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轮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449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轮轿车,包括车体、设置于车体内并控制车体转向的方向机以及驱动车体行进的驱动机构;车体的前部安装有第一前轮组和第二前轮组,第一前轮组位于第二前轮组前方;车体的后部安装有第一后轮组和第二后轮组,第一后轮组位于第二后轮组前方;第一前轮组和第二前轮组通过联动机构与方向机的输出端连接,并由方向机驱动联动机构转向,进而带动第一前轮组和第二前轮组同步转向;驱动机构连接第一前轮组和第二前轮组或者第一后轮组和第二后轮组,从而驱动第一前轮组和第二前轮组同步运转或第一后轮组和第二后轮组同步运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性好,能够通过较宽的沟坑,并有效避免车辆经过较陡的坡道上下坡时挂伤底盘。

Multi wheel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轮轿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轮轿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轿车基本上都是四轮,在遇到较宽的沟坑时,无法通过,若不慎陷入其中更是难以独自脱困,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才能脱困;而遇到坡度较陡的坡道时,轿车在上坡处或者下坡处均与挂伤底盘;另外,四轮轿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爆胎时,任意一个轮胎损坏都会影响车辆正常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性好,能够通过较宽的沟坑,并有效避免车辆经过较陡的坡道上下坡时挂伤底盘,以及出现爆胎情况亦能够正常行驶的多轮轿车。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轮轿车,包括车体、设置于所述车体内并控制所述车体转向的方向机以及驱动所述车体行进的驱动机构;所述车体的前部安装有第一前轮组和第二前轮组,所述第一前轮组位于所述第二前轮组前方;所述车体的后部安装有第一后轮组和第二后轮组,所述第一后轮组位于所述第二后轮组前方;所述第一前轮组和第二前轮组通过联动机构与所述方向机的输出端连接,并由所述方向机驱动所述联动机构转向,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前轮组和第二前轮组同步转向;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前轮组和第二前轮组或者所述第一后轮组和第二后轮组,从而驱动所述第一前轮组和第二前轮组同步运转或所述第一后轮组和第二后轮组同步运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在不加长现有轿车车体长度的情况下,利用第一前轮组、第二前轮组、第一后轮组和第二后轮组的设置,缩短了前后相邻车轮之间的轴距,在经过较宽的沟坑时,任一车轮悬空的情况下,车体能够被剩余的车轮支撑保持水平,而第一前轮组和第二前轮组的同步转向,则使得第一前轮组或第二前轮组任一悬空时,余下的一组尚能受控转向,大大提升了轿车的通过性;同时,由于相邻车轮之间的轴距缩短,在车辆经过较陡的坡道(例如45°~55°坡度的坡道)上下坡时,车体底部均被各个车轮支撑保持较高的高度,有效避免车体底盘被挂伤;另外,由于轮胎众多,任意一个轮胎或者同轴的一对轮胎,甚至中间两对轮胎均损坏的情况下,亦能够保证车辆正常行驶,有效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因为轮胎损坏而造成交通事故的风险。进一步,所述第一前轮组包括传动轴A和一对第一前轮,一对所述第一前轮的两端分别连接传动轴A的两端;所述第二前轮组包括传动轴B和一对第二前轮,一对所述第二前轮的两端分别连接传动轴B的两端;所述第一后轮组包括传动轴C和一对第一后轮,一对所述第一后轮的两端分别连接传动轴C的两端;所述第二后轮组包括传动轴D和一对第二后轮,一对所述第二后轮的两端分别连接传动轴D的两端。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各车轮组结构稳定可靠。进一步,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前横拉杆和后横拉杆;所述前横拉杆与所述后横拉杆平行设置,所述前横拉杆位于一对所述第一前轮之间,所述后横拉杆位于一对所述第二前轮之间,所述前横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前转向节臂连接一对所述第一前轮,所述后横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后转向节臂连接一对所述第二前轮;所述第一联动杆与所述第二联动杆分列所述车体两侧,并横跨所述前横拉杆和后横拉杆设置,所述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的两端均分别通过球头轴承与所述前横拉杆和后横拉杆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方向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前横拉杆或后横拉杆。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方向机驱动第一横拉杆或者第二横拉杆转向,从而推动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同步联动以推动第一横拉杆与第二横拉杆同步转向,进而驱动第一前轮组和第二前轮组同步转向,实现所述联动机构受方向机驱动带动第一前轮组和第二前轮组同步转向,结构稳定可靠。