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的可伸缩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的可伸缩机械手。
技术介绍
机械手臂是机械人
中得到最广泛实际应用的自动化机械装置,在工业制造、医学治疗、娱乐服务、军事、半导体制造以及太空探索等领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申请号为CN201721440510.6的一种具有伸缩臂的机械手和申请号为CN201820186658.X的一种新型用于机器人的可伸缩机械手臂,虽增加了伸缩功能,但增加机械手的运动范围有限,灵活性不佳,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的可伸缩机械手,解决了对比文件增加机械手的运动范围有限,灵活性不佳,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机器人的可伸缩机械手,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顶部栓接有电机,所述移动座的顶部且位于电机的侧部安装有与其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伸缩底箱,且伸缩底箱的底部与移动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底箱的顶部套接有伸缩顶箱,所述伸缩底箱的内壁底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且第一电动推杆的顶部与伸缩顶箱的内壁顶部连接,所述伸缩顶箱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且远离支撑柱的一侧与伸缩顶箱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套筒的一端插接有可伸缩的第一插杆,所述套筒的顶部栓接有第二电动推杆,且第二电动推杆的端部通过连接杆与第一插杆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一电动推杆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插杆远离套筒的一端固定有“C”形状的夹块,所述夹块的一侧外壁栓接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四电动推杆,所述第四电动推杆的端部延伸至夹块的内部且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内部和夹块远离第四电动推杆的一侧均插接有“T”形的抵杆,所述夹板和夹块内的抵杆相对设置,所述抵杆的端部固定有触块,所述抵杆的外壁套接有夹紧弹簧。进一步,所述触块的侧壁粘接有橡胶块,且橡胶块为半球状。进一步,所述伸缩顶箱的底部边沿处插接有第二插杆,且第二插杆的底部固定有底块,且底块与伸缩底箱的侧壁固定,所述第二插杆的外壁套接有缓冲弹簧。进一步,所述移动座的底部开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底槽,且底槽的内部卡接有导热板,所述底槽的内部且位于导热板的下方固定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风机。进一步,所述伸缩顶箱的顶部且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卡接有托架,所述托架的顶部粘接有与套筒相适配的橡胶块。进一步,所述伸缩底箱的底部且位于其边沿处固定有滑块,且滑块为半球状。进一步,所述移动座的外壁粘接有橡胶板,且橡胶板为框状围绕移动座的外壁。进一步,所述套筒远离第一插杆的一端固定有配重块。进一步,所述移动座的侧壁栓接有储水箱,且储水箱的内部固定有水泵,所述移动座的外壁环绕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水箱的内部且与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与储水箱的内部连通。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的可伸缩机械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机器人的可伸缩机械手,夹持工件的夹块可在空间内自由移动,有效的提高了夹块的运动范围,且灵活性更佳,有助于提高该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2、该机器人的可伸缩机械手,夹块夹持工件时,密布的抵杆可凹陷成与工件相对应的形状,对工件的夹持效果更佳,在运输移动过程中不易掉落,有助于降低加工损坏率。3、该机器人的可伸缩机械手,插杆可插入伸缩顶箱的内部,同时缓冲弹簧可对其起到抑制作用,避免夹持工件过重或设备失灵时导致伸缩顶箱快速下降造成损坏,安全性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夹块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路框图;图5为本技术导热管、储水箱和移动座连接时的示意图。图中:1移动座、2电机、3伸缩底箱、4伸缩顶箱、5第一电动推杆、6支撑柱、7套筒、8插杆、9第二电液推杆、10夹块、11第三电动推杆、12第四电动推杆、13夹板、14抵杆、15触块、16夹紧弹簧、17橡胶块、18配重块、19托架、20插杆、21底块、22缓冲弹簧、23底槽、24导热板、25风机、26滑块、27橡胶板、28控制器、29导热管、30储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人的可伸缩机械手,如图1-4所示,包括移动座1,移动座1由移动轮和内部驱动电机构成,可进行移动,移动座1的顶部栓接有电机2,电机2的型号为YCP-100L2-4,功率为3KW,移动座1的顶部且位于电机2的侧部安装有与其电性连接的控制器28,控制器28的型号为CPU226,额定功率11w,工作电压为24V电机2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伸缩底箱3,伸缩底箱3为棱柱状,且伸缩底箱3的底部与移动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伸缩底箱3的顶部套接有伸缩顶箱4,伸缩底箱3的内壁底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5,且第一电动推杆5的顶部与伸缩顶箱4的内壁顶部连接,伸缩顶箱4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支撑柱6,且支撑柱