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聚丙烯树脂40‑99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15‑30份;抗菌剂0.2‑1份;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通过控制弹性体的熔融指数,能够促进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抗菌剂的分布,促进聚丙烯组合物的抗菌效果与抗污效果。
A polypropylene composi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聚丙烯与其它通用塑料相比,具有力学性能好、密度小、刚性好、强度高以及电绝缘性能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家电和汽车制品中。改性聚丙烯应用在洗衣机、小家电时,当使用时间过长后,聚丙烯材料易被沾污,同时滋生细菌发霉等,限制了聚丙烯材料的应用范围。在汽车应用领域,车辆在使用过程中,驾乘人员的化妆品、食品等容易沾污内饰材料,且部分污物难以清理。随着新型出行方式(共享汽车/网约车)的推广,对汽车材料的抗菌防污性能提出需求。中国专利申请CN106117802B公开了一种矿粉增强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矿粉增强聚丙烯组合物配方中添加特定含量的界面改性剂(环氧硅氧烷偶联剂)、高疏水性助剂和抗菌剂,改变矿粉增强聚丙烯组合物表面的极性,改善了矿粉增强聚丙烯组合物的疏水性能,并且提高了该矿粉增强聚丙烯组合物的抗菌防霉性。中国专利申请CN109294149A公开了一种持久抗菌聚丙烯塑料杯该塑料杯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抗污剂的加入,但是由于其在聚丙烯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不足,需要加入乙撑双硬脂酰胺来辅助。中国专利申请CN101591443A公开了一种聚丙烯接枝亲水亲生物体的改性添加剂,其中亲水亲生物体的链段可以是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添加剂与聚丙烯之间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又能改善聚丙烯表面的抗凝血等生物相容性能。但是没有讨论聚丙烯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与聚丙烯的相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与抗污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聚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聚丙烯组合物,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聚丙烯树脂40-99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15-30份;抗菌剂0.2-1份;聚丙烯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1-3份。优选的,按重量份计,抗菌剂的用量为0.2-0.4份。在本专利技术的树脂基体下,能够极大降低抗菌剂的用量。所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选自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一般的,在聚丙烯中使用的热塑性弹性体包括苯乙烯类(包括SBS、SIS、SEBS、SEPS)、聚烯烃类(主要是乙烯-α烯烃共聚物)、PP/EPDM共混、OBC等。苯乙烯类、PP/EPDM共混、OBC都不能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优选的,所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融指数为5-30g/10min(190℃,2.16kg)。所述的抗菌剂选自氧化锌、沸石负载银离子或玻璃基负载银离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的聚丙烯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接枝率为60%-80%,分子量为60万-80万。聚丙烯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添加,能够富集在材料表面,起到抗污效果,减少水分的残留也能破坏细菌的生长环境,提升抗菌效果。聚丙烯是一种结晶型树脂,抗菌剂在聚丙烯结晶过程中排出在晶区外而主要分布在非晶区。本专利技术发现,在聚丙烯树脂中添加一定量的高熔指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更好的在剪切作用下发生变形、破碎,均匀分散。尤其是表层,注塑过程中由于高剪切形成高度取向的显著的丝状网络结构,能够提升表层抗菌剂的暴露以提升抗菌效果。聚硅氧烷表面张力低,具有良好的疏水特性。如果富集到材料表面,可以改善表面的防污性能,如本实验中涉及到的鞋油擦拭性能。同时由于其疏水性能,材料表层更难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形成水膜,如此对抑制菌群的生长有一定作用。但是,聚硅氧烷在表面的富集会破坏丝状网络结构,反而降低了抗菌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聚丙烯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富集在表面的同时也不破坏丝状网络结构,保证了良好的抗污效果与杀菌效果,协同作用之下,得到了优秀抗菌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中还可以加入一定量的填料来改善其他性能,按重量份计,还包括0-30份填料;所述的填料选自滑石粉、碳酸钙、硅灰石、硫酸钡、云母、硅微粉、二氧化硅、氢氧化镁、蒙脱土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对于填料的粒径没有特别的限制。为了提高加工性能或者得到其他性能,按重量份计,还包括0-10份的助剂;所述的助剂选自润滑剂、色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润滑剂可以是:硬脂酸盐类和酰胺类,如硬脂酸锌、硬脂酸酸钙、乙撑双硬脂酸酰胺等。所述的色粉可以是:钛白、碳黑、酞青蓝、铁红、钛黄等。上述的聚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加入到高混机中混合1~3分钟,转速为1000~2000转/分钟,得到预混料;预混料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螺杆各区温度为190~230℃,真空造粒即得产品。以上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的应用,用在仪表板、副仪表板、立柱、手套箱、门板、门槛、空调壳体等汽车用内饰件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聚丙烯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抗菌体系,注塑过程中由于高剪切形成高度取向的显著的丝状网络结构,能够提升表层抗菌剂的暴露以提升抗菌效果,协同聚丙烯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富集在表面后的抗污性能,在低的抗菌剂添加量下得到一种抗菌效果好的聚丙烯组合物。附图说明图1:具有丝状网络结构的材料表面电镜照片。图2:不具有丝状网络结构的材料表面电镜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所用原料来下:聚丙烯:N-Z30S;抗菌剂:银离子抗菌剂BM-502FA,玻璃载体;乙烯-辛烯共聚物,熔融指数为8g/10min(190℃,2.16kg),POE8137;乙烯-丁烯共聚物,熔融指数为5g/10min(190℃,2.16kg),牌号POELC565;SEBS,熔融指数为10g/10min(230℃,2.16kg),G1657MS;OBC,熔融指数为5g/10min(190℃,2.16kg),Infuse9507;聚丙烯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A:接枝率为63%,分子量约为68万;聚丙烯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B:接枝率为78%,分子量约为76万;聚丙烯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C:接枝率为43%,分子量约为57万;聚二甲基硅氧烷:TP-200,分子量约为60万;滑石粉:TYT-777A;润滑剂:硬脂酸锌;BS-2818;色粉:碳黑;M717;实施例和对比例聚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重量配比称取各组分,加入到高混机中混合1~3分钟,转速为1000~2000转/分钟,得到预混料;预混料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螺杆各区温度为190~230℃,真空造粒即得聚丙烯组合物。各项性能测试方法:将聚丙烯组合物在注塑机中注塑成100cm*100cm*3mm方板,测试样板表面防污性能和抗菌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n聚丙烯树脂 40-99份;/n乙烯-α烯烃共聚物 15-30份;/n抗菌剂 0.2-1份;/n聚丙烯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 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聚丙烯树脂40-99份;
乙烯-α烯烃共聚物15-30份;
抗菌剂0.2-1份;
聚丙烯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抗菌剂的用量为0.2-0.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选自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熔融指数为5-30g/10min(190℃,2.16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剂选自氧化锌、沸石负载银离子或玻璃基负载银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娟霞,杨波,黄险波,叶南飚,雷亮,彭莉,卢朝亮,陈业中,罗忠富,丁正亚,
申请(专利权)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