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混炼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40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式混炼结构,其包括料筒、螺杆组件、双色混合座与射咀组件,所述螺杆组件活动设置于料筒的内部,所述料筒设置于双色混合座的后端,所述射咀组件设置于双色混合座的前端,所述料筒包括第一料筒与第二料筒,所述第一料筒与第二料筒分别设置于双色混合座的后端两侧,所述螺杆组件包括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螺杆均由螺杆、过胶头、过胶圈、介子、螺杆牵引套与螺杆束环组合而成,所述射咀组件包括外射咀、内射咀、逆止射咀与短射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混炼效果好,工作效率高,混合均匀,结构稳固,精致小巧,精密度高,实用性强。

A mechanical mix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式混炼结构
本技术涉及混炼
,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式混炼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工业自动化的不断普及,工业生产得以快速发展,而为了满足当代社会的工业生产需求,各种加工设备得以开发,与此同时,作为一种装饰用品,丝花被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丝花一般采用布料加工而成。在丝花加工制备过程中采用喷射机构挤出喷射成型来实现,而混炼结构是喷射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现有机械式混炼结构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其一,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使用需求,其二,混炼效果差,混炼不均匀;其三,喷射机构自身结构不够稳固,无法满足长时间不间断加工,且所占空间大。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出一种混炼效果好,工作效率高,混合均匀,结构稳固,精致小巧,精密度高的机械式混炼结构,以此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机械式混炼结构,混炼效果好,工作效率高,混合均匀,结构稳固,精致小巧,精密度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械式混炼结构,其包括料筒、螺杆组件、双色混合座与射咀组件,所述螺杆组件活动设置于料筒的内部,所述料筒设置于双色混合座的后端,所述射咀组件设置于双色混合座的前端,所述料筒包括第一料筒与第二料筒,所述第一料筒与第二料筒分别设置于双色混合座的后端两侧,所述螺杆组件包括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螺杆均由螺杆、过胶头、过胶圈、介子、螺杆牵引套与螺杆束环组合而成,所述射咀组件包括外射咀、内射咀、逆止射咀与短射咀。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料筒与第二料筒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所述双色混合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第二通道相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螺杆贴合设置于第一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管道形成第一型腔,所述第二螺杆贴合设置于第二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二管道形成第二型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胶头设置于螺杆的前端,所述过胶圈套设于过胶头上,所述介子包覆于过胶头与螺杆的连接处,所述介子位于过胶圈的后端,所述螺杆牵引套与螺杆束环均套设于螺杆的后端,所述螺杆束环设置于螺杆牵引套的后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射咀与双色混合座相连接,所述内射咀设置于外射咀的内部,所述短射咀设置于内射咀的前端,所述逆止射咀设置于内射咀与短射咀之间,所述内射咀的一端与第三通道相连通,所述内射咀的另一端与逆止射咀相连通,所述逆止射咀与短射咀相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料筒与第二料筒的外侧均设置有一凸起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采用料筒、螺杆组件、双色混合座与射咀组件相互配合的结构设计,配合度高,且其混炼效果好,工作效率高,混合均匀,结构稳固,精致小巧,精密度高,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如图1-2所示,一种机械式混炼结构,其包括料筒2、螺杆组件、双色混合座1与射咀组件,所述螺杆组件活动设置于料筒2的内部,所述料筒2设置于双色混合座1的后端,所述射咀组件设置于双色混合座1的前端,所述料筒2包括第一料筒与第二料筒,所述第一料筒与第二料筒分别设置于双色混合座1的后端两侧,所述螺杆组件包括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螺杆均由螺杆7、过胶头8、过胶圈9、介子10、螺杆牵引套11与螺杆束环12组合而成,所述射咀组件包括外射咀3、内射咀4、逆止射咀5与短射咀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料筒与第二料筒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所述双色混合座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第二通道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螺杆贴合设置于第一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管道形成第一型腔,所述第二螺杆贴合设置于第二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二管道形成第二型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胶头8设置于螺杆7的前端,所述过胶圈9套设于过胶头8上,所述介子10包覆于过胶头8与螺杆7的连接处,所述介子10位于过胶圈9的后端,所述螺杆牵引套11与螺杆束环12均套设于螺杆7的后端,所述螺杆束环12设置于螺杆牵引套11的后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射咀3与双色混合座1相连接,所述内射咀4设置于外射咀3的内部,所述短射咀6设置于内射咀4的前端,所述逆止射咀5设置于内射咀4与短射咀6之间,所述内射咀4的一端与第三通道相连通,所述内射咀4的另一端与逆止射咀5相连通,所述逆止射咀5与短射咀6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料筒与第二料筒的外侧均设置有一凸起部。以上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式混炼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料筒、螺杆组件、双色混合座与射咀组件,所述螺杆组件活动设置于料筒的内部,所述料筒设置于双色混合座的后端,所述射咀组件设置于双色混合座的前端,所述料筒包括第一料筒与第二料筒,所述第一料筒与第二料筒分别设置于双色混合座的后端两侧,所述螺杆组件包括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螺杆均由螺杆、过胶头、过胶圈、介子、螺杆牵引套与螺杆束环组合而成,所述射咀组件包括外射咀、内射咀、逆止射咀与短射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混炼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料筒、螺杆组件、双色混合座与射咀组件,所述螺杆组件活动设置于料筒的内部,所述料筒设置于双色混合座的后端,所述射咀组件设置于双色混合座的前端,所述料筒包括第一料筒与第二料筒,所述第一料筒与第二料筒分别设置于双色混合座的后端两侧,所述螺杆组件包括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螺杆均由螺杆、过胶头、过胶圈、介子、螺杆牵引套与螺杆束环组合而成,所述射咀组件包括外射咀、内射咀、逆止射咀与短射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混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筒与第二料筒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所述双色混合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第二通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式混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贴合设置于第一管道的内部,所述第一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泉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宸嘉精密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