6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套筒7,套筒7的底部且远离支撑柱6的一侧与伸缩顶箱4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11,套筒7的一端插接有可伸缩的第一插杆8,套筒7的顶部栓接有第二电动推杆9,且第二电动推杆9的端部通过连接杆与第一插杆8的顶部连接,第三电动推杆11、第二电动推杆9和第一电动推杆5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8电性连接,电机2可带动伸缩底箱3进行三百六十度的旋转,从而控制夹块10进行旋转,第一电动推杆5通过控制伸缩顶箱4在伸缩底箱3顶部的伸缩,从而控制夹块10的升降,第二电液推杆9的伸缩可控制第一插杆8在套筒7的内部伸缩,从而控制夹块10与移动座1之间的距离,第三电液推杆11的伸缩可控制套筒7在竖直方向弯转,从而控制夹块10的移动,与对比文件的机械手只能进行升降和旋转相比,增加了该装置夹持工件的夹块10运动范围,且移动的更加灵活。其中,第一插杆8远离套筒7的一端固定有“C”形状的夹块10,夹块10的一侧外壁栓接有与控制器28电性连接的第四电动推杆12,第四电动推杆12的端部延伸至夹块10的内部且连接有夹板13,夹板13的内部和夹块10远离第四电动推杆12的一侧均插接有“T”形的抵杆14,抵杆14密布分布在夹板13和夹块10上,夹板13和夹块10内的抵杆14相对设置,抵杆14的端部固定有触块15,抵杆14的外壁套接有夹紧弹簧16,第四电动推杆12的伸缩可控制夹板13在夹块10的内部运动,从而实现夹块10夹持工件的功能,夹板13和夹块10内的抵杆14可在夹持工件时伸缩,同时在夹紧弹簧16的作用下增加触块15对工件的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的可伸缩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座(1),所述移动座(1)的顶部栓接有电机(2),所述移动座(1)的顶部且位于电机(2)的侧部安装有与其电性连接的控制器(28),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伸缩底箱(3),且伸缩底箱(3)的底部与移动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底箱(3)的顶部套接有伸缩顶箱(4),所述伸缩底箱(3)的内壁底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5),且第一电动推杆(5)的顶部与伸缩顶箱(4)的内壁顶部连接,所述伸缩顶箱(4)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支撑柱(6),且支撑柱(6)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套筒(7),所述套筒(7)的底部且远离支撑柱(6)的一侧与伸缩顶箱(4)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11),所述套筒(7)的一端插接有可伸缩的第一插杆(8),所述套筒(7)的顶部栓接有第二电动推杆(9),且第二电动推杆(9)的端部通过连接杆与第一插杆(8)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11)、第二电动推杆(9)和第一电动推杆(5)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8)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的可伸缩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座(1),所述移动座(1)的顶部栓接有电机(2),所述移动座(1)的顶部且位于电机(2)的侧部安装有与其电性连接的控制器(28),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伸缩底箱(3),且伸缩底箱(3)的底部与移动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底箱(3)的顶部套接有伸缩顶箱(4),所述伸缩底箱(3)的内壁底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5),且第一电动推杆(5)的顶部与伸缩顶箱(4)的内壁顶部连接,所述伸缩顶箱(4)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支撑柱(6),且支撑柱(6)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套筒(7),所述套筒(7)的底部且远离支撑柱(6)的一侧与伸缩顶箱(4)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11),所述套筒(7)的一端插接有可伸缩的第一插杆(8),所述套筒(7)的顶部栓接有第二电动推杆(9),且第二电动推杆(9)的端部通过连接杆与第一插杆(8)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11)、第二电动推杆(9)和第一电动推杆(5)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8)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的可伸缩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杆(8)远离套筒(7)的一端固定有“C”形状的夹块(10),所述夹块(10)的一侧外壁栓接有与控制器(28)电性连接的第四电动推杆(12),所述第四电动推杆(12)的端部延伸至夹块(10)的内部且连接有夹板(13),所述夹板(13)的内部和夹块(10)远离第四电动推杆(12)的一侧均插接有“T”形的抵杆(14),所述夹板(13)和夹块(10)内的抵杆(14)相对设置,所述抵杆(14)的端部固定有触块(15),所述抵杆(14)的外壁套接有夹紧弹簧(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的可伸缩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块(15)的侧壁粘接有橡胶块(17),且橡胶块(17)为半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战涛,胡永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斯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