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配线培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5634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工培训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配线培训装置,包括配电组件、支撑组件和记录组件,所述配电组件包括配线柜体、柜门和收纳槽,所述柜门与所述配线柜体铰接,且位于所述配线柜体前端左侧,所述收纳槽开设与所述配线柜体的内腔底端,通过设置记录桌板和支撑立柱,使用者可以将记录桌板和支撑杆转动至相互垂直,使记录桌板和支撑杆可以充当小型课桌使用,从而提高了配电培训装置的功能性,同时通过设置螺杆、调节板和连接杆,使得螺杆转动时,可以带动左右两侧的调节板相对或相向运动,并带动连接杆转动,从而带动配线柜体上下运动,以满足不同身高的学员对配电高度的需求。

A multifunctional wiring trai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配线培训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工培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配线培训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配线培训装置完全按照GGD配电柜外形设计生产,是专门为电力部门维修电工、内线安装工、装表接电工、用电检查、通用电工及农网配电营业工等专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与考评而设计。采用实际安装配线,实现低压用电、电能计量的安装配线操作,通过训练,使培训学员熟悉各类配线规程,熟练掌握配线工艺及流程,提高实操水平。但目前的培训培训装置大多为柜体式结构,其功能性单一,且无法满足对不同身高的学员的配线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配线培训装置,旨在解决目前的培训培训装置功能性单一,且无法满足对不同身高的学员的配线需求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配线培训装置,包括配电组件、支撑组件和记录组件,所述配电组件包括配线柜体、柜门和收纳槽,所述柜门与所述配线柜体铰接,且位于所述配线柜体前端左侧,所述收纳槽开设与所述配线柜体的内腔底端;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调节箱、螺杆、手轮,调节板、连接杆和万向轮,所述调节箱位于所述配线柜体的底端,所述螺杆与所述调节箱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箱的内腔,所述螺杆左右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手轮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箱内腔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调节板转动连接,且位于左右两组所述连接杆的顶端,所述连接杆远离调节板的一端与所述调节箱转动连接,所述万向轮与所述调节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箱的底端四角;所述记录组件包括记录桌板、支撑杆、限位块、转轴和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配线柜体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配线柜体的左侧,所述记录桌板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滑块的左侧,所述转轴与所述记录桌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记录桌板远离滑块的一侧,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记录桌板底端的前后两侧,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左侧,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配电组件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配线柜体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配线柜体左侧壁的前后两端,所述挡板的内腔开设有一体成型的手持孔。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板的前后两端,所所述调节箱内腔的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与所述滑动块箱适配的滑动槽,所述滑动块与所述调节板滑动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记录桌板的底端开设有一体成型的凹形槽,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凹形槽的内腔。本技术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记录桌板的前后两侧壁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远离记录桌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旋钮,所述限位块的内腔开设有与所述限位螺栓相适配的限位螺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多功能配线培训装置,通过设置记录桌板和支撑立柱,使用者可以将记录桌板和支撑杆转动至相互垂直,使记录桌板和支撑杆可以充当小型课桌使用,同时通过在配线柜体的底端开设收纳槽,使得收纳槽可以将配电培训中经常使用的配电线缆存放在收纳槽内,从而提高了配电培训装置的功能性,同时通过设置螺杆、调节板和连接杆,使得螺杆转动时,可以带动左右两侧的调节板相对或相向运动,并带动连接杆转动,从而带动配线柜体上下运动,以满足不同身高的学员对配电高度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配线柜体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调节箱结构俯视图。图中:1-配电组件、11-配线柜体、12-柜门、13-挡板、14-收纳槽、15-手持孔、27-滑动块、28-滑动、2-支撑组件、21-调节箱、22-螺杆、23-手轮、24-调节板、25-连接杆、26-万向轮、27-滑动块、28-滑动槽、3-记录组件、31-记录桌板、311-凹形槽、32-支撑杆、33-限位块、331-限位螺孔、34-限位螺栓、341-调节旋钮、5-转轴、36-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配线培训装置,包括配电组件1、支撑组件2和记录组件3,配电组件1包括配线柜体11、柜门12和收纳槽14,柜门12与配线柜体11铰接,且位于配线柜体11前端左侧,收纳槽14开设与配线柜体11的内腔底端;支撑组件2包括调节箱21、螺杆22、手轮23,调节板24、连接杆25和万向轮26,调节箱21位于配线柜体11的底端,螺杆22与调节箱21转动连接,且位于调节箱21的内腔,螺杆22左右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手轮23螺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板24与螺杆22螺纹连接,且位于调节箱21内腔的左右两侧,连接杆25与调节板24转动连接,且位于左右两组连接杆25的顶端,连接杆25远离调节板24的一端与调节箱21转动连接,万向轮26与调节箱21固定连接,且位于调节箱21的底端四角;记录组件3包括记录桌板31、支撑杆32、限位块33、转轴35和滑块36,滑块36与配线柜体11滑动连接,且位于配线柜体11的左侧,记录桌板31与滑块36转动连接且位于滑块36的左侧,转轴35与记录桌板31固定连接,且位于记录桌板31远离滑块36的一侧,支撑杆32与转轴35转动连接,且位于记录桌板31底端的前后两侧,限位块33与支撑杆32固定连接,且位于支撑杆32的顶端左侧,支撑杆3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6。