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复合油脂类食品过氧化值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1783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复合油脂类食品过氧化值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在复合油类食品中加入三苯基膦,进行反应;(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反应前三苯基膦的含量,以及反应后三苯基膦或反应后三苯基氧膦的含量;(3)计算得到参加反应的三苯基膦或反应后生成的三苯基氧膦的含量,换算成复合油类食品的过氧化值。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三苯基膦(TPP)能与油脂中的过氧化物快速反应生成三苯基氧膦(TPPO)的原理对复合油类食品的过氧化值进行检测,样品处理操作简便,易于重复,可排除保健食品中其他功效成分的干扰,专属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复合油脂类食品过氧化值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检测领域,主要涉及复合油脂类食品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复合油脂类食品过氧化值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过氧化值是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是1千克样品中的活性氧含量,以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表示。用于说明样品是否因已被氧化而变质。那些以油脂、脂肪为原料而制作的食品,通过检测其过氧化值来判断其质量和变质程度。长期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食物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因为过氧化物可以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胃癌、肝癌、动脉硬化、心肌梗塞、脱发和体重减轻等。因此过氧化值是含油食品中必做的基本项目。一般食用的油脂类食品并不仅仅是植物油、动物油,还包括以食用油为原料制作的各类食品,如以植物油为基质添加了抗氧化物质或其他功效成分的复合油脂类保健食品。复合油脂类食品多以植物油为基质添加不局限于维生素E、辅酶Q10、番茄红素、DHA、EPA等物质。而这些复合油脂类的过氧化值的准确检测存在很多技术问题。现有过氧化值的检测方法有化学法、物理法、色谱法、电化学法、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光度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为化学碘量法,GB5009.2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以及2015版《药典》都采用此法。碘量法其原理是根据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含量。其中过氧化物和碘化钾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碘化钾是还原剂。化学方法中的硫氰酸铁法、二甲酚橙法都是采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物理方法包括共轭二烯法、近红外光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共轭二烯法利用不饱和脂肪酸在氧化过程中氢过氧化物分子通过双键重排后,形成共轭二烯结构,该结构可吸收230~235nm的紫外光,在234nm处有最大吸收峰,可通过比色法测定。近红外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利用过氧化物的功能团进行分析。色谱法是利用色谱柱将油脂的过氧化物分离之后再进行检测。化学发光法是利用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游离碘在催化剂作用下,用光电倍增管接受产生的光信号。荧光光度法利用不发荧光的2,7-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能被存在的过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等氧化分解为2,7-二氯荧光素(DCF)而产生荧光进行检测。过氧化值的检测方法虽多,但仅仅应用于成分单一的食用油类。复合油脂由于添加不局限于维生素E、辅酶Q10、番茄红素、DHA、EPA等物质,普遍为深黄色、橙色、鲜红色、暗褐色等,成分复杂,用淀粉指示剂判定终点时,均会形成颜色干扰,影响最终判断;而有些成分(如辅酶Q10)与碘化钾先生成了大量的游离碘,与硫代硫酸钠发生了反应,而非过氧化物最终造成的真实过氧化值;其他方法如近红外光谱法、荧光光度法等由于方法繁琐、准确性和精密度不高、只适用于实验室检测,同时这些方法也不适用于分复杂的复合油脂类食品。辅酶Q10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是人类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增强抗氧化和人体活力等功能,因此被广泛用于营养保健品及食品添加剂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辅酶Q10软胶囊是由辅酶Q10、大豆油、蜂蜡等原料经软胶囊的制备工艺制成的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复合油类食品,因其基质为油脂,为控制该类食品的质量,应对其中过氧化值进行检测。而利用现有技术对该类产品进行过氧化值检测,发现结果偏高。许多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结果偏高并不一定是产品本身被氧化变质造成的,极有可能和检测方法有关。如,2010年杨杰等对含辅酶Q10软胶囊食品中过氧化值方法进行研究,认为辅酶Q10软胶囊过氧化值测定的结果偏高,是因为辅酶Q10是对苯醌结构,可以还原成酚。在利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法进行过氧化值测定时,辅酶Q10与还原剂碘化钾发生了反应,还原成酚式结构,碘化钾被氧化成游离碘,造成了过氧化值结果较高。实验中直接称取纯辅酶Q10标准品进行过氧化值的测定,在加入淀粉指示剂后,发现试样溶液呈浓墨绿色呈浓墨般颜色,说明大量的碘生成,充分说明辅酶Q10与碘化钾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使用现有技术检测复合油脂类食品的过氧化值时,易受到颜色干扰,影响终点判断,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亟待开发一种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的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究发现了一种新颖的检测方法,能准确检测食用油和成分复杂的复合油酯类食品的过氧化值。