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翻箱的机械手臂,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底端中央位置通过承接板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承接板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光电传感器,且光电传感器与底座内顶部两侧镶嵌连接的光电元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端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支杆,且支杆顶部中央位置活动连接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内前端通过第二伺服电机转动连接有轴杆,且轴杆正表面下部镶嵌连接有针孔探头,所述轴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光电传感器、光电元件、针孔探头、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结构,具有便于对机械手臂进行测偏纠偏和快速翻箱的优点。
A kind of manipulator that can turn the box quick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翻箱的机械手臂
本技术涉及机械手臂
,具体为一种可快速翻箱的机械手臂。
技术介绍
机械手臂是一种能按既定的程序或要求,自动完成物件(如材料、工件、零件或工具等)传送或操作作业的机械装置,它能部分地代替人的手工劳动,较高形式的机械手还能模拟人的手臂动作,完成较复杂的作业,机械手臂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工业、医疗、军事、以及太空探索等领域。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1、机械手臂在对进行翻箱时,难以对箱体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判定,且翻箱结构尺寸固定,造成对翻箱效率的降低;2、机械手臂在进行长时间的翻箱后,易发生角度倾斜现象,造成机械手臂翻箱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翻箱的机械手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机械手臂难以对箱体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判定,翻箱结构尺寸固定,造成对翻箱效率的降低,且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易发生角度倾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翻箱的机械手臂,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底端中央位置通过承接板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承接板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光电传感器,且光电传感器与底座内顶部两侧镶嵌连接的光电元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通过连接块转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端一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支杆,且支杆顶部中央位置活动连接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内前端通过第二伺服电机转动连接有轴杆,且轴杆正表面下部镶嵌连接有针孔探头,所述轴杆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且固定夹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优选的,所述底座底端两侧焊接有一组固定块,且固定块上端中央位置螺纹连接有一组紧固螺栓。优选的,所述底座正表面中央位置通过安装板镶嵌连接有控制器,且控制器设置于安装板表面中部。优选的,所述支杆一侧中段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且第一伸缩杆一端与铰接轴底端中部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夹体设置于第二夹体左侧,且第二夹体延伸进第一夹体内部,并与第一夹体内部一侧设置的第二伸缩杆一端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底端两侧螺纹连接有一组调节杆,且调节杆一端中部焊接有调节把手,另一端延伸进承接板内底端两侧。(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翻箱的机械手臂,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夹体、第二夹体、第二伸缩杆和针孔探头,具有提高机械手臂翻箱效率的效果,解决了机械手臂在对进行翻箱时,难以对箱体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判定,且翻箱结构尺寸固定,造成对翻箱效率降低的问题,在轴杆正表面下部镶嵌连接有针孔探头,利用针孔探头对箱体进行位置的监测,控制器接收数据并处理,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对轴承座进行转动,控制第一伸缩杆对铰接轴进行上、下角度的调节,使得固定夹移动至箱体位置处,且固定夹包括第一夹体和第二夹体,第二夹体延伸进第一夹体内部,并与第一夹体内部的第二伸缩杆连接,对于不同直径的箱体,通过第二伸缩杆对第二夹体在第一夹体进行伸缩作用,并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对轴杆的转动,实现机械手臂对箱体进行快速的翻转,大大的提高了机械手臂的翻箱效率。