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造纸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02533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2 18:52
本申请涉及一种一体化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输送管依次连接的电絮凝装置、沉淀装置和氧化处理装置,所述电絮凝装置包括絮凝筒,所述絮凝筒的下端为进水端,所述絮凝筒的上端为出水端,所述絮凝筒内设有多个沿竖向间隔排布的阳极板和阴极板,其中阳极板和阴极板间隔交错设置;所述絮凝筒的底部还设有向上曝气的曝气组件。本申请通过阴极板和阳极板作为电极,电解产生金属阳离子,在废水中产生氢氧化物絮体,无需投加絮凝剂,避免引入不需要的阴离子,减少了后续废水处理的麻烦。减少了后续废水处理的麻烦。减少了后续废水处理的麻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化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造纸废水指制浆造纸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纤维、制浆蒸煮废液、洗涤废水、漂白废水与纸机白水等,造纸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属于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是我国主要的工业污染源之一。
[0003]絮凝是再生造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常用的化学絮凝法是利用各种化学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铁、聚丙烯酰胺、聚合硫酸铝铁等处理废水的方法,这些絮凝剂在使用过程容易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铁等疏水性氢氧化物,在其发生絮凝沉淀过程中,通过吸附作用或卷扫作用,将废水中的颗粒物及可吸附物质凝聚在絮体中,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化学絮凝作用需要使用金属盐,常常会引入不需要的阴离子,如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等,为后续处理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后续废水处理的麻烦,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化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输送管(101)依次连接的电絮凝装置(10)、沉淀装置(20)和氧化处理装置(30),所述电絮凝装置(10)包括絮凝筒(1),所述絮凝筒(1)的下端为进水端,所述絮凝筒(1)的上端为出水端,所述絮凝筒(1)内设有多个沿竖向间隔排布的阳极板(15)和阴极板(14),其中阳极板(15)和阴极板(14)间隔交错设置;所述絮凝筒(1)的底部还设有向上曝气的曝气组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筒(1)设为多个且依次连通,相邻絮凝筒(1)之间通过连通管(12)连通,所述连通管(12)竖向设置,所述连通管(12)的上端与上一个絮凝筒(1)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连通管(12)的下端与下一个絮凝筒(1)的进水端连接;沿水流方向,各连通管(12)的高度依次降低。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化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组件(2)包括曝气盘(21)、旋转驱动件(23)和柔性网(24),所述曝气盘(21)设置于絮凝筒(1)的底部,所述旋转驱动件(23)的驱动端固定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与絮凝筒(1)同轴设置,所述柔性网(24)位于所述曝气盘(21)的上方,且柔性网(24)的中部与转轴(2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2)设有多个呈扩散状分布的摆杆(3),所述摆杆(3)与所述柔性网(24)连接,所述摆杆(3)的一端与所述转轴(22)铰接,所述摆杆(3)的另一端设有磁块(31),所述絮凝筒(1)的内周壁设有环形的磁圈(4),所述磁块(31)与磁圈(4)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磁块(31)与所述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沿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晋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