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720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冲压生产的技术领域,其中公开了一种齿圈模具,其包括设置于冲压机上且相对移动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加工整体外廓的成型刀具,所述上模的下端开设有用于配合成型刀具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槽底设置有用于加工中心孔的中心刀具、用于加工安装孔的耳部刀具以及用于加工周向孔的周向刀具,所述成型刀具的上端开设有用于配合中心刀具的中心槽、用于配合耳部刀具的耳部槽以及用于配合周向刀具的周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板材放置于上模与下模之间,上模与下模冲压一次即可完成齿圈的加工,无需分三道工序来加工,避免多次定位而影响整体外廓、中心孔以及周向孔的相对位置精度,保证齿圈的生产加工精度的效果。

A kind of ring gear mou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圈模具
本技术涉及冲压生产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齿圈模具。
技术介绍
冲压机是对材料进行压力加工的设备,其工作原理一般是通过机床在冲压动力的作用下带动上模与下模的开合而将模具之间的原材料进行裁切、冲孔、拉伸等,形成冲压件。参照图1,齿圈包括一体设置呈环形的本体以及沿周向间隔设置于本体外周的耳板,本体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周向孔,耳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利用冲压机生产齿圈时,通常先利用第一套模具在原料上冲压出齿圈的整体外廓,生产出板状冲压件,随后利用第二套模具在板状冲压件上加工出中心孔以及安装孔,生产出环状冲压件,最后利用第三套模具在环状冲压件上加工出周向孔,完成齿圈的生产。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将板材冲压件放置于第二套模具上时以及将环状冲压件放置第三套模具上时,均需要重新定位,且为保证大批量的生产,没有过多的时间来校准待加工零件的位置以精确定位,进而影响整体外廓、中心孔以及周向孔的相对位置精度,影响齿圈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圈模具,上模与下模冲压一次即可完成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冲压机上且相对移动的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下模(2)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加工整体外廓(05)的成型刀具(21),所述上模(1)的下端开设有用于配合成型刀具(21)的成型槽(11),所述成型槽(11)的槽底设置有用于加工中心孔(06)的中心刀具(12)、用于加工安装孔(04)的耳部刀具(13)以及用于加工周向孔(03)的周向刀具(14),所述成型刀具(21)的上端开设有用于配合中心刀具(12)的中心槽(22)、用于配合耳部刀具(13)的耳部槽(23)以及用于配合周向刀具(14)的周向槽(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圈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冲压机上且相对移动的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下模(2)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加工整体外廓(05)的成型刀具(21),所述上模(1)的下端开设有用于配合成型刀具(21)的成型槽(11),所述成型槽(11)的槽底设置有用于加工中心孔(06)的中心刀具(12)、用于加工安装孔(04)的耳部刀具(13)以及用于加工周向孔(03)的周向刀具(14),所述成型刀具(21)的上端开设有用于配合中心刀具(12)的中心槽(22)、用于配合耳部刀具(13)的耳部槽(23)以及用于配合周向刀具(14)的周向槽(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刀具(14)的下端以及耳部刀具(13)的下端平齐,且所述周向刀具(14)的下端与中心刀具(12)的下端不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刀具(14)下端的端面与成型槽(11)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小于中心刀具(12)下端的端面与成型槽(11)的槽底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刀具(12)下端的端面与成型槽(11)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小于成型槽(11)的槽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济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凌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