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55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一壳体,一置于壳体内部的室内侧风机,一个配置在上述风机外周边上的轮圈装置以及用以防止该风机变形的、与上述圆轮装置分别对置的缓冲保护件。各缓冲保护件具有一个与上述轮圈装置相距一定距离的凹状风机容纳部分。该容纳部分可为弧形成角形。缓冲保护件以悬臂的方式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上,且位于室内侧风机在室内单元中气流方向的上游侧。将室内单元装入包装箱中,组件壳体上端朝下,倒置地存放在包装箱中。(*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及将该单元装入包装箱或包装盒中以便于运输的方法。用于加热或冷却运行及去湿运行的空调器包括一种分体式空调器,这类空调器由彼此分开设置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构成。在这种分体式空调器中,由电机驱动、用作室内侧风机的横流风机被装在室内单元的壳体中。而在大容量的空调器中,当将上述横流风机装在壳体上时,由于其尺寸及其它很多原因,已广泛采用铝制成的轻型结构的风机。在搬运或运输装有这类横流风机的空调器室内单元时,由于运输期间可能发生碰撞,会导致塑性变形。当装有这种已变形的横流风机的空调器运转时,可能产生不正常的振动,这种不正常振动可能导致横流风机和风机电机出现故障。在现有的传统分体式空调器中,为了防止由于碰撞(例如,在运输时发生碰撞)而产生塑性变形,常用若干防护带2(如图5所示)将横流风机悬吊起来进行输送。上述防护带2从排气口4经吊钩3沿壳体5的前板5a走向,防护带的另一端通过条状固定螺钉2a被固定在壳体的上部5b上。如图6所示,实际运输分体式空调器室内单元6时,将室内单元6的壳体5上端朝下,然后将如泡沫苯乙烯之类的防护缓冲材料8填入壳体6的空间中,再将室内单元6装入包装箱7中,用这种方式将包装箱7包装妥当。但是,对传统的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单元所采取的这种防护措施需要在壳体的狭窄空间中用防护带围绕横流风机缠绕起来,因此,给组装室内单元及将其装入壳体时带来一些麻烦和不方便。此外,还必须对防护带的悬吊强度进行调节,这也是很困难的。防护带还可能使贯流风机产生不希望出现的形变。再者,在壳体的狭窄空间中安装防护带很不方便,而且不能肯定防护带的接触位置总是很均匀的,因此不能确保运输空调器室内单元时能可靠地固定住横流风机。况且,由于没有将吊钩安装在通过装于壳体中的横流风机的中心位置的垂直线上,运输时悬吊横流风机的力很小,或者防止沿图5中箭头A方向碰撞的悬吊力不稳定,这也是传统防护方法存在的一个问题。运输后将防护带从被安装的部件上拆卸下来还需要时间和花费一定的劳动,这也是不方便、不可取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要基本上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和遇到的问题,提供一种能简单有效地保护空调器室内侧风机,使其避免在受到各个方向的碰撞时发生塑性变形的空调器室内单元,此外,还提供一种改进的室内单元包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室内单元和包装该单元的方法,使之能在该空调器安装时不必拆卸室内风机防护部件,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方便地拆卸和装上该防护部件。上述这些及其它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单元来达到,该单元包括一个壳体;一个配置在上述壳体内部的室内侧风机;一个配置在上述室内侧风机外缘的轮圈装置;以及一个与上述轮圈装置相对设置的缓冲保护装置,以防止室内侧风机变形。该缓冲保护装置具有与上述轮圈装置相距预定距离的凹状风机容纳部分,保护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上,按照室内单元中空气流动方向,减震保护装置装于室内侧风机的上游侧。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室内侧风机是一种具有一根水平轴的横流风机,轮圈装置包括若干沿横流风机轴向彼此大体等间距地设置在横流风机外周边的轮圈件,缓冲保护装置包括若干分别与上述轮圈件相对设置的缓冲保护件。该缓冲保护装置以悬臂支撑的方式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上,因此,上述缓冲保护装置具有弹性。上述横流风机沿轴向具有圆筒状外形,每个缓冲保护件具有一个大体与横流风机圆筒状外形相应的弧形凹状的风机容纳部分。横流风机的外周边和上述弧形风机容纳部分之间的距离约为横流风机直径长度的5%至10%。