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型壁挂式空气全热交换器及其串联芯体制备的制作方法,包括:机体,串联芯体,面板,电控板,风扇组成,特征是:机体为超薄型风管壳联体,侧面设有维修板,串联芯体为至少由3个热交换纸芯串联组合构成;本设计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运用风管壳联体的设计方案和至少3个以上热交换纸芯的串联芯体组合,提高了能量回收效率,缩短了壳体的厚度,实现超薄型壁挂式的要求,同时使鲜风管口和排风管口成为穿墙定位卡的作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气全热交换器不便于安装和维修的缺陷;而且结构简单,制作方法简便,安装容易,非常适应于已经装潢好的大量居室以及新旧建筑物场所的安装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薄型壁挂式空气全热交换器及其串联芯体制备,属于通 风和空气能量回收节能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全热交换器,用于回收排到室外的室内空气中包含的部 分热能,以实现既通风又节能的效果。其不足之处在于箱式壳体,体积高大 厚实,不能壁桂安装,使用时需要将全热交换器固定安装在屋顶的天花板上, 再由通风管从天花板上的全热交换器风口引至室内送风,所以不便于安装和维 修,特别对于已经装潢好的大量居所和建筑物,安装时需要破坏原有的吊顶装 潢设施,因此比较难以推广;尤其在于其关键部件热交换器芯体的造型,结构 和制作方法已经不适时宜,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创新,进一步提高能量回收效果, 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超薄型壁挂 式空气全热交换器及其串联芯体制备来实现。一种超薄型壁挂式空气全热交换器及其串联芯体制备包括机体1,串联 芯体2,面板3,电控板4,风扇5组成,特征是机体1为超薄型风管壳联体, 侧面设有维修板,串联芯体2为至少由3个热交换纸芯串联组合构成。一种超薄型壁挂式空气全热交换器及其串联芯体制备方法a.包括由注塑而成的塑料菱形箱体,材质要求为ABS塑料材料,侧板202 的厚度为1 4MM,内侧设有若干个对称的角形槽口,横档203至少有四条,厚 度为10 40画,中间设有可支撑和固定热交换纸芯的角形槽口,构成可以容纳至少3个正方形或菱形的热交换纸芯的串联组合装置。b. 包括热交换纸芯的制作,由原木浆成份50%以上的高密度纸,纸质为 50-110克/平方米,经过瓦楞纸设备加工成等边三角形或波浪形空气槽的瓦楞纸片。c. 上述瓦楞纸片,以视孔面为基准,按纵向瓦楞纸片-一原木浆纸一-横向 瓦楞纸片---原木浆纸---再纵向瓦楞纸片的次序,用环保型胶水层层上胶粘合 成正方形毛胚芯体。d. 毛胚芯体经裁切机裁切,加工成为所需厚度和形状的芯体,然后通过除 湿,干燥,定型整理工序制成热交换芯体。e. 热交换芯体分别装置到塑料菱形箱体内,装上菱形盖板,插入空气过滤 层201, 2011制成串联芯体2。该串联芯体2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装置到各种类型的全热交换器中使 用,例如将串联芯体2卧式横放装置在箱式全热交换器中使用,可以降低主机 箱体高度,制成超薄型箱式空气全热交换器,解决天花板上安装时受吊顶高度 限制的困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机体1为注塑而成的超薄型风管壳联体,侧面设有可拆卸的 维修板,内部由隔板101, 102,侧板202,横档203构成可以容纳至少3个热 交换纸芯的串联组合装置,可将热交换纸芯装置在隔板内,分隔组成R和S风 道,机体1的后侧设有至少一个新风管口 103和排风管口 104,构成一体化的 超薄型风管壳联体。所述的机体1为注塑而成的超薄型风管壳联体,侧面设有可拆卸的维修板, 内部设有上下左右对称的隔板101和102,可将独立制成的串联芯体2装置在 隔板内,构成R和S风道,机体1的后侧设有至少一个新风管口 103和排风管口 104,组成可卸换串联芯体的超薄型风管壳联体。所述的串联芯体2由至少3个或5个或7个或9个热交换纸芯串联组合构成,用以提高能量回收效率,縮短机体1的厚度,实现超薄型的设计要求。 空气过滤层201和2011分别设置在串联芯体2的新风侧和回风侧。 所述的面板3由注塑而成,设有送风栅301,回风栅,在回风栅的内侧装有空气过滤网。