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热交换板的金属制基础板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热交换板的金属制基础板材。
技术介绍
已知有利用工作介质的凝结传热的板式热交换器。内置于该板式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板,以热交换效率和机械耐久性的提高为目的,通常,被成形为人字形等复杂的形状。这样的热交换板,一般通过对金属制基础板材进行冲压加工来制造。为了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板的热交换效率,提出有在冲压加工前的金属制基础板材的表面设置微细的多个突条的方法(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基础板材,在冲压加工前的金属制的平板材的表面,以成为V字形状的角度对称地形成两种突条,且在这两种突条间设置间隙,从而能够利用对于工作介质的蒸气的搅拌作用促进工作介质的凝结,且高效率地排出工作介质的凝结液。设于专利文献1的基础板材的表面的两种突条,因为是在突条间具有间隙的对称的V字形状,所以在基础板材的表面流下的凝结液,会由两种突条的引导而集中在突条间,在通过突条的下游侧的端部间的间隙时减速。因此,为了使凝结液在板材表面恰当地分散,更有效率地使凝结液排出,需要新的办法。【在先技术文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制基础板材,其被用于内置于板式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板,其中,/n在至少一个表面上并列且交替地具备多个带状的第一区域和多个带状的第二区域,/n带状的上述第一区域,具有以与纵长方向的交角为10度以上并在25度以下的方式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第一突条,/n带状的上述第二区域,具有以横宽方向上与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相对的角度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第二突条,/n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隔着间隙区域被大体等间隔地隔离,/n将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的纵长方向的一方作为下游方向时,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一端部与上述多个第二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二端部在纵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2 JP 2017-1985901.一种金属制基础板材,其被用于内置于板式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板,其中,
在至少一个表面上并列且交替地具备多个带状的第一区域和多个带状的第二区域,
带状的上述第一区域,具有以与纵长方向的交角为10度以上并在25度以下的方式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第一突条,
带状的上述第二区域,具有以横宽方向上与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相对的角度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第二突条,
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隔着间隙区域被大体等间隔地隔离,
将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的纵长方向的一方作为下游方向时,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一端部与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村圭太郎,逸见义男,福谷和久,冈本明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