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调节组件以及流量可调节的冷冻探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70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量调节组件以及流量可调节的冷冻探针,流量调节组件包括芯轴,芯轴内部设置有调节腔;芯轴的侧壁设置有旁通管,旁通管与调节腔连通,用于向调节腔内通入气体;芯轴上设置有大出气孔和小出气孔,大出气孔设置在芯轴的第一端部,大出气孔的内径小于芯轴内部调节腔的内径;小出气孔设置在芯轴的侧壁;调节腔内设置有一密封件,密封件的外径小于或等于调节腔的内径,大于大出气孔的内径;密封件能够在调节腔内轴向运动,通过调节密封件的位置以改变有效出气孔的数量。从而可解决相关技术中流量调节方法均通过主机端内部的控制实现,容易出现流量不稳定、冷量损失严重以及工作压力可调节的范围过窄,对应可调节流量范围过窄的问题。

Flow regulating assembly and flow adjustable freezing pro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量调节组件以及流量可调节的冷冻探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流量调节组件以及流量可调节的冷冻探针。
技术介绍
冷冻治疗包括冷冻消融和冷冻粘连两大类:冷冻消融需将组织灭活,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常用于肿瘤的消融治疗;冷冻粘连只需通过冷冻粘住组织将其取出即可,冷冻活检、冻切和异物提取都属于冷冻粘连。冷冻治疗在临床应用中,有很多需要调节流量的情形,比如冷冻功率调节,冷冻功率调节即流量调节,功率或流量越低冰球生长速率越慢,对于已经达到所需冰球大小但需延长冷冻时间的情形,可通过降低功率来停止冰球继续增长。此外,针头降温过程所需的流量高于降温后维持低温所需的流量,因此当针头降至最低温后,将流量降低至维持低温的最小值,可在基本不影响冷冻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气体的消耗量,达到省气的目的。相关技术中,流量调节方法均通过主机端内部的控制实现,如进气阀的开断控制、流量控制器或减压阀调节,通常会造成在探针端延迟响应,还可能会出现流量不稳定、冷量损失严重,以及工作压力可调节的范围过窄,对应可调节流量范围过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流量调节组件以及流量可调节的冷冻探针,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出现流量不稳定、冷量损失严重,以及工作压力可调节的范围过窄,对应可调节流量范围过窄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流量调节组件,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包括一芯轴,所述芯轴内部设置有调节腔;所述芯轴的侧壁设置有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与所述调节腔连通,用于向所述调节腔内通入气体;<br>所述旁通管的同一侧的所述芯轴上设置有大出气孔和小出气孔,所述大出气孔与所述小出气孔沿所述芯轴的轴向位于所述旁通管的同一侧,所述大出气孔设置在所述芯轴的第一端部,所述大出气孔的内径小于所述芯轴内部调节腔的内径;所述小出气孔设置在所述芯轴的侧壁;所述调节腔内设置有一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调节腔的内径,大于所述大出气孔的内径;其中,所述密封件能够在所述调节腔内轴向运动,通过调节所述密封件的位置以改变所述大出气孔与所述小出气孔中连通至所述旁通管的有效出气孔的数量。可选地,所述流量调节组件还包括一牵引件,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密封件固定连接,所述牵引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芯轴的第二端部引出,所述牵引件与所述芯轴的第二端部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牵引件用于牵引所述密封件做所述轴向运动沿所述芯轴的轴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密封件的位置。可选地,所述密封件的外径小于所述调节腔的内径,所述小出气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其中,所述密封件在所述芯轴的第一端部的大出气孔处时,所述大出气孔为封闭状态,所述小出气孔连通至所述旁通管为导通状态,以作为所述有效出气孔进行出气;当所述密封件在所述牵引件的作用牵引下离开所述大出气孔时后,所述大出气孔和所述小出气孔均为导通状态通气连通至所述旁通管,以作为所述有效出气孔进行出气。可选地,所述密封件的外径等于所述调节腔的内径,所述小出气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排,每排小出气孔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至少两组小出气孔沿所述芯轴的轴向分布;其中,所述密封件在所述芯轴的大出气孔处时,每个所述小出气孔均通气连通至所述旁通管,以作为所述有效出气孔为导通状态;至少两个小出气孔沿所述芯轴的轴向分布,以使得:当所述密封件在所述牵引件的牵引作用下向所述芯轴的第二端部移动时,连通至所述旁通管,以作为所述有效出气孔的所述小出气孔的导通数量减少。可选地,所述芯轴包括前芯轴段、内设置有J-T槽与后芯轴段,所述J-T槽的两端分别连接接入所述前芯轴段与所述后芯轴段,所述J-T槽与所述旁通管连通。可选地,所述旁通管设于所述后芯轴段,所述调节腔、所述大出气孔与所述小出气孔均设于所述前芯轴段所述J-T槽的前端与所述调节腔连接,所述J-T槽的后端与所述芯轴连接,所述旁通管设置在所述芯轴的侧壁,经所述旁通管通入内的气体依次通过所述芯轴后芯轴段、所述J-T槽以及所述前芯轴段内的调节腔,并从所述调节腔上的所述大出气孔和/或所述小出气孔有效出气孔中放出。可选地,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圈、形成密封圈容置腔的密封腔基体以及密封圈压件;所述密封腔基体与所述芯轴固定密封,所述密封圈置于所述密封圈容置腔的内部,所述密封圈压件与所述密封基体腔通过螺纹连接,将所述密封圈固定,所述牵引组件的末端从所述密封组件穿过并实现动态密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流量可调节的冷冻探针,所述冷冻探针包括前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流量调节组件,所述冷冻探针还包括:针杆、进气管、回气管以及调节管;所述流量调节组件中的调节腔设置在所述针杆的内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流量调节组件中的旁通管连接,所述调节腔中的气体通过所述回气管排出;所述调节管与所述流量调节组件中的牵引件连接,用于控制直接或间接调节所述密封腔中密封件的轴向位置。