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轮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884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9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轮平衡车,其至少包括:一个车轮,设置在所述轮架上;用于部分罩住所述车轮左右两侧的轮罩,固定在所述轮架上;用于加强所述轮罩机械强度的骨架,设置在左右两侧所述轮罩的对接处,以在所述单轮平衡车行驶的过程中增加所述轮罩的承载性能;以及用于驾驶者进行驾驶时双脚进行踩踏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设置在所述轮架或者所述轮罩上,所述脚踏板位于所述车轮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车轮的轴心下方位置。本申请实施例轮罩之间可以是类似于面接触,接触面积更大,接触应力分布更分散因而应变较小,因此可明显降低轮罩的形变量,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轮罩变形过大而摩擦或者卡住轮胎或轮毂电机的可能性,提高了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轮平衡车
本技术属于动平衡车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轮平衡车。
技术介绍
代步车可包括人力驱动和动力驱动,人力驱动类型的代步车和动力驱动的平衡车大都要求驾驶者具备良好的驾驶技巧,以保持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平衡,而由于动力驱动的代步车为了维持车体的平衡车,一般会采用一由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等组成的自平衡系统,对驾驶者的驾驶技巧要求没有人力驱动型代步车那么高。 目前,市场上的代步车有两轮的,也有独轮的,单轮平衡车由于只有一个轮子,其包括维持车体平衡的操作,要求相对较高。人力驱动的单轮平衡车和动力驱动的单轮平衡车的关键区别点包括动力来源不同以及后者配置有自平衡系统,以及由此衍生的其他不同点。因此,下面主要介绍一下现有技术中动力驱动的单轮平衡车。 名称为“独轮摩托及球形车”、申请号为“CN99103781”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球形单轮平衡车,由于其使车在道路行驶,车子行驶之中,全车重量几乎全压在此独轮上,全车基本仅靠此独轮即壹轮着地行驶,车子转弯时,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或方向操纵杆)直接(通过简单机械)提供给全车身的某一水平面一对扭力矩(自然是以独轮着地点为转动中心)扭动整车转一个行驶方向。由此可见,在驾驶的过程中,其车子无法自动保持前后平衡,对驾驶者的驾驶技巧要求较高。 名称为“单轮电能车”申请号为“TWM403480”的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带脚踏板和辅助轮的电动单轮车,使用线控操纵手柄来控制前进后退,通过辅助轮来实现保持左右平衡。该单轮电能车在转弯和驾驶机动动作时必须用双腿夹住车身,反向扭动双腿或者双脚才能转弯。由于存在辅助轮,需用较大力量扭动双腿或双脚以带动才能实现转弯,转弯时腿部才能给侧面车壳施加较大的力。 专利名称为“Foot propelled hobby and/ or sport device without handlebar (用脚操纵的无手柄的娱乐运动设备)”、专利号为“US8459667B2”的美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具有后侧稳定导轮,带有侧面车壳(side plate)、膝部或大腿支撑面(supportingsurface)的单轮平衡车,供驾驶员站立驾驶,提供了侧面车壳、膝部或大腿支撑面,驾驶者的每条腿与车子在竖直方向上形成了 2点连接,因此可以方便地用踩高跷的形式控制车子的左右平衡,降低了站立式单轮车的驾驶难度。 名称为“使用重心及质量移位控制系统的车辆和方法”、申请号为“CN02807642”的中国专利,以及名称为“Personal Mobility Vehicles and Methods”的、专利号为“6,302, 230”的美国专利,以及名称为“Motorized Transport Vehicle for a Pedestrian”的、申请号为“2009/0266629”的美国专利等提出了根据检测“人/车”系统重心的变化,通过特定算法来驱动执行器以实现动态平衡的方法和装置,使得前后动态平衡的车辆成为可倉泛。 名称为“前后向自平衡式电动单轮平衡车”、申请号为“CN200810179658”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带座位和扶手、具有电子控制系统、能控制车子自动保持前后平衡的电动单轮车,采用坐姿驾驶,其左右平衡沿用了传统单轮自行车的方式,并提供了前后方向的自动平衡功能,易于驾驶。 名称为“电动独轮自行车”、申请号为“CN201110089122”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带靠腿板和可折叠脚踏板的、具有前后自平衡功能的电动单轮自行车,与美国专利US8459667B2同样地提出了利用靠腿装置和脚踏板形成对驾驶者的两点支撑,以使得驾驶者可以站立驾驶,并用腿和脚来操控车子保持左右平衡和转弯。 综上,上述单轮平衡车的轮罩(车壳)也为左右两片式结构,轮罩与轮胎/轮毂之间距离有限,在腿部施加的侧向力作用下,或者路面不平整,轮罩很容易变形失效、摩擦或者卡住轮胎。尤其是对于具有前后自平衡功能的车子来说,电动机的转速是与车身前后俯仰姿态直接相关的,一旦轮胎被轮罩摩擦或卡住,很容易造成电机飞车或者卡死,从而导致驾驶者失去平衡而摔伤,存在安全问题;一旦轮罩磨损或者破损的情况,由于其尺寸大、结构复杂、成本高,存在更换不便、维修成本较高的问题。 [0011 ] 对于两轮车由于路面不平整或者其他可能的原因,也很容易导致类似上述单轮平衡车的类似问题,详细不再赘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轮平衡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轮平衡车,其至少包括:一个车轮,设置在所述轮架上;用于部分罩住所述车轮左右两侧的轮罩,固定在所述轮架上;用于加强所述轮罩机械强度的骨架,设置在左右两侧所述轮罩的对接处,以在所述单轮平衡车行驶的过程中增加所述轮罩的承载性能;以及用于驾驶者进行驾驶时双脚进行踩踏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设置在所述轮架或者所述轮罩上,所述脚踏板位于所述车轮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车轮的轴心下方位置。