上述横流风机沿轴向具有圆筒状外形,每个缓冲保护件具有一个角形凹状风机容纳部分,它有一个朝横流风机的外部突起的角顶,该角顶位于通过横流风机的风扇中心的垂直线上,因此形成以角顶对称的形状。由凹状的风机容纳部分的两端和横流风机轴心所形成的夹角约大于60℃。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的内容是提供一种包装空调器室内单元的方法,在该空调器中,室内单元的壳体中装有一台室内侧风机,在室内侧风机的外周边上装有轮圈装置,一个缓冲保护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在上述壳体上并与上述轮圈装置以预定距离对置,以便防止室内侧风机变形。该包装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准备一个适于装入室内单元的包装箱;使壳体的上端朝下倒置;以及保持壳体上端朝下的状态,然后封闭该包装箱。上述包装方法还可包括在待包装壳体和包装箱之间填入防护性缓冲材料的步骤。根据上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将用于防止室内侧风机变形的缓冲保护件设置在风机的上游侧并与风机外周边的轮圈构件相对,且只需将上述缓冲保护件固定在室内的壳体上,从而,可以很方便地将包括这种缓冲保护件的保护部分和部件从壳体上拆卸下来,而且能简单可靠地保护室内侧风机。上述缓冲保护件装有弹性凹状风机容纳部分,并与室内侧的轮圈件对置,因此,即便在变形的方向上略有移动,也能吸收或避免风机的变形。此外,由于缓冲保护件与轮圈件对置,所以不会妨碍室内单元壳体内部的空气流动,因而不影响风机转动。当室内单元安装完毕之后,无需拆下保护部分或部件,因而节省了因拆卸保护部件所需花费的劳动。在维修或检查时可以方便地装上或拆下缓冲保护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通过这些描述可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特点和另外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改进了的空调器室内单元透视图;图2为从侧面看进去的上述室内单元的剖面图;图3为说明将上述空调器的室内单元装入包装箱的透视图;图4为与图2类似的视图,它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内单元的另一实施例;图5为与图2或图4类似的侧向剖视图,但是它表示的是一种常规的空调器室内单元;图6为说明将图5的空调器室内单元装入包装箱的透视图。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了的空调器室内单元10的透视图。图2为从该室内单元10的侧面看进去的剖面图。空调器的室内单元10包括壳体11和横流风机13,室内热交换器12处于壳体中,作为室内侧风机的横流风机适于用,例如铝制成。壳体11由上箱体15和位于后壳14上的前板16组装而成。室内侧热交换器12安装在横流风机13的吸气上游侧,即按照空气流来说,安装在横流风机13的上游侧,并与前板16对置。排水槽18置于室内侧热交换器12的下方,收集在排水槽18中的冷凝水由排放孔19排至外面。通常,横流风机13沿其轴向具有圆筒状外形,并设有若干沿风机轴向彼此间隔开的轮圈20。轮圈20的配置增加了通过轴承21由后壳14支承的风机13的强度。风机电机22与横流风机13的一端相连,横流风机13由风机电机22驱动而旋转。横流风机13的下游端与放气口24相通,空气的排出方向由装在放气口24上的百叶装置25控制。顺便提一下,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10倒置(即上端朝下)地装入包装箱26中,其实际装入状态如图3所示。然后,在箱体26中包装的室内单元10与箱体26之间的空间内填入如泡沫苯乙烯之类的防护缓冲材料27,最后将包装箱26封闭起来。如上所述,由于将室内单元10相对于实际安装情况为倒置的状态包装和运输,对于室内部分或部件而言,尤其对于横流风机13而言,必需具有抵抗来自箭头B方向的碰撞的强度。包装室内单元10时,例如可用保护带28将可动部分或部件固定住,而使可动部份或部件可靠地受到保护。如图1或图2所示,例如通过固定螺钉31将用于防止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的室内组件,包括:一个壳体;一个置于上述壳体内部的室内侧风机;一个配置在上述室内侧风机外缘上的轮圈装置;以及一个用以防止室内侧风机变形的、与上述轮圈装置相对设置的缓冲保护装置,该缓冲保护装置具有与上述轮圈装置相距预 定距离的凹状的风机容纳部分,缓冲保护装置可拆卸地固定在壳体上,按照室内单元中空气流动方向,缓冲保护装置装于室内侧风机的上游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都祭宪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AVE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