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交换板的金属制基础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4356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内置于板式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板所用的金属制基础板材,其中,表面并列且交替具备多个带状的第一区域和多个带状的第二区域,带状的上述第一区域,具有与纵长方向的交角为10度以上并在25度以下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突条,带状的上述第二区域,具有以横宽方向上与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相对的角度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突条,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隔着间隙区域被大体等间隔地隔离,以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的纵长方向的一方作为下游方向时,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一端部与上述多个第二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二端部在纵长方向上彼此偏移。

Metal base plate for heat exchang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热交换板的金属制基础板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热交换板的金属制基础板材。
技术介绍
已知有利用工作介质的凝结传热的板式热交换器。内置于该板式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板,以热交换效率和机械耐久性的提高为目的,通常,被成形为人字形等复杂的形状。这样的热交换板,一般通过对金属制基础板材进行冲压加工来制造。为了进一步提高热交换板的热交换效率,提出有在冲压加工前的金属制基础板材的表面设置微细的多个突条的方法(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基础板材,在冲压加工前的金属制的平板材的表面,以成为V字形状的角度对称地形成两种突条,且在这两种突条间设置间隙,从而能够利用对于工作介质的蒸气的搅拌作用促进工作介质的凝结,且高效率地排出工作介质的凝结液。设于专利文献1的基础板材的表面的两种突条,因为是在突条间具有间隙的对称的V字形状,所以在基础板材的表面流下的凝结液,会由两种突条的引导而集中在突条间,在通过突条的下游侧的端部间的间隙时减速。因此,为了使凝结液在板材表面恰当地分散,更有效率地使凝结液排出,需要新的办法。【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614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这样的情况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热交换板的金属制基础板材,其能够恰当地分散工作介质的凝结液,且高效率地排出凝结液。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形成的专利技术,是被用于内置于板式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板的金属制基础板材,在至少一个表面,并列且交替地具备多个带状的第一区域和多个带状的第二区域,带状的上述第一区域具有以与纵长方向的交角为10度以上并在25度以下的方式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第一突条,带状的上述第二区域具有以横宽方向上与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相对的角度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第二突条,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隔着间隙区域而被大体等间隔地隔离,以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的纵长方向的一方作为下游方向时,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一端部与上述多个第二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二端部沿纵长方向彼此偏移。该金属制基础板材因为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具备间隙区域,使两种突条的端部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纵长方向上偏移而配设,所以能够抑制凝结液向两种突条的端部间的集中,恰当地分散凝结液。另外,该金属制基础板材,由于以使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与纵长方向的交角为10度以上并在25度以下的方式在上述纵长方向上配设互相在相反方向上倾斜的两种突条,因此,能够通过抑制流下的凝结液的减速而高效率地排出凝结液。上述多个第一突条间的平均距离为0.1mm以上并在1.0mm以下,上述多个第二突条间的平均距离为0.1mm以上并在1.0mm以下,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间的平均距离为0.2mm以上并在4.0mm以下为宜。由此,该金属制基础板材,因为第一突条间的平均距离、第二突条间的平均距离以及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间的平均距离得到恰当地调整,所以能够高效率地排出凝结液。上述第一端部和上述第二端部间的纵长方向的偏移量,为0.1mm以上并在5.8mm以下为宜。由此,该金属制基础板材,因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间的纵长方向的偏移量得到恰当地调整,所以能够恰当在分散凝结液。上述第二突条的、与上述第二区域的纵长方向的交角,优选其绝对值等于上述第一突条的交角。这是由于可以有效地取得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凝结液的流下量的均衡。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板的金属制基础板材,能够恰当地分散工作介质的凝结液,并且高效率地排出凝结液。