(2)本技术通过设置光电传感器、光电元件和调节杆,具有便于对机械手臂进行测偏纠偏的效果,解决了机械手臂在进行长时间的翻箱后,易发生角度倾斜现象,造成机械手臂翻箱不便的问题,在承接板顶部两侧设置有一组光电传感器,在底座内顶部两侧设置有一组光电元件,光电传感器与光电元件之间相对设置,通过控制器对光电传感器由光电元件传输来的数据进行接收,当控制器接收来自光电传感器的数据信号时,说明机械手臂无偏移现象,当控制器接收不到来自光电传感器的数据信号时,说明机械手臂发生偏移现象,对调节把手施加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力,通过调节杆延伸进承接板内部深度的不同,进而实现对机械手臂的测偏纠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内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夹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控制器;2、安装板;3、连接杆;4、紧固螺栓;5、底座;6、固定块;7、固定夹;8、轴杆;9、铰接轴;10、第一伸缩杆;11、支杆;12、轴承座;13、光电元件;14、连接块;15、第一伺服电机;16、调节杆;17、承接板;18、调节把手;19、光电传感器;20、第二伺服电机;21、第一夹体;22、第二伸缩杆;23、针孔探头;24、第二夹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快速翻箱的机械手臂,包括底座5,所述底座5内底端中央位置通过承接板17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5,底座5底端两侧焊接有一组固定块6,且固定块6上端中央位置螺纹连接有一组紧固螺栓4,底座5正表面中央位置通过安装板2镶嵌连接有控制器1,且控制器1设置于安装板2表面中部,控制器1型号为KY02S,属于现有技术,所述承接板17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光电传感器19,且光电传感器19与底座5内顶部两侧镶嵌连接的光电元件13相对设置,光电传感器19型号为SX670,属于现有技术,光电元件13型号为TLP521,属于现有技术,底座5底端两侧螺纹连接有一组调节杆16,且调节杆16一端中部焊接有调节把手18,另一端延伸进承接板17内底端两侧,在承接板17顶部两侧设置有一组光电传感器19,在底座5内顶部两侧设置有一组光电元件13,光电传感器19与光电元件13之间相对设置,通过控制器1对光电传感器19由光电元件13传输来的数据进行接收,当控制器1接收来自光电传感器19的数据信号时,说明机械手臂无偏移现象,当控制器1接收不到来自光电传感器19的数据信号时,说明机械手臂发生偏移现象,对调节把手18施加顺时针或逆时针的力,通过调节杆16延伸进承接板17内部深度的不同,进而实现对机械手臂的测偏纠偏,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5输出端通过连接块14转动连接有轴承座12,所述轴承座12上端一侧通过连接杆3固定连接有支杆11,且支杆11顶部中央位置活动连接有铰接轴9,支杆11一侧中段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0,且第一伸缩杆10一端与铰接轴9底端中部活动连接,第一伸缩杆10、第二伸缩杆22型号为SUF,属于现有技术,所述铰接轴9内前端通过第二伺服电机20转动连接有轴杆8,且轴杆8正表面下部镶嵌连接有针孔探头23,第一伺服电机15、第二伺服电机20型号为Y2100L2,属于现有技术,针孔探头23型号为D7,属于现有技术,所述轴杆8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7,且固定夹7包括第一夹体21和第二夹体24,第一夹体21设置于第二夹体24左侧,且第二夹体24延伸进第一夹体21内部,并与第一夹体21内部一侧设置的第二伸缩杆22一端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翻箱的机械手臂,包括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内底端中央位置通过承接板(17)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5),所述承接板(17)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光电传感器(19),且光电传感器(19)与底座(5)内顶部两侧镶嵌连接的光电元件(1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5)输出端通过连接块(14)转动连接有轴承座(12),所述轴承座(12)上端一侧通过连接杆(3)固定连接有支杆(11),且支杆(11)顶部中央位置活动连接有铰接轴(9),所述铰接轴(9)内前端通过第二伺服电机(20)转动连接有轴杆(8),且轴杆(8)正表面下部镶嵌连接有针孔探头(23),所述轴杆(8)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7),且固定夹(7)包括第一夹体(21)和第二夹体(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翻箱的机械手臂,包括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内底端中央位置通过承接板(17)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5),所述承接板(17)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光电传感器(19),且光电传感器(19)与底座(5)内顶部两侧镶嵌连接的光电元件(13)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5)输出端通过连接块(14)转动连接有轴承座(12),所述轴承座(12)上端一侧通过连接杆(3)固定连接有支杆(11),且支杆(11)顶部中央位置活动连接有铰接轴(9),所述铰接轴(9)内前端通过第二伺服电机(20)转动连接有轴杆(8),且轴杆(8)正表面下部镶嵌连接有针孔探头(23),所述轴杆(8)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7),且固定夹(7)包括第一夹体(21)和第二夹体(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翻箱的机械手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底端两侧焊接有一组固定块(6),且固定块(6)上端中央位置螺纹连接有一组紧固螺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霞霞,
申请(专利权)人:立世乐天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