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液型橡胶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503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乳液型橡胶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乳液型橡胶压敏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天然橡胶乳液30%‑50%,硬单体5%‑15%,软单体3%‑10%,功能单体0.5%‑2%,自乳化共聚单体0.1%‑1%,增粘树脂15%‑30%,水10%‑20%,引发剂0.1%‑1%,交联剂0.5%‑2%,缓冲剂0.1%‑0.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乳液型橡胶压敏胶,具有初粘力和剥离强度大、不易起雾的优点。

Emulsion type rubber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液型橡胶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乳液型橡胶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橡胶压敏胶可以分为溶剂型橡胶压敏胶和乳液型橡胶压敏胶,溶剂型橡胶压敏胶在涂布过程中会排出大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还对使用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已有研究表明,VOC能引起人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乳胶型橡胶压敏胶的制备过程中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属于环境友好型产品,但是相比于溶剂型橡胶压敏胶,其初粘力和剥离强度都较弱,而且贴板容易起雾,这些缺陷限制了乳胶型橡胶压敏胶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乳液型橡胶压敏胶,具有初粘力和剥离强度大、不易起雾的优点。一种乳液型橡胶压敏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专利技术人发现,天然橡胶胶乳为非极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弱,与界面的粘合强度不高,导致其初粘力和剥离强度不高,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乳液型橡胶压敏胶,通过将丙烯酸酯单体与天然橡胶乳液接枝,使天然橡胶从非极性变成极性,一方面提高了压敏胶的极性,另一方面使天然橡胶乳液与增粘树脂相容性更好,使得橡胶压敏胶的粘力更强、剥离强度更大;而且,专利技术人还发现,由于采用天然橡胶乳液为原料,制备乳液型橡胶压敏胶时,产品中存在大量乳化剂小分子,且不易分离,导致产品在使用时容易发生起雾现象,而本专利技术添加了自乳化共聚单体,不仅能起到乳化的作用,还能参与到聚合反应中,大大减少了乳液型橡胶压敏胶中小分子乳化剂的含量,有效克服了起雾现象,并且使产品的耐水性也有较大提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然橡胶乳液中含有质量分数≥60%的聚异戊二烯。聚异戊二烯是天然橡胶乳液中的有效成分,其含量越大制备的产品效果越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丙烯腈、乙酸乙烯酯、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丙烯酸、衣康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乳化共聚单体选自:苯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酸丙基磺酸钠酯、甲基丙烯酸乙基磺酸钠酯中的一种或以上混合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粘树脂选自:石油树脂、萜烯树脂、古马隆树脂、松香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和/或过硫酸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联剂选自: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对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聚亚甲基苯基多异氰酸酯、氮丙啶、氨基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剂选自:碳酸氢钠、磷酸氢钠、碳酸氢铵、醋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述乳液型橡胶压敏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预乳化液:将硬单体、软单体、功能单体、自乳化共聚单体和水混合均匀,制得预乳化液;聚合反应:将天然橡胶乳液、缓冲剂和引发剂混和,加入预乳化液,加热,混合均匀,保温,冷却,过滤,制得改性橡胶乳液;制备压敏胶:将改性橡胶乳液、增粘树脂和交联剂混合均匀,即得乳液型橡胶压敏胶。上述制备方法,对天然橡胶乳液进行改性,使其由非极性转变为极性,增大天然橡胶的极性,提高天然橡胶与增粘树脂的相容性,并采用自乳化共聚单体充当乳化剂的同时参与到共聚反应中,使得到的乳液型橡胶压敏胶具有良好的粘力和剥离强度,且不易起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合反应步骤具体为:将天然橡胶乳液、缓冲剂和引发剂混和,滴加预乳化液,滴加过程不断搅拌,加热至65-80℃,预乳化液在4-6h内滴加完毕,保温2-4h,降温至30-40℃,过滤,制得改性橡胶乳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乳液型橡胶压敏胶,通过将丙烯酸酯单体与天然橡胶乳液接枝,使天然橡胶从非极性变成极性,一方面提高了压敏胶的极性,另一方面使天然橡胶乳液与极性的增粘树脂相容性更好,使得橡胶压敏胶的粘力更强、剥离强度更大;而且,添加的自乳化共聚单体,不仅能起到乳化的作用,还能参与到聚合反应中,大大减少了乳液型橡胶压敏胶中小分子乳化剂的含量,有效克服了起雾现象,并且使产品的耐水性也有较大提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涉及的天然橡胶乳液中,聚异戊二烯的有质量分数为65%。实施例1一种乳液型橡胶压敏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制备预乳化液:将80公斤甲基丙烯酸甲酯、60公斤丙烯酸丁酯、10公斤丙烯酸、3公斤苯乙烯磺酸钠、150公斤去离子水置于预乳化釜中,充分搅拌,制得预乳化液;(2)聚合反应:将430公斤天然橡胶乳液、3公斤碳酸氢钠、4公斤过硫酸铵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开始滴加预乳化液,一边滴加一边搅拌,升温至65℃进行聚合反应,于6h滴加完毕,保温3h,降温至约40℃,进行过滤,制得改性橡胶乳液;(3)制备压敏胶:将改性橡胶乳液、250公斤萜烯树脂和10公斤氨基树脂置于搅拌釜中,搅拌均匀,即得橡胶型压敏胶。实施例2一种乳液型橡胶压敏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制备预乳化液:将100公斤丙烯酸甲酯、50公斤丙烯腈、100公斤丙烯酸乙酯、20公斤甲基丙烯酸、5公斤甲基丙烯酸丙基磺酸钠酯、5公斤甲基丙烯酸乙基磺酸钠酯、200公斤去离子水置于预乳化釜中,充分搅拌,制得预乳化液;(2)聚合反应:将300公斤天然橡胶乳液、5公斤磷酸氢钠、8公斤过硫酸钾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开始滴加预乳化液,一边滴加一边搅拌,升温至70℃进行聚合反应,于5h滴加完毕,保温3h,降温至约35℃,进行过滤,制得改性橡胶乳液;(3)制备压敏胶:将改性橡胶乳液、187公斤松香树脂和20公斤氮丙啶置于搅拌釜中,搅拌均匀,即得橡胶型压敏胶。实施例3一种乳液型橡胶压敏胶,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1)制备预乳化液:将50公斤丙烯酰胺、30公斤甲基丙烯酸丁酯、5公斤丙烯酸羟乙酯、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液型橡胶压敏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液型橡胶压敏胶,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液型橡胶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橡胶乳液中含有质量分数≥60%的聚异戊二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液型橡胶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丙烯腈、乙酸乙烯酯、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液型橡胶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液型橡胶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丙烯酸、衣康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液型橡胶压敏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乳化共聚单体选自:苯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酸丙基磺酸钠酯、甲基丙烯酸乙基磺酸钠酯中的一种或以上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液型橡胶压敏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陈宏智何振能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达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