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空间三叉张弦梁人行桥。
技术介绍
张弦梁桥具有受力明确、自重轻等特点,其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张弦梁桥的结构体系较为简洁、主梁(桥面系)体量巨大,常规形式为设置具有一根主梁(单主梁)的简支梁,此种结构形式便于设计、施工及后期维护,在国内的桥梁工程中已有应用实例。但是,张弦梁桥也有缺点:张弦梁结构的刚度小,主梁在活载作用下的挠度、桥面活载激振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均较大。若张弦梁桥用于人行桥,则对过桥行人的振动舒适度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当主梁为三叉梁、主梁的交汇节点向上拱起、拉索平面线形“内凹”时,若采用常规张弦梁桥的结构体系,则存在下列问题:I)结构的整体刚度相对于单主梁结构减弱;2)结构在承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较大;3)行人过桥的振动舒适度问题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间三叉张弦梁人行桥,改善现有结构在承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较大、行人过桥的振动舒适度问题较为严重等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间三叉张弦梁人行桥,包括第一主梁、第二主梁和第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间三叉张弦梁人行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梁、第二主梁和第三主梁,所述第一主梁、所述第二主梁和所述第三主梁的一端为交汇端,所述第一主梁、所述第二主梁和所述第三主梁的交汇端交汇于交汇节点,所述第一主梁、所述第二主梁和所述第三主梁的另一端为支承端,所述第一主梁、所述第二主梁和所述第三主梁的支承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支座、第二固定支座和第三固定支座支承于桥台;所述第一主梁中部和所述第二主梁中部之间设有第一拉索,所述第二主梁中部与所述第三主梁中部之间设有第二拉索,所述第三主梁中部和所述第一主梁中部之间设有第三拉索;所述交汇节点的侧壁设有三个耳板,三个所述耳板分别为第一耳板、第二耳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方健,何飞,汤秋华,冯师蓉,柳亦春,王伟实,徐海磊,孙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