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碰撞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7839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碰撞保护装置,包括橡胶外壳体,所述橡胶外壳体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一,所述减震海绵一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一,所述减震空腔体一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二,所述减震海绵二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二,所述减震空腔体二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一,所述减震橡胶一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的一端。该电动汽车碰撞保护装置,在电动汽车车头部分设置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海绵、减震空腔体、减震橡胶、减震弹簧,多组减震装置共同作用,当电动汽车收到外来碰撞力时,可以将该力分散到各个减震装置上,进而最大程度的减小对电动汽车的破坏,对电动汽车起到了碰撞保护的作用。

An electric vehicle collision pro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碰撞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碰撞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是一种新能源汽车,是用车载电源代替燃油作为动力,支持车辆前行,并且电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相较于传统汽车较小。我国目前在电动汽车的技术上是将之前的纯电动为主改为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主要的方向,目前因政策支持等各方面原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电动汽车,但是电动汽车在发生碰撞时,防碰撞保护措施不足,导致事故情况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碰撞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电动汽车在发生碰撞时,防碰撞保护措施不足,导致事故情况严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碰撞保护装置,包括橡胶外壳体,所述橡胶外壳体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一,所述减震海绵一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一,所述减震空腔体一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二,所述减震海绵二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二,所述减震空腔体二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一,所述减震橡胶一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的一端,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二,所述减震橡胶二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三,所述减震空腔体三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三,所述减震海绵三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四,所述减震空腔体四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四。优选的,所述橡胶外壳体为U型结构,且橡胶外壳体包覆其他部件,所述橡胶外壳体设置在电动汽车车头外部的最前端。优选的,所述减震海绵一、减震海绵二、减震海绵三和减震海绵四的厚度和材质均相同。优选的,所述减震空腔体一、减震空腔体二、减震空腔体三和减震空腔体四的大小规格均相同,且减震空腔体一、减震空腔体二、减震空腔体三和减震空腔体四由不同的小空腔体组成,且每个空腔体外部均为密封结构,内部为空心结构。优选的,所述减震橡胶一和减震橡胶二同为橡胶结构,且减震橡胶一和减震橡胶二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多组减震弹簧。优选的,所述减震海绵四固定连接在电动汽车车头的外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动汽车碰撞保护装置,在电动汽车车头部分设置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海绵、减震空腔体、减震橡胶、减震弹簧,多组减震装置共同作用,当电动汽车收到外来碰撞力时,可以将该力分散到各个减震装置上,进而最大程度的减小对电动汽车的破坏,对电动汽车起到了碰撞保护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减震空腔体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橡胶外壳体;2、减震海绵一;3、减震空腔体一;4、减震海绵二;5、减震空腔体二;6、减震橡胶一;7、减震弹簧;8、减震橡胶二;9、减震空腔体三;10、减震海绵三;11、减震空腔体四;12、减震海绵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碰撞保护装置,包括橡胶外壳体1,橡胶外壳体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一2,减震海绵一2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一3,减震空腔体一3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二4,减震海绵二4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二5,减震空腔体二5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一6,减震橡胶一6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7的一端,减震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二8,减震橡胶二8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三9,减震空腔体三9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三10,减震海绵三10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四11,减震空腔体四1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四12。进一步的,橡胶外壳体1为U型结构,且橡胶外壳体1包覆其他部件,橡胶外壳体1设置在电动汽车车头外部的最前端,有利于让橡胶外壳体1能够保护其他部件,并且在电动汽车受到碰撞时,能够线通过橡胶外壳体1及其内部部件,让各部件为电动汽车提供减震效果,减少碰撞损失。进一步的,减震海绵一2、减震海绵二4、减震海绵三10和减震海绵四12的厚度和材质均相同,有利于统一减震海绵的规格,进行批量生产定制,节约成本。进一步的,减震空腔体一3、减震空腔体二5、减震空腔体三9和减震空腔体四11的大小规格均相同,且减震空腔体一3、减震空腔体二5、减震空腔体三9和减震空腔体四11由不同的小空腔体组成,且每个空腔体外部均为密封结构,内部为空心结构,有利于让空腔体的空心结构可以对碰撞产生一定的减震效果,同时让空腔体外部的密封结构保护空腔体内部的空心结构不漏气。进一步的,减震橡胶一6和减震橡胶二8同为橡胶结构,且减震橡胶一6和减震橡胶二8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多组减震弹簧7,有利于减震橡胶一6和减震橡胶二8之间受力均匀,同时让减震弹簧7对二者进行缓冲。进一步的,减震海绵四12固定连接在电动汽车车头的外壁上,有利于让减震海绵四12和车头紧固连接,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工作原理:首先让将装置安装在电动汽车的车头,当电动汽车发生碰撞时,外界碰撞力最先对橡胶外壳体1产生压力,然后橡胶外壳体1将该碰撞力转移到橡胶外壳体1内部,使得减震海绵一2、减震空腔体一3、减震海绵二4、减震空腔体二5、减震橡胶一6、减震弹簧7、减震橡胶二8、减震空腔体三9、减震海绵三10、减震空腔体四11和减震海绵四12能够分担该碰撞力,进而减小该力对电动汽车的损伤,从而保护电动汽车。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碰撞保护装置,包括橡胶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外壳体(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一(2),所述减震海绵一(2)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一(3),所述减震空腔体一(3)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二(4),所述减震海绵二(4)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二(5),所述减震空腔体二(5)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一(6),所述减震橡胶一(6)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7)的一端,所述减震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二(8),所述减震橡胶二(8)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三(9),所述减震空腔体三(9)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三(10),所述减震海绵三(10)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四(11),所述减震空腔体四(1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四(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碰撞保护装置,包括橡胶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外壳体(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一(2),所述减震海绵一(2)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一(3),所述减震空腔体一(3)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二(4),所述减震海绵二(4)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二(5),所述减震空腔体二(5)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一(6),所述减震橡胶一(6)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7)的一端,所述减震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二(8),所述减震橡胶二(8)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三(9),所述减震空腔体三(9)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三(10),所述减震海绵三(10)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空腔体四(11),所述减震空腔体四(1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减震海绵四(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外壳体(1)为U型结构,且橡胶外壳体(1)包覆其他部件,所述橡胶外壳体(1)设置在电动汽车车头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宁肖广兵徐晓美张永辉左付山李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