附图说明图1是部分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金属制基础板材的表面的示意性的俯视图。图2是部分性地表示图1的金属制基础板材的表面附近的A-A截面的示意性的立体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板的金属制基础板材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金属制基础板材]图1的金属制基础板材1是被用于内置于板式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板的金属制基础板材。作为金属制基础板材1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钛。金属制基础板材1是用于制造热交换板的作为原材的平板材,在内置于板式热交换器时,通过冲压加工被成形为热交换板。作为金属制基础板材1,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长边为1200mm,短边为800mm,平均厚度为0.5mm以上并在1.0mm以下的矩形板。在金属制基础板材1的表面,并列且交替地设有多个带状的第一区域2和多个带状的第二区域3。还有,具备第一区域2和第二区域3的表面,是金属制基础板材1的至少一个表面即可,可以只在金属制基础板材1的单面,也可以在金属制基础板材1的两面。<第一区域>第一区域2是设于金属制基础板材1的表面的带状的区域,多个第一区域2被大体平行地设置。各第一区域2具有以与纵长方向的交角为θ1的方式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突条21。作为第一区域2的横宽方向的平均宽度Z1的下限,优选为1mm,更优选为2mm,进一步优选为3mm。另一方面,作为平均宽度Z1的上限,优选为20mm,更优选为18mm,进一步优选为16mm。若平均宽度Z1低于上述下限,则不能充分取得对于工作介质的蒸气的搅拌作用,有可能无法促进工作介质的凝结。反之,若平均宽度Z1高于上述上限,则凝结液滞留在第一区域2,有可能凝结液无法被高效率地排出。还有,所谓“平均宽度”表示将1个对象的任意的5点的宽度进行平均得到的值。(第一突条)在第一区域2,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地设有多个第一突条21。第一突条21,俯视下是细长的棒状的突条,具有其两端触及带状的第一区域2的两侧部的长度。还有,在图1中,第一突条21的形状大体为矩形,但第一突条21只要在俯视下2个长边大体平行地形成即可,两端例如也可以是曲线形状。另外,作为在金属制基础板材1的表面形成突条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采用轧制时转印凹凸的方法等。第一突条21与第一区域2的纵长方向的交角θ1,为了抑制流下的凝结液的减速而设定成锐角。作为交角θ1的下限,优选为10度,更优选为12度,进一步优选为13度。另一方面,作为交角θ1的上限,优选为25度,更优选为22度,进一步优选为20度。若交角θ1低于上述下限,则凝结液有可能无法沿着第一突条21的侧边被恰当地引导。反之,若交角θ1高于上述上限,则凝结液有可能滞留在第一区域2,无法被高效率地排出。还有,所谓“交角”表示2条直线交叉时形成的2个角中,锐角的角。作为第一突条21的横宽方向的平均宽度a1的下限,优选为0.10mm,更优选为0.11mm,进一步优选为0.12mm。另一方面,作为平均宽度a1的上限,优选为1.0mm,更优选为0.8mm,进一步优选为0.6mm。若平均宽度a1低于上述下限,则第一突条21的强度有可能不充分。反之,若平均宽度a1高于上述上限,则凝结液在第一突条21的上表面流下,凝结液有可能无法沿着第一突条21的侧边被恰当地引导。作为2个第一突条21间的平均距离b1的下限,优选为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制基础板材,其被用于内置于板式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板,其中,/n在至少一个表面上并列且交替地具备多个带状的第一区域和多个带状的第二区域,/n带状的上述第一区域,具有以与纵长方向的交角为10度以上并在25度以下的方式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第一突条,/n带状的上述第二区域,具有以横宽方向上与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相对的角度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第二突条,/n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隔着间隙区域被大体等间隔地隔离,/n将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的纵长方向的一方作为下游方向时,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一端部与上述多个第二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二端部在纵长方向上彼此偏移。/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2 JP 2017-1985901.一种金属制基础板材,其被用于内置于板式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板,其中,
在至少一个表面上并列且交替地具备多个带状的第一区域和多个带状的第二区域,
带状的上述第一区域,具有以与纵长方向的交角为10度以上并在25度以下的方式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第一突条,
带状的上述第二区域,具有以横宽方向上与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相对的角度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第二突条,
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隔着间隙区域被大体等间隔地隔离,
将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的纵长方向的一方作为下游方向时,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一端部与上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村圭太郎逸见义男福谷和久冈本明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