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混合器,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一种管道混合器,包括进水管和设置于进水管上的水阀,进水管一端连接有混合筒,混合筒内设有喷头,喷头与进水管连通;喷头的出水口呈倾斜向下设置,喷头的出水方向与混合筒内侧壁上喷头所在位置的切面平行;混合筒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连接有虹吸管,虹吸管呈倒U形弯曲结构,虹吸管的弯折处高于混合筒底部并且低于混合筒顶部,虹吸管的出水口低于混合筒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混合充分、便于安装的一种管道混合器。
A pipe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混合器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管道混合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提高。管道混合器也称管式静态混合器,在给排水和环保工程中对投加各种混凝剂、助凝剂、臭氧、液氯及酸碱中和、气水混合等方面都非常有效,是处理水域各种药剂并实现瞬间混合的理想设备。参见附图1,图中提供了一种普通折板式管道混合器100,包括管体110,管体110内部间隔固定有若干折流板120,各折流板120呈上下交错排布。使用时,水在管体110内流过各折流板120,由于各折流板120的阻挡作用形成涡流,从而起到混合药剂的作用。但是,在水量大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药剂混合效果,这种管道混合器的长度需要做得非常长,给安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混合器,利用喷头和混合筒的配合,在混合筒内产生涡流,使药剂和水在涡流的作用下充分混合,同时减小了管道混合器的长度,便于安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混合器,包括进水管和设置于进水管上的水阀,所述进水管一端连接有混合筒,所述混合筒内设有喷头,所述喷头与进水管连通;所述喷头的出水口呈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喷头的出水方向与混合筒内侧壁上喷头所在位置的切面平行;所述混合筒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有虹吸管,所述虹吸管呈倒U形弯曲结构,所述虹吸管的弯折处高于混合筒底部并且低于混合筒顶部,所述虹吸管的出水口低于混合筒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药剂加入混合筒中,开启水阀,水流经进水管由喷头沿混合筒侧壁喷出,在混合筒内产生涡流,从而使混合筒内的水和药剂充分混合;当水位低于虹吸管弯折处底部侧壁所在的水平面时,混合筒内的药液停留于混合筒中;当水位高于虹吸管弯折处底部侧壁所在的水平面时,混合筒内的药液开始溢出;当水位高于虹吸管弯折处顶部侧壁所在的水平面时,关闭水阀,由于虹吸管中充满药液,根据虹吸原理,混合筒内的药液将会通过虹吸管排出。通过这种方式,使药剂和水在涡流的作用下充分混合,同时减小了管道混合器的长度,便于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筒内侧壁为一内凹的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由喷头喷出后可沿混合筒弧形内侧壁旋转,增强混合筒中药液的旋转程度,进而增大水和药剂的混合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合筒内侧壁上螺旋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喷头设于导流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由喷头喷出后可经导流槽引流,进一步增强混合筒中药液的旋转程度,增大水和药剂的混合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头设有若干个,各所述喷头沿导流槽的延伸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喷头喷出的水流共同推动混合筒内的药液进行旋转,提高水和药剂的混合程度;同时使混合筒内侧壁上的水流更加均匀,避免药剂附着在混合筒内侧壁上,提高药剂使用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虹吸管内沿虹吸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有若干呈固定设置的折流挡板,各所述折流挡板交替设置于虹吸管内侧壁相对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合筒内的药液排出到虹吸管后,由于各折流板的阻挡作用再次形成涡流,进一步提高水和药剂的混合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折流挡板均沿虹吸管中药液流出方向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药液沿各折流挡板流出,减少水在虹吸管内流动的阻力,同时降低管道堵塞的风险,保证管道混合器工作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增压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