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侧踏杠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09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侧踏杠及汽车,所述的汽车侧踏杠包括:踏杠主体及踏板,所述踏杠主体包括管体和连接板,所述管体为一体成型的多段弯折结构,所述连接板的两侧与所述管体的弯折部位连接,所述踏板连接于所述管体与所述连接板之间,上述汽车侧踏杠具有较强的防护力度,同时还可提升踩踏便利性,从而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Automobile side step bar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侧踏杠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侧踏杠及汽车。
技术介绍
作为改装率最高的汽车防护件,现今市场上已经有较多的汽车侧踏杠产品。汽车侧踏杠安装在汽车两侧,主要起到保护汽车侧边不受碰撞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一个登车台阶,以便上下车。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侧踏杠产品多采用单一的大管材(如圆管、椭圆管)制成,管体的壁厚较薄,碰撞时容易凹陷,使得防护力度较低;并且踏板的踩踏面偏小,导致踩踏起来不方便也不舒适,影响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汽车侧踏杠防护力度低,且踩踏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侧踏杠及汽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侧踏杠,所述的汽车侧踏杠包括:踏杠主体及踏板,所述踏杠主体包括管体和连接板,所述管体为一体成型的多段弯折结构,所述连接板的两侧与所述管体的弯折部位连接,所述踏板连接于所述管体与所述连接板之间。上述汽车侧踏杠与
技术介绍
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管体、连接板及踏板的相互配合,形成一种板管结合的汽车侧踏杠。管体为多段弯折结构,连接板的两侧与管体的弯折部位连接,踏板同时与管体与连接板连接固定,从而可将管体与连接板匹配安装于一体,产品整体刚性更高,防护力度更强。其中,管体采用折弯工艺一体成型,可减少焊接、拼接处理,使得管体更加贴近车身,使防护力度进一步增强,产品整体刚性进一步提高;同时,管体通过折弯制作出适合踏板安装的形状,而不受管体自身尺寸的影响,能够提供更大的踩踏空间,便于用户踩踏,使用户的踩踏体验感更佳。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管段和第二弯管段,所述第一弯管段和所述第二弯管段分别与一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弯管段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及所述第二弯管段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分别连接一所述踏板。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管段自所述连接板的顶侧向下倾斜;和\或,所述第二弯管段自所述连接板的顶侧向下倾斜。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加强肋板、第二加强肋板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加强肋板和所述第二加强肋板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管体的弯折部位之间,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之间。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设有供所述踏板穿过的开口。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踏板上设有防滑结构。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结构为设于所述踏板上的多个防滑凸条。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多个支架,多个所述支架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支架用于将所述管体安装至汽车本体上。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汽车本体连接的条形安装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的汽车包括汽车本体及安装于所述汽车本体上的上述汽车侧踏杠。由于上述汽车采用了上述汽车侧踏杠的所有实施例,因而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汽车侧踏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汽车侧踏杠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的汽车侧踏杠的俯视图;图4为图1中的汽车侧踏杠的后视图。10、管体,11、第一弯管段,12、第二弯管段,20、连接板,21、开口,30、踏板,31、防滑凸条,32、标牌安装区域,40、支架,41、安装件,411、条形安装孔,42、支撑件,50、第一加强肋板,60、第二加强肋板,70、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汽车侧踏杠,包括:踏杠主体及踏板30,踏杠主体包括管体10和连接板20,管体10为一体成型的多段弯折结构,连接板20的两侧与管体10的弯折部位连接,踏板30连接于管体10与连接板20之间。上述汽车侧踏杠通过管体10、连接板20及踏板30的相互配合,形成一种板管结合的汽车侧踏杠。管体10为多段弯折结构,连接板20的两侧与管体10的弯折部位连接,踏板30同时与管体10与连接板20连接固定,从而可将管体10与连接板20匹配安装于一体,产品整体刚性更高,防护力度更强。其中,管体10采用折弯工艺一体成型,可减少焊接、拼接处理,使得管体10更加贴近车身,使防护力度进一步增强,产品整体刚性进一步提高;同时,管体10通过折弯制作出适合踏板30安装的形状,而不受管体10自身尺寸的影响,能够提供更大的踩踏空间,便于用户踩踏,使用户的踩踏体验感更佳。具体地,管体10位于连接板20的前侧,连接板20用于与汽车本体固定连接,管体10可采用铁管、不锈钢管或其他强度较高的材质制成,连接板20和踏板30均可采用铁板、铝合金板材或不锈钢板材制成。传统的汽车侧踏杠受管材截面限制,踏板30宽度在100mm以下,踩踏面积较小。而本技术汽车侧踏杠的踏板30的形状可根据管体10与连接板20之间的空间形状进行切割,可到达更大宽度,因而具有更大的踩踏面积,以便于踩踏。具体地,请结合图2所示,上述汽车侧踏杠还包括标牌件(图中并未示出),踏杠上设有用于安装上述标牌件的标牌安装区域32。可根据不同车型在标牌件上设置不同标志,再将标牌件安装到上述标牌安装区域32上,以使汽车侧踏杠与各车型对应。进一步地,标牌件的顶面用于设置标志,底面设有粘合层,方便标牌件安装,优选地,该粘合层可为3M胶层。在一实施例中,管体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管段11和第二弯管段12,第一弯管段11和第二弯管段12分别与一连接板20连接,第一弯管段11与连接板20之间及第二弯管段12与连接板20之间分别连接一踏板30。具体地,管体10大致呈W型结构,第一弯管段11和第二弯管段12分别对应连接一连接板20,整体刚性较高,同时,第一弯管段11与连接板20之间及第二弯管段12与连接板20之间分别形成用于安装踏板30的安装位置,踏板30可根据该安装位置的空间大小切割成合适的形状,而不受管体10自身尺寸的影响,能够提供更大的踩踏空间,更便于用户踩踏。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所示,第一弯管段11自连接板20的顶侧向下倾斜;和\或,第二弯管段12自连接板20的顶侧向下倾斜。通过将第一弯管段11和第二弯管段12向下倾斜设置,形成沉台结构,从而可在汽车侧踏杠整体安装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有效降低踏板30的踩踏面高度,使得踏板30的安装高度适中,以便于用户踩踏上下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侧踏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侧踏杠包括:踏杠主体及踏板,所述踏杠主体包括管体和连接板,所述管体为一体成型的多段弯折结构,所述连接板的两侧与所述管体的弯折部位连接,所述踏板连接于所述管体与所述连接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侧踏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侧踏杠包括:踏杠主体及踏板,所述踏杠主体包括管体和连接板,所述管体为一体成型的多段弯折结构,所述连接板的两侧与所述管体的弯折部位连接,所述踏板连接于所述管体与所述连接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侧踏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弯管段和第二弯管段,所述第一弯管段和所述第二弯管段分别与一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弯管段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及所述第二弯管段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分别连接一所述踏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侧踏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管段自所述连接板的顶侧向下倾斜;和\或,所述第二弯管段自所述连接板的顶侧向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侧踏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加强肋板、第二加强肋板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加强肋板和所述第二加强肋板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管体的弯折部位之间,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志刚何伟廷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