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层叠式的桥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841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空间层叠式的桥梁结构,主体结构为桥梁式结构,在桥梁下部的桩基础之间设置地下综合管廊,输送城市之间的水、电、气等,地下管廊布置在地下两承台及两桩基之间,解决了用地困难,并且修建管廊时,两侧的桩基部分对施工进行保护作用,防止基坑坍塌;平面以上形成第一层的普通车辆行驶道路空间,中横梁以上形成第二层的轨道车辆行驶空间,同时在上盖梁的顶部形成第三层的高速公路,满足高速机动车的行驶,该桥梁结构共构成自上而下的四层空间,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城市干线和支线的道路规划,提高了城市交通的通行效率;同时采用层叠式结构,减少了用于面积,也减少了建设成本。

A bridge structure of spatial casc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间层叠式的桥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设
,具体为一种空间层叠式的桥梁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地的交通建设如火如荼,各个地方也开始了新一轮的交通基础建设浪潮,正在推广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特别是在一些海绵城市及一些交通量大的城市,面临了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如建设用地不足、施工使得城市交通瘫痪等等。如何有序地利用地下空间、加快交通建设效率和合理布置综合管廊,已成了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于其建设过程的复杂性,各个建设环节相互限制,阻碍着交通建设的发展。特别是高铁、轻轨等新式交通方式的出现,使得以前的交通基础建设有点跟不上时代。现在的交通基础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首先,城市的普通道路、轻轨、地下综合管廊和高速公路各自施工,导致修建成本巨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用地成本,减少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用地,其次,在路线的交汇区域,避免相互干扰,必须等一方修建完成后,另一方在进行修建,这样大大延长了修建时间,增加了建筑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间层叠式的桥梁结构,用于城市间交通网路结构,解决城市交通基础建设过程中相互影响、施工工艺复杂及结构安全性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空间层叠式的桥梁结构,包括建造在地下的两组相互平行的桩基础,桩基础的顶部浇筑承台,在承台的顶部浇筑桥墩,在两组桥墩之间设置至少一层水平的中横梁,中横梁的两侧与桥墩固连,在两排桥墩的顶部架设上盖梁;两组桩基础之间设置地下综合管廊,在地下综合管廊顶部的地平面铺设城市道路,中横梁的顶部铺设轨道,上盖梁的顶部铺设高速公路道路结构。优选的,所述桩基础为旋挖灌注群桩基础。优选的,所述桩基础为3*2的群桩基础。优选的,所述承台为低承台。优选的,所述高速公路道路结构由预制梁式路面拼接组成。优选的,所述桩基础的周围设置有加固区,用于对桩基础及其周土进行加固。优选的,所述中横梁的层数为2-4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间层叠式的桥梁结构,主体结构采用桥梁式结构,在桥梁下部的桩基础之间设置地下综合管廊,解决了综合管廊的用地困难,地平面上形成第一层的普通车辆行驶道路空间,中横梁顶部形成第二层的轨道车辆行驶空间,同时在上盖梁的顶部形成第三层的高速公路,满足机动车的高速行驶,该桥梁结构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城市干线和支线的道路规划,提高了城市交通的通行效率;采用层叠式结构,减少了用地面积,也减少了建设成本,同时,该桥梁结构采用桩基础结构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依附该桥梁结构的交通道路,避免了沉降问题,交通道路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桥梁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桥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桩基础周土的注浆加固示意图;图4为图3中注浆管路的排布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桥墩及群桩基础的横断面图;图6为本技术地下综合管廊竖向断面图;图7为本技术预制式梁的横截面;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桥梁结构的正视图。