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定复合油酯类食品过氧化值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不受色素、维生素E、辅酶Q10、番茄红素、DHA、EPA等成分的干扰。该方法包括:(1)利用三苯基膦(TPP)与过氧化物反应生成三苯基氧膦(TPPO)的特性检测复合油酯的过氧化值;(2)将复合油酯溶于油脂萃取试剂,优选三氯甲烷、二氯甲烷等,与三苯基膦(TPP)发生衍生化反应;(3)衍生化反应结束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三苯基膦(TPP)或三苯基氧膦(TPPO)的含量,从而计算样品的过氧化值。具体来说,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复合油脂类食品过氧化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在复合油酯类食品中加入三苯基膦,进行反应;(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反应前三苯基膦的含量,以及反应后三苯基膦或反应后三苯基氧膦的含量;(3)计算得到参加反应的三苯基膦或反应后生成的三苯基氧膦的含量,换算成复合油酯类食品的过氧化值。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液相色谱法所用流动相选自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流动相A选自甲醇、乙腈、四氢呋喃或异丙醇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甲醇的浓度为20-100wt%,优选为80-100wt%,所述乙腈的浓度为20-100wt%,优选为80-100wt%,所述四氢呋喃的浓度为20-70wt%,优选为20-60wt%,所述异丙醇的浓度为20-100wt%,优选为80-100wt%。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流动相B选自水、0.1%-0.5%磷酸或三乙胺缓冲溶液。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流动相C选自乙醇或四氢呋喃溶剂,所述乙醇的浓度为15wt%-100wt%,所述四氢呋喃的浓度为15wt%-70wt%。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流速为0.6-1.2mL/min。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液相色谱法中的色谱柱的柱温为25-40℃。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液相色谱法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洗脱条件为:0-amin,5%-100%A和95%-0%B;a-bmin,5%-95%A和95%-5%C;b-cmin,5%-100%A和95%-0%B,其中,a为6-20,b为15-40,c为20-60。优选的,上述方法中,所述洗脱条件为:0-amin,80%-100%A和20%-0%B,优选为80%-95%A和20%-5%B;a-bmin,5%-20%A和95%-80%C,优选为5-15%A和95%-85%C;b-cmin,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复合油脂类食品过氧化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n(1)在复合油酯类食品中加入三苯基膦,进行反应;/n(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反应前三苯基膦的含量,以及反应后三苯基膦或反应后三苯基氧膦的含量;/n(3)计算得到参加反应的三苯基膦或反应后生成的三苯基氧膦的含量,换算成复合油酯类食品的过氧化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复合油脂类食品过氧化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复合油酯类食品中加入三苯基膦,进行反应;
(2)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反应前三苯基膦的含量,以及反应后三苯基膦或反应后三苯基氧膦的含量;
(3)计算得到参加反应的三苯基膦或反应后生成的三苯基氧膦的含量,换算成复合油酯类食品的过氧化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所述液相色谱法所用流动相选自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中,所述流动相A选自甲醇、乙腈、四氢呋喃或异丙醇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甲醇的浓度为20-100wt%,优选为80-100wt%,所述乙腈的浓度为20-100wt%,优选为80-100wt%,所述四氢呋喃的浓度为20-70wt%,优选为20-60wt%,所述异丙醇的浓度为20-100wt%,优选为80-100wt%。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方法,其中,所述流动相B选自水、0.1%-0.5%磷酸或三乙胺缓冲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方法,其中,所述流动相C选自乙醇或四氢呋喃溶剂,所述乙醇的浓度为15wt%-100wt%,所述四氢呋喃的浓度为15wt%-70wt%。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其中,所述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的流速为0.6-1.2mL/min。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其中,所述液相色谱法中的色谱柱的柱温为25-40℃。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方法,其中,所述液相色谱法采用梯度洗脱程序,洗脱条件为:0-amin,5%-100%A和95%-0%B;a-bmin,5%-95%A和95%-5%C;b-cmin,5%-100%A和95%-0%B,其中,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岁寒俞学锋李知洪张彦潘存锋
申请(专利权)人: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