进一步,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中部通过滚珠轴承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竖直向上延伸,其上端与所述车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中部通过滚珠轴承可转动地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竖直向上延伸,其上端与所述车体底部固定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对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与车体连接,提升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在同步联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双轴电动机、前减速差速器和后减速差速器,所述前减速差速器和后减速差速器依次安装于所述传动轴A和传动轴B上或者所述传动轴C和传动轴D上,所述双轴电动机的两输出端分别通过万向节连接所述减速差速器和后减速差速器。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车体行进,结构稳定可靠。进一步,在所述车体两侧以及所述第一前轮组与所述第二前轮组之间、第二前轮组与所述第一后轮组之间、第一后轮组与所述第二后轮组之间依次分别安装有前车门、中车门和后车门。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乘客进出车体内的位置,便于乘客快速上下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实施例1的侧视图;图2为实施例1的仰视图;图3为实施例2的仰视图。附图中,1-车体,2-第一前轮,3-第二前轮,4-第一后轮,5-第二后轮,6-前车门,7-中车门,8-后车门,9-前转向节臂,10-前减速差速器,11-传动轴A,12-第一联动杆,13-方向机,14-前横拉杆,15-万向节,16-第二联动杆,17-双轴电动机,18-第一支撑柱,19-后横拉杆,20-后转向节臂,21-传动轴B,22-后减速差速器,23-传动轴C,24-传动轴D。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轮轿车,包括车体1、设置于车体1内并控制车体1转向的方向机13以及驱动车体1行进的驱动机构;车体1的前部安装有第一前轮2组和第二前轮3组,第一前轮2组位于第二前轮3组前方;车体1的后部安装有第一后轮4组和第二后轮5组,第一后轮4组位于第二后轮5组前方;第一前轮2组和第二前轮3组通过联动机构与方向机13的输出端连接,并由方向机13驱动联动机构转向,进而带动第一前轮2组和第二前轮3组同步转向;驱动机构连接第一前轮2组和第二前轮3组或者第一后轮4组和第二后轮5组,从而驱动第一前轮2组和第二前轮3组同步运转或第一后轮4组和第二后轮5组同步运转。优选地,第一前轮2组包括传动轴A11和一对第一前轮2,一对第一前轮2的两端分别连接传动轴A11的两端;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轮轿车,包括车体(1)、设置于所述车体(1)内并控制所述车体(1)转向的方向机(13)以及驱动所述车体(1)行进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车体(1)的前部安装有第一前轮(2)组和第二前轮(3)组,所述第一前轮(2)组位于所述第二前轮(3)组前方;/n所述车体(1)的后部安装有第一后轮(4)组和第二后轮(5)组,所述第一后轮(4)组位于所述第二后轮(5)组前方;/n所述第一前轮(2)组和第二前轮(3)组通过联动机构与所述方向机(13)的输出端连接,并由所述方向机(13)驱动所述联动机构转向,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前轮(2)组和第二前轮(3)组同步转向;/n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前轮(2)组和第二前轮(3)组或者所述第一后轮(4)组和第二后轮(5)组,从而驱动所述第一前轮(2)组和第二前轮(3)组同步运转或所述第一后轮(4)组和第二后轮(5)组同步运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轮轿车,包括车体(1)、设置于所述车体(1)内并控制所述车体(1)转向的方向机(13)以及驱动所述车体(1)行进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体(1)的前部安装有第一前轮(2)组和第二前轮(3)组,所述第一前轮(2)组位于所述第二前轮(3)组前方;
所述车体(1)的后部安装有第一后轮(4)组和第二后轮(5)组,所述第一后轮(4)组位于所述第二后轮(5)组前方;
所述第一前轮(2)组和第二前轮(3)组通过联动机构与所述方向机(13)的输出端连接,并由所述方向机(13)驱动所述联动机构转向,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前轮(2)组和第二前轮(3)组同步转向;
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前轮(2)组和第二前轮(3)组或者所述第一后轮(4)组和第二后轮(5)组,从而驱动所述第一前轮(2)组和第二前轮(3)组同步运转或所述第一后轮(4)组和第二后轮(5)组同步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轮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前轮(2)组包括传动轴A(11)和一对第一前轮(2),一对所述第一前轮(2)的两端分别连接传动轴A(11)的两端;
所述第二前轮(3)组包括传动轴B(21)和一对第二前轮(3),一对所述第二前轮(3)的两端分别连接传动轴B(21)的两端;
所述第一后轮(4)组包括传动轴C(23)和一对第一后轮(4),一对所述第一后轮(4)的两端分别连接传动轴C(23)的两端;
所述第二后轮(5)组包括传动轴D(24)和一对第二后轮(5),一对所述第二后轮(5)的两端分别连接传动轴D(24)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轮轿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杆(12)、第二联动杆(16)、前横拉杆(14)和后横拉杆(19);
所述前横拉杆(14)与所述后横拉杆(19)平行设置,所述前横拉杆(14)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六色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