所述的电控板4由常规遥控器电路,遥控接收器组成或者由电控板4, 401 组成;风扇5, 501的电路与电控板401连接以后再接至电控板4,扩展为较大 功率的遥控开关控制电路,电控板401和引出导线口设置在下隔板101的中间空隙中。所述的风扇5至少为2只或4只的低压电机风扇,按照空气全热交换器要 求的风量大小配置,可并列装置成2x2或3x3或4x4只,分别设置在送风栅 301,排风管口104或回风栅,新风管口103,送风栅301,排风管口104内侧 的机体中。工作原理当壁挂式空气全热交换器工作时,室外新鲜空气由鲜风管口 103 吸入,经S风道---过滤层2011-—串联芯体2内部热交换芯体204的纵向气道 -一热交换芯体2041横向气道---热交换芯体2042的纵向气道---面板3的送风 栅301进入室内;室内回风空气由面板3的回风栅经吸入,经R风道一-过滤层 201---串联芯体2内部热交换芯体204的横向气道一-热交换芯体2041的纵向 气道-一热交换芯体2042的横向气道---排风管口 104排出室外;回风中的能量 经过串联芯体2内部热交换纸芯204, 2041, 2042的层层能量回收以后排出废 气,实现空气全热交换能量回收功能。有益效果本设计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运用风管壳联体的设计方案和至少3个以上热交换纸芯的串联芯体组合,提高了能量回收效率,縮小了壳 体的厚度,实现超薄型壁挂式的要求,同时使鲜风管口和排风管口成为穿墙定 位卡的作用,解决了目前的中小型空气全热交换器不便于安装和维修的缺陷; 而且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非常适应于已经装潢好的大量居舍以及新旧建筑物 场所的安装使用。附图说明附图1. 一种超薄型壁挂式空气全热交换器一体化机的结构原理剖示图。附图2. —种超薄型壁挂式空气全热交换器的结构原理剖示图。附图3. —种一体化机体的结构剖示图。附图4. 一种维修板结构示意图。附图5. —种可卸换串联芯体的机体结构剖示图附图6. —种串联芯体的剖示图。附图7. —种串联芯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8. —种方形超薄型壁挂式空气全热交换器的外形意图。 附图9. 一种长方形超薄型壁挂式空气全热交换器的外形意图。 附图10. —种超薄型壁挂式空气全热交换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壳体,2.串联芯体,3.面板风扇,4.电控板,5.风扇,6.维修板,7.外气口, 8.墙壁。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制。实施例参照附图1 一种超薄型壁挂式空气全热交换器一体化机的结构原 理剖示图所示,图中机体1,串联芯体2,面板3,电控板4,风扇5。机体1为注塑而成的超薄型风管壳联体,侧面设有可拆卸的维修板,内部由隔板,侧板,横档构成的可以容纳3个热交换纸芯的串联组合装置,将热交 换纸芯装置在隔板内,分隔组成R和S风道,机体1的后侧设有一个新风管口 和排风管口;构成一体化的超薄型风管壳联体,容积厚度为100 280MM。面板3由ABS材料注塑而成,设有回风栅和送风栅,回风栅内侧设有空气过滤网。电控板4由常规的遥控器电路板以及遥控接收器,发光显示管组成。风扇5至少为2只以上的低压电机传动的风扇,根据空气全热交换器要求 的风量大小配置,可以并歹ij装置成2x2或3x3或4x4只。作为优选,风扇5 为并联的2 x 2只,设置在送风栅和排风口内侧的机体中。风扇5的电路与电控板4连接,组成遥控开关控制电路。 实施例参照附图2—种壁挂式空气全热交换器结构原理剖示图所示,图 中机体1,隔板101, 102,新风管口103,排风管口104,串联芯体2,面板 3,送风栅301,电控板4, 401,风扇5, 501。机体1为注塑而成的超薄型风管壳联体,侧面设有可拆卸的维修板,内部 设有上下左右对称的隔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型壁挂式空气全热交换器及其串联芯体制备包括:机体(1),串联芯体(2),面板(3),电控板(4),风扇(5)组成,特征是:机体(1)为超薄型风管壳联体,侧面设有维修板,串联芯体(2)为至少由3个热交换纸芯串联组合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宝,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