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轮架包括一轮轴以及两个轮轴支架,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轮轴上,两个所述轮轴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轮轴左右两侧,所述轮罩固定在所述轮轴支架或所述轮轴上,以部分罩住所述车轮的左右两侧,所述脚踏板与所述轮轴连接,以通过操控脚踏板带动车轮旋转。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轮架还包括一轮轴以及轮轴支架,所述轮轴上固定有电机总成机构以驱动所述车轮旋转,所述轮轴支架固定在所述轮轴左右两侧,所述轮罩固定在所述轮轴支架或所述轮轴上,以部分罩住所述车轮的左右两侧。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轮架或者所述轮罩上设置有一旋转轴,所述脚踏板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脚踏板可围绕所述旋转轴旋转以被收纳。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骨架为框架式骨架。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式骨架包括梁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梁体之间的立筋。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式骨架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梁体上。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框架式骨架上设置有一提手座,所述提手座上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置一可复位的提手。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外壳,固定在所述轮罩或所述轮架上,可代替所述轮罩承受碰撞或摩擦。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折叠式提手,设置于所述骨架上。 与现有的方案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在两个轮罩对接处设置了一骨架,轮罩之间可以是类似于面接触,接触面积更大,接触应力分布更分散因而应变较小,因此具有更高的刚性和更高的相对强度;当车辆经过不平整路面时,或者在驾驶者的腿或者膝盖对车壳施加较大载荷时、车子撞击地面或者其他物体时,由于轮罩之间可以是类似于面接触,接触面积更大,接触应力分布更分散因而应变较小,因此可明显降低轮罩的形变量,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轮罩变形过大而摩擦或者卡住轮胎或轮毂电机的可能性,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单轮平衡车的外在示意简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单轮平衡车的爆炸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图1中单轮平衡车的剖视图; 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轮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车轮,设置在轮架上;用于部分罩住所述车轮的轮罩;用于加强所述轮罩强度的骨架,设置在左右两侧所述轮罩的对接处,以在所述单轮平衡车行驶的过程中增加所述轮罩的承载性能,以及用于驾驶者进行驾驶时双脚进行踩踏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设置在所述轮架或者所述轮罩上,所述脚踏板位于所述车轮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车轮的轴心下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轮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车轮,设置在轮架上;用于部分罩住所述车轮的轮罩;用于加强所述轮罩强度的骨架,设置在左右两侧所述轮罩的对接处,以在所述单轮平衡车行驶的过程中增加所述轮罩的承载性能,以及用于驾驶者进行驾驶时双脚进行踩踏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设置在所述轮架或者所述轮罩上,所述脚踏板位于所述车轮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车轮的轴心下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轮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包括一轮轴以及两个轮轴支架,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轮轴上,两个所述轮轴支架分别固定在所述轮轴左右两侧,所述轮罩固定在所述轮轴支架或所述轮轴上,以部分罩住所述车轮的左右两侧,所述脚踏板与所述轮轴连接,以通过操控脚踏板带动车轮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轮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还包括一轮轴以及轮轴支架,所述轮轴上固定有电机总成机构以驱动所述车轮旋转,所述轮轴支架固定在所述轮轴左右两侧,所述轮罩固定在所述轮轴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野高禄峰刘磊
申请(专利权)人:纳恩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