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记录桌板31和支撑立柱32,使用者可以将记录桌板31和支撑杆32转动至相互垂直,使记录桌板31和支撑杆32可以充当小型课桌使用,同时通过在配线柜体11的底端开设收纳槽14,使得收纳槽14可以将配电培训中经常使用的配电线缆存放在收纳槽14内,从而提高了配电培训装置的功能性,同时通过设置螺杆22、调节板24和连接杆25,使得螺杆22转动时,可以带动左右两侧的调节板24相对或相向运动,并带动连接杆25转动,从而带动配线柜体11上下运动,以满足不同身高的学员对配电高度的需求。进一步的,配电组件1包括挡板13,挡板13与配线柜体11固定连接,且位于配线柜体11左侧壁的前后两端,挡板13的内腔开设有一体成型的手持孔15。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后两组挡板13与配线柜体11左侧壁形成的凹槽可以对记录桌板31进行收纳,同时使用者手指穿过手持孔15,握住挡板13,并配合万向轮26可以推动该配电装置,实现对该配电装置的移动。进一步的,支撑组件2还包括滑动块27,滑动块27与调节板24固定连接,且位于调节板24的前后两端,所调节箱21内腔的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与滑动块27箱适配的滑动槽28,滑动块27与调节板24滑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配线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组件(1)、支撑组件(2)和记录组件(3),所述配电组件(1)包括配线柜体(11)、柜门(12)和收纳槽(14),所述柜门(12)与所述配线柜体(11)铰接,且位于所述配线柜体(11)前端左侧,所述收纳槽(14)开设与所述配线柜体(11)的内腔底端;/n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调节箱(21)、螺杆(22)、手轮(23),调节板(24)、连接杆(25)和万向轮(26),所述调节箱(21)位于所述配线柜体(11)的底端,所述螺杆(22)与所述调节箱(21)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箱(21)的内腔,所述螺杆(22)左右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手轮(23)螺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24)与所述螺杆(22)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箱(21)内腔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杆(25)与所述调节板(24)转动连接,且位于左右两组所述连接杆(25)的顶端,所述连接杆(25)远离调节板(24)的一端与所述调节箱(21)转动连接,所述万向轮(26)与所述调节箱(2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箱(21)的底端四角;/n所述记录组件(3)包括记录桌板(31)、支撑杆(32)、限位块(33)、转轴(35)和滑块(36),所述滑块(36)与所述配线柜体(11)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配线柜体(11)的左侧,所述记录桌板(31)与所述滑块(36)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滑块(36)的左侧,所述转轴(35)与所述记录桌板(3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记录桌板(31)远离滑块(36)的一侧,所述支撑杆(32)与所述转轴(35)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记录桌板(31)底端的前后两侧,所述限位块(33)与所述支撑杆(3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杆(32)的顶端左侧,所述支撑杆(3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配线培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组件(1)、支撑组件(2)和记录组件(3),所述配电组件(1)包括配线柜体(11)、柜门(12)和收纳槽(14),所述柜门(12)与所述配线柜体(11)铰接,且位于所述配线柜体(11)前端左侧,所述收纳槽(14)开设与所述配线柜体(11)的内腔底端;
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调节箱(21)、螺杆(22)、手轮(23),调节板(24)、连接杆(25)和万向轮(26),所述调节箱(21)位于所述配线柜体(11)的底端,所述螺杆(22)与所述调节箱(21)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箱(21)的内腔,所述螺杆(22)左右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手轮(23)螺杆(2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24)与所述螺杆(22)螺纹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箱(21)内腔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杆(25)与所述调节板(24)转动连接,且位于左右两组所述连接杆(25)的顶端,所述连接杆(25)远离调节板(24)的一端与所述调节箱(21)转动连接,所述万向轮(26)与所述调节箱(2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调节箱(21)的底端四角;
所述记录组件(3)包括记录桌板(31)、支撑杆(32)、限位块(33)、转轴(35)和滑块(36),所述滑块(36)与所述配线柜体(11)滑动连接,且位于所述配线柜体(11)的左侧,所述记录桌板(31)与所述滑块(36)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滑块(36)的左侧,所述转轴(35)与所述记录桌板(3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记录桌板(31)远离滑块(36)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张亮卞庆杰康健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智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