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73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包括罐体、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罐体内包括混合夹层与主体腔,混合夹层将主体腔包裹在内;混合夹层设置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用于连通外界与主体腔,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用于连通混合夹层与主体腔;主体腔壁内侧设置螺旋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通过混合夹层的设置,增加了流体内分子之间的碰撞,促进了流体内部的对流,同时还有利于湍流的产生,从而提高了流体的混合度;同时螺旋挡板的设置使流体产生旋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流体的混合均匀度,经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混合,流体具有很好的混合均匀度,同时混合不需要外界设备的驱动,节省了能源。

A FRP fluid mix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
本技术涉及混合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
技术介绍
混合罐是目前工业生产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混合固体、气体以及液体;常用的流体混合罐通常将需要混合的流体通入混合罐体中,通过搅拌器/螺旋桨等设备对流体的搅动使流体内分子运动加剧,促进不同流体的混合;该设备简单稳定,但是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来维持搅拌器/螺旋桨的转动,运行成本较高。因此提供一种消耗能源少,混合程度高的玻璃钢流体混合罐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耗能源少,混合程度高的玻璃钢流体混合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上的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罐体内包括混合夹层与主体腔,所述混合夹层将主体腔包裹在内;所述混合夹层沿流体运动方向依次前后设置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用于连通外界与主体腔,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用于连通混合夹层与主体腔;所述主体腔壁内侧设置螺旋挡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混合夹层环绕罐体侧壁一周。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混合夹层内设置若干隔断板,将混合夹层分隔成若干独立的混合区;每个所述混合区均设置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上分别设置向混合夹层内延伸的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设置在第二流体入口上位于流体运动上游的位置,第一导流板顺着流体运动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在第二流体出口上位于流体运动下游的位置,第一导流板逆向流体运动方向倾斜。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折流隔板;所述折流隔板设置在罐体轴截面的位置,折流隔板一端与罐体一端紧密连接,另一端与罐体另一端不连接;所述折流隔板将主体腔分成第一腔和第二腔,两者首尾相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均设置在罐体与折流隔板连接的一端;所述第一流体入口与第一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与第二腔相连通。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流体入口设置第一支入口、第二支入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罐体上还设置减压口。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在于:提供了一种消耗能源少,混合程度高的玻璃钢流体混合罐。本技术设置通过混合夹层的设置,使流入混合罐的流体部分流入混合夹层再流出,增加了流体内分子之间的碰撞,促进了流体内部的对流,同时还有利于湍流的产生,从而提高了流体的混合度;同时螺旋挡板的设置使流体产生旋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流体的混合均匀度,经过本技术的混合,流体具有很好的混合均匀度,同时混合不需要外界设备的驱动,节省了能源。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和2所示,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包括圆柱形罐体1以及设置在罐体1上的第一流体入口2、第一流体出口3。罐体1内包括主体腔11、混合夹层12、折流隔板13;混合夹层12环绕罐体1侧壁1a一周,主体腔11包裹在混合夹层12内;折流隔板13位于罐体1轴截面的位置,折流隔板13的一端与罐体1的一个端部1b紧密连接,另一端与罐体1的另一个端部1b不连接(即存在间隙);折流隔板13将主体腔11分成上下两个腔体,即位于上面的第一腔111和位于下面的第二腔112;第一腔111的尾部与第二腔112的首部相连通(按流体流动方向,以流体流入腔体的位置为首部,以流体流出腔体的位置为尾部);同时折流隔板13也将混合夹层12分成与第一腔111、第二腔112分别对应的两部分;第一流体入口2、第一流体出口3均设置在罐体1与折流隔板13连接的端部1b,其中第一流体入口2与第一腔111相连通,第一流体入口2设置第一支入口21、第二支入口22;第一流体出口3与第二腔112相连通。混合夹层12沿流体运动方向依次前后设置第二流体入口14、第二流体出口15;第二流体入口14、第二流体出口15用于连通混合夹层12与主体腔11;第二流体入口14上设置向混合夹层12内延伸的第一导流板141;第一导流板141设置在第二流体入口14上位于流体运动上游的位置(即流体流动路径中更靠近第一流体入口2的一侧),第一导流板141顺着流体运动方向倾斜;第二流体出口15上设置向混合夹层12内延伸的第二导流板151;第二导流板151设置在第二流体出口15上位于流体运动下游的位置(即流体流动路径中更靠近第一流体出口3的一侧),第一导流板151逆向流体运动方向倾斜;混合夹层12内还设置若干隔断板16,将混合夹层分隔成若干独立的混合区121;每个混合区121均设置第二流体入口14、第二流体出口15。同时主体腔11的腔壁内侧,第二流体入口14、第二流体出口15之间设置螺旋挡板17,即该挡板设置为螺旋向前(流体流动方向)。另外罐体1上设置减压口4,位于没与折流隔板13连接的一端;减压口4用于在流体混合罐内压力过大时减少压力,从而提高流体混合罐的安全性。使用时:两种不同的流体从第一支入口21、第二支入口22分别流入主体腔11内;部分流体通过第二流体入口14进入混合夹层12的混合区121内,之后通过第二流体出口15再次流回主体腔11,第一导流板141、第二导流板151的设置使流体的流入流出更加方便;由于从混合夹层12流回的流体其流动方向与主体腔11中的流体不同;故会增加流体内的分子间的碰撞,提高了两种流体的混合度;同时入口、出口相对狭小,故流体流过时流速会加快,从混合夹层12流回的流体会“射”入主体腔11中,增加了主体腔11内部流体湍流的发生性,有利于流体内部的混合;另外根据伯努利定理,流体流速加快则其压力会变小,从而回流入主体腔11的流体,会吸引周边的流体,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流体内部的混合程度;不仅如此,在主体腔11中正常流动的流体由于受到螺旋挡板17的作用会产生旋流,相当于受到搅拌装置的搅动,从而也提高了两种流体的混合度;流体从第一腔111的首部流向尾部,期间流体多次有部分进入混合区121再流出;到了第一腔111的尾部,流体改变流动方向进入第二腔112首部;流体由于折流再一次发生大规模的搅动,进一步提高了流体的混合均匀程度;之后流体再向前运动从第一流体出口3流出。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上的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罐体内包括混合夹层与主体腔,所述混合夹层将主体腔包裹在内;所述混合夹层沿流体运动方向依次前后设置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用于连通外界与主体腔,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用于连通混合夹层与主体腔;所述主体腔壁内侧设置螺旋挡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上的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所述罐体内包括混合夹层与主体腔,所述混合夹层将主体腔包裹在内;所述混合夹层沿流体运动方向依次前后设置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用于连通外界与主体腔,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用于连通混合夹层与主体腔;所述主体腔壁内侧设置螺旋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夹层环绕罐体侧壁一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夹层内设置若干隔断板,将混合夹层分隔成若干独立的混合区;每个所述混合区均设置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流体混合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体入口、第二流体出口上分别设置向混合夹层内延伸的第一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文发褚强王清方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兆舜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