经增压泵由喷头喷出,增强水流的冲击力,进一步提高混合筒内药液的旋转程度,提高水和药剂的混合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经过滤网流入管道混合器,降低管道混合器内部管路堵塞的风险,保证管道混合器工作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喷头和混合筒的配合,在混合筒内产生涡流,使药剂和水在涡流的作用下充分混合,同时减小了管道混合器的长度,便于安装;2、利用虹吸管,使混合前药液停留于混合筒内,混合后药液由于虹吸效应排出混合筒,提高装置使用的便捷性;3、利用折流挡板,使排出的药液再次形成涡流,进一步提高水和药剂的混合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体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一种普通折板式管道混合器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普通折板式管道混合器;110、管体;120、折流板;1、进水管;2、过滤网;3、水阀;4、增压泵;5、分流器;6、混合筒;601、外壳;602、内胆;7、分流管;8、喷头;9、排水口;10、连接管;11、虹吸管;12、导流槽;13、折流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见附图2,一种管道混合器,包括进水管1,进水管1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过滤网2、增压泵4和水阀3。过滤网2固定于进水管1内部;增压泵4设置为自动模式,当水阀3开启时,增压泵4打开;当水阀3关闭时,增压泵4自动关闭。进水管1的出水口固定有分流器5,分流器5下侧固定有混合筒6。混合筒6内侧壁上固定有若干喷头8,各喷头8均与分流器5连接,各喷头8的出水口均呈倾斜向下设置,各喷头8的出水方向与混合筒6内侧壁上喷头8所在位置的切面平行。混合筒6底部开设有排水口9,排水口9上固定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远离排水口9的一端通过接头连接有虹吸管11。使用时,将药剂加入混合筒6中,开启水阀3,水流经过滤网2和增压泵4,由喷头8沿混合筒6侧壁喷出,在混合筒6内产生涡流,使混合筒6内的水和药剂充分混合,并通过虹吸管11排出。参见附图2,分流器5为中空圆环形,固定于混合筒6上侧;混合筒6为双层结构,包括外壳601和内胆602;外壳601和内胆602之间设有分流管7,分流管7一端穿过混合筒6顶部连通分流器5,分流管7远离分流器5的一端穿过内胆602连通喷头8。混合筒6内胆602为一内凹的弧面,混合筒6内侧壁上螺旋开有导流槽12。各喷头8沿导流槽12的延伸方向等距设置,各喷头8的延伸方向与导流槽12延伸方向平行且各喷头8的出水口均倾斜朝下。水阀3开启时,水流通过分流器5流至各喷头8,由各喷头8喷出,水流沿导流槽12在混合筒6内旋转,形成涡流。参见附图2,虹吸管11呈倒U形弯曲设置,虹吸管11的弯折处所在水平面位于混合筒6中部所在水平面。虹吸管11内侧壁上固定有若干折流挡板13,折流挡板13沿虹吸管11内相对侧壁交替设置。各所述折流挡板13均从虹吸管11内侧壁沿出水方向倾斜设置,药液流经虹吸管11时,由于折流挡板13的阻挡作用再次形成涡流。当水位低于虹吸管11弯折处底部侧壁所在的水平面时,混合筒6内的药液停留于混合筒6中;当水位高于虹吸管11弯折处底部侧壁所在的水平面时,混合筒6内的药液开始溢出;当水位高于虹吸管11弯折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混合器,包括进水管(1)和设置于进水管(1)上的水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一端连接有混合筒(6),所述混合筒(6)内设有喷头(8),所述喷头(8)与进水管(1)连通;所述喷头(8)的出水口呈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喷头(8)的出水方向与混合筒(6)内侧壁上喷头(8)所在位置的切面平行;所述混合筒(6)底部设有排水口(9),所述排水口(9)连接有虹吸管(11),所述虹吸管(11)呈倒U形弯曲结构,所述虹吸管(11)的弯折处高于混合筒(6)底部并且低于混合筒(6)顶部,所述虹吸管(11)的出水口低于混合筒(6)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混合器,包括进水管(1)和设置于进水管(1)上的水阀(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一端连接有混合筒(6),所述混合筒(6)内设有喷头(8),所述喷头(8)与进水管(1)连通;所述喷头(8)的出水口呈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喷头(8)的出水方向与混合筒(6)内侧壁上喷头(8)所在位置的切面平行;所述混合筒(6)底部设有排水口(9),所述排水口(9)连接有虹吸管(11),所述虹吸管(11)呈倒U形弯曲结构,所述虹吸管(11)的弯折处高于混合筒(6)底部并且低于混合筒(6)顶部,所述虹吸管(11)的出水口低于混合筒(6)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6)内侧壁为一内凹的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6)内侧壁上螺旋开设有导流槽(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沿昌,陈永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