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80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蓄电池包内的气压数据;在气压数据异常时,向电池管理系统发送校验请求,以获取蓄电池包内的待检验数据;在确定待校验数据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整车发送热失控报警信号。通过检测蓄电池包内气压数据能够及时发现热失控现象,避免报警不及时的问题,提高了报警的及时性。此外,在气压数据异常时,进一步验证待校验数据,避免误报漏报的现象,提高报警的准确性。

An early warn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hermal runaway of electric vehicle power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池管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引发的能源消耗、资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口益突出,电动汽车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因其高效节能以及低排放的显著优势而备受关注。锂离子动力电池因其具有比能量高、自放电率低以及循环寿命长的特点,是目前最具实用价值的纯电动汽车能量源。然而,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大规模应用,以热失控为代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锂离子动力电池事故通常表现为以热失控为核心的温度骤升、冒烟、起火甚至爆炸等现象。热失控事故通常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极易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因此热失控事故会打击民众接受电动汽车的信心,并阻碍电动汽车的普及。发生热失控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机械碰撞、外部穿刺、挤压、锂金属枝晶生长导致的内部穿刺、过充、过放和内部短路等都可能导致电池内部热量的集聚,造成热失控。相关研究表明,目前尚无绝对可靠的方法避免热失控的发生以及热失控在电池系统中的蔓延,因此,为了降低热失控的危害,在热失控发生之前做出热失控预警极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装置及系统,以避免报警不及时、误报漏报的现象,提高报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包括:获取蓄电池包内的气压数据;在所述气压数据异常时,向电池管理系统发送校验请求,以获取所述蓄电池包内的待检验数据;在确定所述待校验数据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整车发送热失控报警信号。可选的,所述气压数据包括气压值和气压变化速率;所述气压数据异常包括:所述气压值大于或等于气压阈值,和/或所述气压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气压变化阈值。可选的,所述待校验数据包括所述蓄电池包内的单体电压值和单体电压的变化速率,所述待校验数据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单体电压值的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电压阈值,和/或所述单体电压的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电压变化阈值。可选的,所述待校验数据包括所述蓄电池包内的单体温度值和单体温度的变化速率,所述待校验数据满足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单体温度值的最大值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和/或所述单体温度的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温度变化阈值。可选的,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还包括:在确定所述待校验数据不满足预设条件时,记录该次校验请求事件,所述校验请求事件包括所述气压数据,以及所述校验请求的时间。可选的,在所述气压数据异常时,向电池管理系统发送校验请求,包括:确定电池管理系统的当前状态;在所述当前状态为休眠状态时,基于所述校验请求向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发送激活指令,以使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入工作状态,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在所述工作状态下获取所述待检验数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装置,包括:气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蓄电池包内的气压数据;校验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气压数据异常时,向电池管理系统发送校验请求,以获取所述蓄电池包内的待检验数据;报警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待校验数据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整车发送热失控报警信号。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系统,包括:控制器、气压采集器和电池管理系统;所述气压采集器用于采集蓄电池包内的气压数据,并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确定所述蓄电池包内的气压数据异常时,向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发出校验请求;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基于所述校验请求获取所述蓄电池包内的待校验数据,并将所述待检验数据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确定所述待校验数据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整车发送热失控报警信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通过获取蓄电池包内的气压数据;在气压数据异常时,向电池管理系统发送校验请求,以获取蓄电池包内的待检验数据;在确定待校验数据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整车发送热失控报警信号。通过检测蓄电池包内气压数据能够及时发现热失控现象,避免报警不及时的问题,提高了报警的及时性。此外,在气压数据异常时,进一步验证待校验数据,避免误报漏报的现象,提高报警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的逻辑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本实施例适应于在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发生热失控之前作出热失控预警的情况。该方法应用于电池管理系统,可以由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通常配置于电池管理系统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01、获取蓄电池包内的气压数据。其中,蓄电池包通常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多个单体电池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组成电池组,电池组固定于密封壳体内,形成蓄电池包。由于蓄电池包为密封状态,蓄电池热失控同时会释放出大量气体,使得蓄电池包内部气压增大,因此,可以通过气压采集器来采集蓄电池包内的气压数据。气压采集器设置于蓄电池包内,用于采集蓄电池包内的气压数据。气压数据包括气压值和气压变化速率。S102、在气压数据异常时,向电池管理系统发送校验请求。在获取气压数据后,对气压数据进行比对处理,在确定气压数据异常时,向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发出校验请求。单体电池都是单独制造的,由于制造工艺进和电池的电化学特性的原因,出厂后的蓄电池包中,各单体电池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蓄电池包内的气压数据;/n在所述气压数据异常时,向电池管理系统发送校验请求,以获取所述蓄电池包内的待检验数据;/n在确定所述待校验数据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整车发送热失控报警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蓄电池包内的气压数据;
在所述气压数据异常时,向电池管理系统发送校验请求,以获取所述蓄电池包内的待检验数据;
在确定所述待校验数据满足预设条件时,向整车发送热失控报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数据包括气压值和气压变化速率;
所述气压数据异常包括:所述气压值大于或等于气压阈值,和/或所述气压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气压变化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校验数据包括所述蓄电池包内的单体电压值和单体电压的变化速率,所述待校验数据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单体电压值的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电压阈值,和/或所述单体电压的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电压变化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校验数据包括所述蓄电池包内的单体温度值和单体温度的变化速率,所述待校验数据满足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单体温度值的最大值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和/或所述单体温度的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温度变化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待校验数据不满足预设条件时,记录该次校验请求事件,所述校验请求事件包括所述气压数据,以及所述校验请求的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失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压数据异常时,向电池管理系统发送校验请求,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龙江吉兵郑剑袁中直刘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