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托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793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托架总成,包括左、右支撑架及连接在左、右支撑架上的处于左、右支撑架之间的沿左右延伸的支撑梁、用于承载电池包的底板,支撑梁包括处于底板上方的横梁,所述左、右支撑架均包括呈“U”形的主板,主板包括前侧臂、后侧臂和底侧板,主板的前侧臂、后侧臂之间桥接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纵梁,在纵梁与所述底侧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系统附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端分别与纵梁和主板的底侧板连接;主板的前后两侧边缘上一体设有朝向托架总成的内部翻折的前、后侧翻边,前侧翻边与前侧臂、后侧翻边与后侧臂分别形成角形翻折结构;在保证安装强度的前提下,方便了挂载系统附件。

A battery bracket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托架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托架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包存在电池数量多、重量大的特点,同时由于整车参数限制,对电池框架的结构尺寸和可靠性具有严苛要求。如授权公告为CN20651074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电动车电池框架,包括镜像布置并同时固定在车架上的两侧板以及固定在两侧板之间的多层横梁,侧板由主板以及向主板同一侧面呈90°翻折的侧翻边和底翻边组成,侧翻边贴合固定在车架上,横梁在两侧板之间的竖向方向上均匀布置成多层,位于底层的横梁贴合固定在底翻边上,底层以上横梁通过安置于侧板内侧的横梁支架固定。该电动车电池框架侧板为一体板,通过侧板的侧翻边和底翻边增强侧板的安装强度,而且还在侧板上开设有散热减重孔。但上述侧板的结构设计只能实现对电池包侧面挡止以及作为框架支撑的功能,而在实际应用中对侧板本身可能还有其他功能要求,比如需要挂载其他系统附件,若仍采用一体板的结构设计,显然不能保证其强度和结构尺寸的设计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更为简单,同时可以在侧板挂载附件的电动车电池安装框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托架总成,用以解决改变电池框架结构实现挂载附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蓄电池托架总成,包括左、右支撑架及连接在左、右支撑架上的处于左、右支撑架之间的沿左右延伸的支撑梁、用于承载电池包的底板,支撑梁包括处于底板上方的横梁,所述左、右支撑架均包括呈“U”形的主板,主板包括前侧臂、后侧臂和底侧板,主板的前侧臂、后侧臂之间桥接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纵梁,在纵梁与所述底侧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系统附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端分别与纵梁和主板的底侧板连接;主板的前后两侧边缘上一体设有朝向托架总成的内部翻折的前、后侧翻边,前侧翻边与前侧臂、后侧翻边与后侧臂分别形成角形翻折结构;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后侧翻边固定连接。有益效果为:将支撑架设置为包括主板、侧翻边和底翻边一体连接的“U”形结构,加强了作为支撑包括电池包在内的支撑架的强度,而且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框架,本专利技术将主板设置为“U”形,把蓄电池托架总成的侧面空间(即处于前后侧臂之间的空间)空余出来,不仅减轻了蓄电池托架总成的重量,同时方便安装用于固定电池的系统附件的安装板,安装板与纵梁和主板固定连接,构成了“U”加“T”的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加强托架侧面的整体强度,使蓄电池托架总成的安装更为稳定;而且,本专利技术的主板在两侧边缘使用了角形翻折结构,将横梁固定在前、后侧翻边上,增强了横梁的固定强度,这样在保证安装强度的前提下,就可以在横梁的侧面上挂载系统附件。进一步地,限定所述主板的下侧边沿上一体设有朝向托架总成内部翻折的底翻边,底翻边与底侧板形成角形翻折结构,所述支撑梁还包括桥接在左、右支撑架之间的前底梁、后底梁,所述底梁为“L”形折弯件,所述“L”形折弯件具有互相垂直并一体连接的底折边和侧折边,所述底梁的底折边的两端桥接在左、右支撑架的底翻边上,且所述底梁的侧折边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侧翻边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两端桥接在所述前底梁、后底梁的底折边上。有益效果为:底翻边与底侧板形成角形翻折结构,底梁为“L”形折弯件,底梁的底折边桥接在左、右支撑架的底翻边上,底梁的侧折边的两端与前、后侧翻边固定连接,这样设置能使底梁放置在左、右支撑架一体连接的底翻边和侧翻边上,蓄电池托架总成通过支撑架自身结构就已经能够形成对底梁的初步支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架能够实现对底梁在前后方向的挡止,而且底梁能够对电池包前后方向进行挡止,简化了结构,也增强了整体的安装强度。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设有向蓄电池托架总成外侧凹陷并沿安装板上、下两侧延伸的“U”形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有用于安装系统附件的安装孔。有益效果为:因为安装板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池包,所以在固定板上需要留出安装孔的位置,在安装板沿安装板中轴线设置向蓄电池托架总成外侧凹陷的凹槽,凹槽底部设置安装孔,这样在固定附件时,紧固件伸入固定板的部分就会位于凹槽内而不会影响到蓄电池托架总成内的电池包,保证了电池包的安全,同时凹槽的设置也能够提升固定部分的强度。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横梁和纵梁均为截面为“L”形角形件,所述“L”形角形件具有互相垂直并一体连接的顶角边和侧角边,所述横梁的顶角边上设置有与车架固定连接的横梁连接孔,所述横梁的侧角边的两端分别与与左、右支撑架的前、后侧翻边连接,所述左、右支撑架的前、后侧翻边的上端均设置有用于将蓄电池托架总成与车架固定的支撑架连接孔。