支架(2)下部安装电机(3),电机(3)输出端设置带轮(5);电机支架(2)上部安装主轴轴承座(4),主轴轴承座(4)上设置带轮(5)并通过联轴节(6)与左摆架(7)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粉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