图中:1-中横梁,2-承台,3-桥墩,4-桩基础,5-地下综合管廊,6-预制梁式路面,7-轨道,8-注浆路径,9-桩周土体加固区,10-注浆布置点,11-管廊支撑加固区,12-上盖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参阅图1和图2,一种空间层叠式的桥梁结构,包括预埋在地下的两组相互平行的桩基础4,每组桩基础包括沿桥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桩基础,在两组桩基础4之间设置地下综合管廊5,桩基础4的顶部浇筑承台2,承台2位于地平面以下,在承台2的顶部浇筑桥墩3,形成两组桥墩,在两组桥墩之间水平浇筑中横梁1,中横梁与桥墩固连,且位于桥墩3的中部,中横梁1与地平面之间形成的第一层空间需满足车辆的行驶条件。在两组桥墩的顶部浇筑上盖梁12,上盖梁12与中横梁1之间形成第二层空间,在中横梁1的顶部铺设轨道7,第二层空间需满足轨道交通车辆的行驶条件。上盖梁12的顶部高速公路道路结构,用于机动车的高速行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间层叠式的桥梁结构,主体结构为桥梁式结构,在桥梁下部的桩基础之间设置地下综合管廊,输送城市之间的水、电、气等,地下管廊布置在地下两承台及两桩基之间,解决了用地困难,并且修建管廊时,两侧的桩基部分对施工进行保护作用,防止基坑坍塌;平面以上形成第一层的普通车辆行驶道路空间,中横梁以上形成第二层的轨道车辆行驶空间,同时在上盖梁的顶部形成第三层的高速公路,满足高速机动车的行驶,该桥梁结构共构成自上而下的四层空间,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城市干线和支线的道路规划,提高了城市交通的通行效率;同时采用层叠式结构,减少了用于面积,也减少了建设成本。优选,桩基础4采用3*2的旋挖灌注群桩基础,如图4示,桩基选择用旋挖摩擦型桩,此种桩基础施工速度快,施工效果好。优选,承台2为低承台,能够承担一部分的上部桥梁荷载。每排包括若干个桩基础,若干个桩基础沿桥梁的延长方向间隔设置。本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空间层叠式的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两组相互平行的桩基础,并在桩基础的顶部施工承台2,并形成两组承台;桩基础采用低承台3*2的群桩基础,使得桥梁主体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得到保证,进而保证地上结构行车的稳定性。S2、对桩基础的周土进行注浆加固;参阅图3,具体方法如下:为消除施工地下综合管廊时对桥墩的影响,在基坑开挖前对桩周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参阅图4和图5,根据纵断计算注浆孔的布孔位置,根据梅花形布置注浆管位置,计算并控制各轴钻孔角度,与桩基冲突段根据管廊埋深适当调整注浆管长度,首次打入长度距离桩基不小于0.4m,即注浆孔的下端与桩基础的外侧距离小于0.4m。注浆顺序由承台内侧向外侧进行,两承台注浆孔交错进行布置。因注浆高度较大,注浆采用分部进行方法,优先进行底部3.5m范围内注浆,间隔时间不小于8小时,与桩基冲突区域注浆管端头与桩基结构距离不小于0.7m。注浆采用打孔注浆一体机进行,具体施工工艺如下:测量放线→钢管钻孔→钻至设计孔深→水泥浆配置→注水泥浆→达到设计压力后进行拔管注浆。S2.2、测量放线施工前进行场地平整,采用全站仪按要求测放出注浆孔位,并沿孔位开挖沟槽和集水坑。S2.3、钻孔注浆孔采用钻孔灌注一体注浆机进行,可采用A42mm钢管注浆,注浆孔间距为1.871m,孔间距为1.25m,采用梅花形排列,钻进时,钻机保持水平,保证桩的倾斜度小于设计要求值。钻进有困难时,可用水浸湿钻孔内壁土,以利钻进。S2.4、浆液配置浆液选用水泥浆,水灰比采用1.0,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根据需要,可在浆液拌制时加入速凝剂、减水剂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层叠式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建造在地下的两组相互平行的桩基础(4),桩基础(4)的顶部浇筑承台(2),在承台(2)的顶部浇筑桥墩(3),在两组桥墩之间设置至少一层水平的中横梁(1),中横梁(1)的两侧与桥墩(3)固连,在两排桥墩的顶部架设上盖梁(12);/n两组桩基础(4)之间设置地下综合管廊(5),在地下综合管廊(5)顶部的地平面铺设城市道路,中横梁(1)的顶部铺设轨道(7),上盖梁(12)的顶部铺设高速公路道路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25 CN 20192118768791.一种空间层叠式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建造在地下的两组相互平行的桩基础(4),桩基础(4)的顶部浇筑承台(2),在承台(2)的顶部浇筑桥墩(3),在两组桥墩之间设置至少一层水平的中横梁(1),中横梁(1)的两侧与桥墩(3)固连,在两排桥墩的顶部架设上盖梁(12);
两组桩基础(4)之间设置地下综合管廊(5),在地下综合管廊(5)顶部的地平面铺设城市道路,中横梁(1)的顶部铺设轨道(7),上盖梁(12)的顶部铺设高速公路道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间层叠式的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赵腾跃魏进蔡玮李彬伟李凌宜姚伟伟方扶冯力肖双全王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