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液氮冷刀刀体控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983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名称是液氮冷刀刀体控温系统,属医疗器械领域。它包括:刀柄后盖1、刀柄2、电加热器3、低温氮气引出管4、电加热器导綫5、液氮硅胶管6、热氮传输管7、刀杆8、液氮蒸发管9、刀头刀杆联結柱10、刀头11、排气孔12、温度传感器13、智能控制14、空气阀15、液氮管16。在智能控制14控制下开启液氮阀,向液氮硅胶管6送入液氮并在刀头11内蒸发成为‑196℃的氮气后沿低温氮气引出管4喷向刀柄2内的电加热器3,被加热至设定温度后流经刀柄2、刀杆8后从排气孔12排向大气,在排气过程中将刀体维持在所设定的温度范围内。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of liquid nitrogen cold kn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氮冷刀刀体控温系统
:本专利技术的名称是液氮冷刀刀体控温系统,属医疗器械领域。它包括:刀柄后盖1、刀柄2、电加热器3、低温氮气引出管4、电加热器导綫5、液氮硅胶管6、热氮传输管7、刀杆8、液氮蒸发管9、刀头刀杆联纪柱10、刀头11、排气孔12、温度传感器13、智能控制器14、空气阀15、供液氮阀16,。在智能控制器14控制下开启液氮阀向液氮硅胶管6送入液氮并在刀头11内蒸发成为-196℃的氮后沿低温氮气引出管4喷向刀柄2内的电加热器3被加热至设定温度后流经刀柄2、刀杆8最后从排气孔12排向大气,在排气过程中将刀体维持在所设定的温度范围内。
技术介绍
:现有的微创液氮冷刀冷刀体温度是靠对供刀柄及刀杆抽真空使-196℃的液氮管传给刀柄、刀杆的热量减少來控制的。真空虽能大大减少液氮管向刀柄及刀杆的传热,但不能完全杜绝,因而在冷刀工作时,刀柄及刀杆的温度要逐渐下降,直至达到损坏活体组织的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在刀柄内增加电加热器,在智能控制器的调节下使之发出相应的热量來抵消液氮管的吸热,从而保持刀柄及刀杆的温度。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应包括:刀柄后盖1、刀柄2、电加热器3、低温氮气引出管4、电加热器导綫5、液氮硅胶管6、热氮传输管7、刀杆8、液氮蒸发管9、刀头刀杆联纪柱10、刀头11、排气孔12、温度传感器13、智能控制14、空气阀15、供液氮阀16。在智能控制14控制下开启液氮阀向液氮硅胶管6送入液氮并在刀头11内蒸发成为-196℃的氮后沿低温氮气引出管4喷向刀柄2内的电加热器3被加热至设定温度后流经刀柄2、刀杆8最后从排气孔12排向大气,在排气过程中将刀体维持在所设定的温度范围内。附图说明:图1.是液氮冷刀刀体控温系统图,其中:1--刀柄后盖;2--刀柄;3--电加热器;4--低温氮气引出管;5--电加热器导綫;6--液氮硅胶管;7--热氮传输管;8--刀杆;9--液氮蒸发管;10--刀头刀杆联结柱;11--刀头;12--排气孔;13--温度传感器;14--智能控制;15--空气阀;16--供液氮阀。智能控制器(14)以导线与电加热器导綫(5)和温度传感器(13)相联接,温度传感器(13)置于刀柄(2)内且与热氮传输管(7)的吸气端靠近;液氮硅胶管(6)的一端分别与供液氮阀(16)及空气阀(15)相联通固结,液氮硅胶管(6)的另一端与液氮蒸发管(9)的头部联通固结,液氮蒸发管(9)穿过刀杆(8)、刀头刀杆联结柱(10)后插入刀头(11)内;刀头(11)内还有低温氮气引出管(4)的吸气端,低温氮气引出管(4)的排气端穿过刀头刀杆联结柱(10)、刀杆(8)进入刀柄(2)内,并固结在电加热器(3)附近;热氮传输管(7)的一端固定在刀柄(2)内,热氮传输管(7)的另一端插入刀杆(8)内,并在离刀头刀杆联結柱2至3mm处终止;排气孔(12)的直径为2mm至3mm,是一个在刀杆(8)上靠近刀柄(2)处开的通孔。具体实施案例:图1也是LN-5型液氮冷刀刀体控温系统图。智能控制器(14)以导线与电加热器导綫(5)和温度传感器(13)相联接,温度传感器(13)置于刀柄(2)内且与热氮传输管(7)的吸气端靠近;液氮硅胶管(6)的一端分别与供液氮阀(16)及空气阀(15)相联通固结,液氮硅胶管(6)的另一端与液氮蒸发管(9)的头部联通固结,液氮蒸发管(9)穿过刀杆(8)、刀头刀杆联结柱(10)后插入刀头(11)内;刀头(11)内还有低温氮气引出管(4)的吸气端,低温氮气引出管(4)的排气端穿过刀头刀杆联结柱(10)、刀杆(8)进入刀柄(2)内,并固结在电加热器(3)附近;热氮传输管(7)的一端固定在刀柄(2)内,热氮传输管(7)的另一端插入刀杆(8)内,并在离刀头刀杆联結柱2至3mm处终止;排气孔(12)的直径为2mm至3mm,是一个在刀杆(8)上靠近刀柄(2)处开的通孔。在智能控制(14)控制下开启供液氮阀(16)向液氮硅胶管(6)送入液氮并在刀头(11)内蒸发成为-196℃的氮后,沿低温氮气引出管(4)喷向刀柄(2)内的电加热器(3),而被加热至设定温度后流经刀柄(2)、刀杆(8)后,从排气孔(12)排向大气,在排气过程中将刀体维持在所设定的温度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氮冷刀刀体控温系统,它包括:刀柄后盖1、刀柄2、电加热器3、低温氮气引出管4、电加热器导綫5、液氮硅胶管6、热氮传输管7、刀杆8、液氮蒸发管9、刀头刀杆联結柱10、刀头11、排气孔12、温度传感器13、智能控制器14、空气阀15、供液氮阀16,其特征在于智能控制器14以导线与电加热器导綫5和温度传感器13相联接,温度传感器13置于刀柄2内且与热氮传输管7的吸气端靠近;液氮硅胶管6的一端分别与供液氮阀16及空气阀15相联通固结,液氮硅胶管6的另一端与液氮蒸发管9的进口联通固结,液氮蒸发管9穿过刀杆8、刀头刀杆联结柱10后插入刀头11内;刀头11内还有低温氮气引出管4的吸气端,低温氮气引出管4穿过刀头刀杆联结柱10、刀杆8进入刀柄2内,低温氮气引出管4的排气端固结在电加热器3上;热氮传输管7的一端固定在刀柄2内,热氮传输管7的另一端插入刀杆8内,并在离刀头刀杆联結柱2至3mm处终止;排气孔12的直径为1mm至3mm,是一个在刀杆8上靠近刀柄2处开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氮冷刀刀体控温系统,它包括:刀柄后盖1、刀柄2、电加热器3、低温氮气引出管4、电加热器导綫5、液氮硅胶管6、热氮传输管7、刀杆8、液氮蒸发管9、刀头刀杆联結柱10、刀头11、排气孔12、温度传感器13、智能控制器14、空气阀15、供液氮阀16,其特征在于智能控制器14以导线与电加热器导綫5和温度传感器13相联接,温度传感器13置于刀柄2内且与热氮传输管7的吸气端靠近;液氮硅胶管6的一端分别与供液氮阀16及空气阀15相联通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