有益效果为:横梁设置为“L”形角形件,横梁的侧角边设有与车架固定的横梁连接孔,这样设置不仅能够保证其安装强度,而且能使横梁和支撑架的连接固定互不干扰;并且通过这两种连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能够提高蓄电池托架总成的稳定性。进一步地,限定所述蓄电池托架总成的前和/或后侧的横梁与底梁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系统附件的固定板,所述蓄电池托架总成的固定有固定板的一侧于左、右支撑架的前、后侧翻边上连接有至少两根上下排列的横梁,所述固定板上端设有翻沿,所述翻沿与所述横梁的顶角边连接,所述固定板中部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固定板设置有用于固定系统附件的固定孔。有益效果为:在横梁和底梁之间连接固定板,方便根据结构设计要求增加系统附件,固定板本身固定在蓄电池托架总成的外侧,不会影响电池包的工作,同时通过固定板的翻沿与横梁的顶角边连接,保证了固定板的安装强度。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底板间隔排列在所述前底梁、后底梁的底折边上,相邻底板之间具有支撑电池包的横向间距。有益效果为:将底板间隔设置,让电池包放置在相邻两底板上,减轻了底板的重量。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底板上连接有至少一组用于压紧电池包的电池锁紧装置,所述电池锁紧装置包括连接杆、用于压紧电池的压板和用于锁紧压板的压紧螺母,所述连接杆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上端穿过压板并与压紧螺母螺纹连接,所述压板具有跨设在相邻电池包之间的跨接部。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电池锁紧装置压紧电池包,电池锁紧装置通过与底板连接的连接杆配合压紧电池包的压板来对电池包进行压紧,电池锁紧装置结构简单,将电池锁紧装置底板间隔设置,通过设置至少一组锁紧装置,对相邻两组电池包同时压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蓄电池托架总成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蓄电池托架总成的实施例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蓄电池托架总成的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蓄电池托架总成的实施例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蓄电池托架总成的实施例的装配在车架上时的状态图;图中,1-安装板;111-安装孔;112-凹槽;2-左支撑架;21-底翻边;22-侧翻边;23-主板;24-支撑架连接孔;3-压板;4-压紧螺母;5-第三横梁;6-固定板;611-固定孔;612-过线孔;7-第一横梁;8-前底梁;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托架总成,包括左、右支撑架及连接在左、右支撑架上的处于左、右支撑架之间的沿左右延伸的支撑梁、用于承载电池包的底板,支撑梁包括处于底板上方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支撑架均包括呈“U”形的主板,主板包括前侧臂、后侧臂和底侧板,主板的前侧臂、后侧臂之间桥接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纵梁,在纵梁与所述底侧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系统附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端分别与纵梁和主板的底侧板连接;主板的前后两侧边缘上一体设有朝向托架总成的内部翻折的前、后侧翻边,前侧翻边与前侧臂、后侧翻边与后侧臂分别形成角形翻折结构;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后侧翻边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托架总成,包括左、右支撑架及连接在左、右支撑架上的处于左、右支撑架之间的沿左右延伸的支撑梁、用于承载电池包的底板,支撑梁包括处于底板上方的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支撑架均包括呈“U”形的主板,主板包括前侧臂、后侧臂和底侧板,主板的前侧臂、后侧臂之间桥接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纵梁,在纵梁与所述底侧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系统附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端分别与纵梁和主板的底侧板连接;主板的前后两侧边缘上一体设有朝向托架总成的内部翻折的前、后侧翻边,前侧翻边与前侧臂、后侧翻边与后侧臂分别形成角形翻折结构;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后侧翻边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托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下侧边沿上一体设有朝向托架总成内部翻折的底翻边,底翻边与底侧板形成角形翻折结构,所述支撑梁还包括桥接在左、右支撑架之间的前底梁、后底梁,所述底梁为“L”形折弯件,所述“L”形折弯件具有互相垂直并一体连接的底折边和侧折边,所述底梁的底折边的两端桥接在左、右支撑架的底翻边上,且所述底梁的侧折边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侧翻边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两端桥接在所述前底梁、后底梁的底折边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托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中部设有向蓄电池托架总成外侧凹陷并沿安装板上、下两侧延伸的“U”形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有用于安装系统附件的安装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西山吕振伟陈兴龙赵军芳程芳
申请(专利权)人:森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