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兰清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7813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2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制成的散剂:荜菝5,冰片1,木鳖子5,藿香3。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ation for treating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owder made from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he weight ratio of 5: Piper longum, borneol 1, momordic 5, 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具体涉及以四种中草药为原材料制成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散剂。
技术介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西医临床现状:三叉神经痛也被称为“脸痛”,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被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临床上为诊疗的方便,通常把痛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特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种类型。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痛的一种类型,是指不表现有神经系统体征,且用各种检查并无明显和发病有关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周围学说认为病变位于半月神经节到脑桥间部分,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压迫所致;中枢学说认为三叉神经痛为一种感觉性癫痫样发作,异常放电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或脑干。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不明,反复发作,难于治愈,现治疗方法虽然不少,但均不理想,目前还没有可彻底根治的疗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1.性别与年龄: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多。女性多于男性,约为3∶2;2.疼痛部位: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其疼痛范围绝对不超越面部中线,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偶尔有双侧三叉神经痛者,占3%;3.疼痛性质:如倒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难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4.疼痛的规律: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由仅持续数秒到1~2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5、诱发因素: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6.扳机点: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7.表情和颜面部变化: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紧张、焦虑状态;8.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体征,少数有面部感觉减退。应进一步询问病史,尤其询问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史,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必要时包括腰穿、颅底和内听道摄片、颅脑CT、MRI等检查,以助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应以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1.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为持续性伴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等,常合并其他脑神经损害症状。常见于多发性硬化、延髓空洞症、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底肿瘤等。2.牙痛牙痛常为持续性饨痛,局限于牙龈部,可因进食冷、热食物加剧。X线检查可发现龋齿、肿瘤等有助鉴别。3.舌咽神经痛:较少见,常见于年轻妇女。局限于扁桃体、舌根、咽及耳道深部即舌咽神经分布区的阵发性疼痛,性质类似三叉神经痛。吞咽、讲话、呵欠、咳嗽常可诱发。在咽喉、舌根扁桃体窝等触发点用4%可卡因或1%丁卡因喷涂可阻止发作。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西医治疗药物治疗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保守治疗方法中,最主要的当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一般使用:卡马西平、得利多、苯妥英钠药物口服,无需住院。一般是在三叉神经痛症状刚开始时使用,其优点是见效快,治疗方法简单。但上述药物仅仅起到暂时止痛或缓解的作用。但是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缺点就在于不能长期使用,且患者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使得药物的效果欠佳。而且,随着药物口服剂量逐渐增加,效果越来越差,其副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久服可引起单纯血小板减少,导致血液病,并可使记忆力减退,视力、听力下降,肝功能损害等副作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主要是开颅手术。手术方法是通过手术的手段将压迫神经根的责任血管与三叉神经根之间用异物隔开,从而达到消除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的目的。手术治疗的操作难度大、技术难度高,再加上创面大,容易使患者出现面部麻木、面瘫、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甚至死亡等危险。现在国内的好多医院都不提倡使用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风险太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治疗现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不明,反复发作,难于治愈,现治疗方法虽然不少,但均不理想,目前还没有可彻底根治的疗法。中医名家一般采用针灸对本病进行治疗,最早时采用循经取穴的传统针刺方法,选取面部、四肢的胃经与胆经穴位,施以针刺,但收效甚微。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多属实证,所以多用泻法,仅有少数虚证病人采用补法,因此,有的学者创造了通过穴位来刺激三叉神经分支的针刺方法:主要是通过针刺头面诸穴,强烈刺激三叉神经分支,使筋脉疏通,气血调和而疼痛停止,取得了一定的近期疗效,长期疗效就目前来说还没有报道。内服药物的验方和中药组合也少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现状的缺陷,提供一种外用于患侧鼻孔的散剂,能有效迅速减轻疼痛,减少患者对止痛药物的需求,无不良反应,对人体无害而且组成该中药的草药简单易得。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制成的散剂:荜菝5,冰片1,木鳖子5,藿香3,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时,按上述重量、份配比,共研细末,于患侧鼻孔搐鼻,每日4-5次。本专利技术的重要特点是药剂中丰富的营养成分,本专利技术各原料组分所含成分以及功能主治如下:荜菝:别名荜茇、鼠尾等,原产于越南、印尼等国,中国的广西、云南有栽培。该草药味辛,性热,入胃、大肠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荜茇果实含胡椒碱,而胡椒碱具有显著的镇静、镇痛和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临床药理作用。中医临床总结认为,荜菝是温中止痛之良药,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冰片:又名片脑、桔片、艾片等,是由菊科艾纳香茎叶或樟科植物龙脑樟枝叶经水蒸汽蒸馏并重结晶而得。主产自中国的贵州、广西等省份。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入心、脾、肺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冰片中主要的功效成份为龙脑(包括左旋龙脑和右旋龙脑),而左旋龙脑和右旋龙脑具有止痛和镇静的临床药理作用。中医临床总结认为,冰片是开窍醒神之良药,冰片清香宣散,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的功效,主治热病高热神昏,中风痰厥惊痫,暑湿蒙蔽清窍,喉痹耳聋,口疮齿肿,疮痈疳痔,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等症。木鳖子:别名番木鳖、糯饭果、老鼠拉冬瓜等。多年生草质藤木,分布于中国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也有。该药味苦、微甘,凉,归肝、脾、胃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木鳖子含有木鳖子酸、丝石竹皂甙元等药用成分,这些成分被认为具有镇静、镇痛的临床药理作用。中医临床总结认为,木鳖子这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四种中草药为原材料制成用于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散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草药制成:荜菝5,冰片1,木鳖子5,藿香3。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属于中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以四种中草药为原材料制成用于治疗原发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兰清
申请(专利权)人:曾兰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