可选地,所述调节管包括拨杆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牵引件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密封件,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拨杆连接,通过所述拨杆调节所述密封腔中密封件的轴向位置。可选地,所述冷冻探针还包括真空壁,所述真空壁包含真空壁内管和真空壁外管,所述真空壁内管和所述真空壁外管之间为具有绝热层;所述针杆外套设置在所述真空壁外管外侧上,所述真空壁内管与所述回气管密封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流量调节组件,在芯轴上设置大出气孔和小出气孔,在调节腔内设置密封件,通过改变密封件的位置改变有效出气孔的数量,从而实现多档位流量调节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流量调节组件的轴向密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流量调节组件的径向密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流量调节组件的高流量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流量调节组件的低流量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流量可调节的冷冻探针的低流量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流量可调节的冷冻探针的高流量状态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流量调节组件;11-调节腔;111-大出气孔;112-小出气孔;113-密封面;12-密封件;13-J-T槽;14-旁通管;15-细拉丝;16-粗拉丝;17-芯轴;171-前芯轴段;172-后芯轴段;18-密封组件;181-密封圈;182-密封腔;183-密封圈压件;2-针杆;3-真空壁;31--真空壁内管;311-内管前段;312-内管后段;32-真空壁外管;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量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包括芯轴,所述芯轴内部设置有调节腔;/n所述芯轴的侧壁设置有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与所述调节腔连通,用于向所述调节腔内通入气体;/n所述芯轴上设置有大出气孔和小出气孔,所述大出气孔与所述小出气孔沿所述芯轴的轴向位于所述旁通管的同一侧,所述大出气孔设置在所述芯轴的第一端部,所述大出气孔的内径小于所述芯轴内部调节腔的内径;所述小出气孔设置在所述芯轴的侧壁;/n所述调节腔内设置有一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调节腔的内径,大于所述大出气孔的内径;/n其中,所述密封件能够在所述调节腔内轴向运动,通过调节所述密封件的位置以改变所述大出气孔与所述小出气孔中连通至所述旁通管的有效出气孔的数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包括芯轴,所述芯轴内部设置有调节腔;
所述芯轴的侧壁设置有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与所述调节腔连通,用于向所述调节腔内通入气体;
所述芯轴上设置有大出气孔和小出气孔,所述大出气孔与所述小出气孔沿所述芯轴的轴向位于所述旁通管的同一侧,所述大出气孔设置在所述芯轴的第一端部,所述大出气孔的内径小于所述芯轴内部调节腔的内径;所述小出气孔设置在所述芯轴的侧壁;
所述调节腔内设置有一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调节腔的内径,大于所述大出气孔的内径;
其中,所述密封件能够在所述调节腔内轴向运动,通过调节所述密封件的位置以改变所述大出气孔与所述小出气孔中连通至所述旁通管的有效出气孔的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组件还包括一牵引件,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密封件固定连接,所述牵引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芯轴的第二端部引出,所述牵引件与所述芯轴的第二端部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牵引件用于牵引所述密封件沿所述芯轴的轴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密封件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外径小于所述调节腔的内径,所述小出气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其中,所述密封件在所述芯轴的第一端部的大出气孔处时,所述大出气孔封闭,所述小出气孔连通至所述旁通管,以作为所述有效出气孔进行出气;当所述密封件在所述牵引件的牵引下离开所述大出气孔后,所述大出气孔和所述小出气孔均连通至所述旁通管,以作为所述有效出气孔进行出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调节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的外径等于所述调节腔的内径,所述小出气孔的数量至少为两排,每排小出气孔的数量为至少一个,至少两组小出气孔沿所述芯轴的轴向分布;
其中,所述密封件在所述芯轴的大出气孔处时,每个所述小出气孔均连通至所述旁通管,以作为所述有效出气孔;当所述密封件在所述牵引件的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迟常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导向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