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22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臂、机翼组件,机身上均匀设有四个机臂,机臂一端与机身可枢转连接,机臂另一端与机翼组件连接;机翼组件包括电机、转轴、桨座、桨叶、固定轴,转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桨座连接;桨叶活动设置在所述桨座上,桨座上设有的第一连接孔,桨叶包括第一桨叶、第二桨叶,第一桨叶上设有具有中间贯通的第二连接孔的卡座,第二桨叶上设有具有中间贯通的第三连接孔的卡板,卡座上设有卡槽,卡板与所述卡槽相配合,固定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机臂便于折叠,同时通过桨座及第一桨叶上卡座及第二桨叶上卡板及固定轴的配合,使桨叶便于折叠,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机常用于目前航拍、农业、植保、快递运输、观察野生动物、测绘、电力巡检、救灾等领域的应用。除了固定机翼的无人机,现有的无人机大多也已经设计成可折叠机翼结构,这样便于收纳,减少空间,方便携带,但是多数的无人机的桨叶多数为一体化结构,仍不便于折叠放置,因而需要对此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折叠桨叶的可折叠无人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折叠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臂、机翼组件,所述机身上均匀设有四个机臂,所述机臂一端与机身可枢转连接,所述机臂另一端与机翼组件连接;所述机翼组件包括电机、转轴、桨座、桨叶、固定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桨座连接;所述桨叶活动设置在所述桨座上,所述桨座上设有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桨叶包括第一桨叶、第二桨叶,所述第一桨叶上设有具有中间贯通的第二连接孔的卡座,所述第二桨叶上设有具有中间贯通的第三连接孔的卡板,所述卡座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板与所述卡槽相配合,所述固定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内。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具有上段和具有内螺纹的下段,所述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位于上段和下段之间。优选的,所述固定轴具有第一段和具有外螺纹的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与所述下段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上段的孔径大于或等于所述下段的孔径,所述固定轴依次穿过所述上段、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下段。优选的,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小于第一段的长度。优选的,所述桨座上设置有非贯通的中心孔,通过中心孔与转轴连接。优选的,所述机臂的臂长小于或等于无人机机身的边长。优选的,所述机臂外侧设有凹槽。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有若干LED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优点是:机臂便于折叠,同时通过桨座及第一桨叶上卡座及第二桨叶上卡板及连接轴的配合,使桨叶便于折叠设置,方便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折叠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可折叠无人机的收缩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机翼组件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中桨座的剖视图。图中,1-机身,2机臂,3-凹槽,4-机翼组件,5-LED灯,41-电机,42-转轴,43-浆座,431-第一连接孔,431a-上段,431b-下段,432-中心孔,44-第一桨叶,45-第二桨叶,46-卡座,461-卡槽,462-第二连接孔,47-卡板,471-第三连接孔,48-固定轴,481-第一段,482-第二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3所示,一种可折叠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臂2、机翼组件4,所述机身1上均匀设有四个机臂,所述机臂2一端与机身可枢转连接,所述机臂2另一端与机翼组件4连接;所述机翼组件4包括电机41、转轴42、桨座43、桨叶、固定轴48,所述转轴42的一端与电机41连接,另一端与桨座43连接;所述桨叶活动设置在所述桨座43上,所述桨座43上设有的第一连接孔431,所述桨叶包括第一桨叶44、第二桨叶45,所述第一桨叶44上设有具有中间贯通的第二连接孔462的卡座46,所述第二桨叶45上设有具有中间贯通的第三连接孔471的卡板47,所述卡座46上设有卡槽461,所述卡板47与所述卡槽41相配合,所述固定轴48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43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462、第三连接孔471内。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孔431具有上段431a和具有内螺纹的下段431b,所述第二连接孔462、第三连接孔471位于上段431a和下段431b之间。所述固定轴48具有第一段481和具有外螺纹的第二段482,所述第二段482与所述下段431b螺纹连接。所述上段431a的孔径大于或等于所述下段431b的孔径,所述固定轴48依次穿过所述上段431a、第三连接孔471、第二连接孔462以及下段431b。所述第二段482的长度小于第一段481的长度。如图4所示,所述桨座43上设置有非贯通的中心孔432,通过中心孔432与转轴42连接。便于转轴穿设于中心孔,实现转轴带动桨叶旋转。所述机臂2的臂长小于或等于无人机机身1的边长。便于机臂折叠收纳,也更美观。所述机臂2外侧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内设有若干LED灯5。便于给无人机夜间提供照明。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的机翼及无人机,机身做成四方形,在机身四角均匀的连接四组机翼,当无人机不使用时,转动机臂转动,使其与机身贴合,从而将机翼折叠,便于收纳,同时通过旋转固定轴,转动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将两者叠合,再将固定轴紧固。当使用无人机时,转动机臂,使其向远离机身方向展开70°,旋转固定轴,使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转动打开,再将固定轴紧固。本技术机臂便于折叠,同时通过桨座及第一桨叶上卡座及第二桨叶上卡板及固定轴的配合,使桨叶便于折叠,方便携带。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臂、机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上均匀设有四个机臂,所述机臂一端与机身可枢转连接,所述机臂另一端与机翼组件连接;所述机翼组件包括电机、转轴、桨座、桨叶、固定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桨座连接;所述桨叶活动设置在所述桨座上,所述桨座上设有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桨叶包括第一桨叶、第二桨叶,所述第一桨叶上设有具有中间贯通的第二连接孔的卡座,所述第二桨叶上设有具有中间贯通的第三连接孔的卡板,所述卡座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板与所述卡槽相配合,所述固定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无人机,包括机身、机臂、机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上均匀设有四个机臂,所述机臂一端与机身可枢转连接,所述机臂另一端与机翼组件连接;所述机翼组件包括电机、转轴、桨座、桨叶、固定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桨座连接;所述桨叶活动设置在所述桨座上,所述桨座上设有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桨叶包括第一桨叶、第二桨叶,所述第一桨叶上设有具有中间贯通的第二连接孔的卡座,所述第二桨叶上设有具有中间贯通的第三连接孔的卡板,所述卡座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板与所述卡槽相配合,所述固定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具有上段和具有内螺纹的下段,所述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位于上段和下段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忠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中智广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