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家喜专利>正文

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386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其结构包括料筒、炮筒、底座、减速电机,料筒为漏斗状底部通过排气接口与炮筒连接,减速电机与炮筒机械连接,炮筒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上,排气接口内部组成有倒料口、固定腔、锋板、滑边,倒料口设于固定腔内,在固定腔的两端设有滑边,滑边相对固定腔一侧的外部与锋板贴合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熔体前锋交汇时产生的气体通过两侧设有的锋板、进气杆、出气口、导气结构以及排气圆孔的共同作用下,弧形腔可避免混料熔体高出两侧固定腔堵塞进气杆,从而实现气体的有效排放,防止将空气困在型腔内产生的气泡影响到产品质量。

A doubl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合模
,特别的,是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
技术介绍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成型又称为模内浇注,就是一个产品模型的空壳,通过注塑机炮筒的高温溶解使塑胶原料成液体状,同时通过螺杆的旋转增压,使塑胶液体高速填充模型空隙,冷却后,开模后即成成品,在注塑机的连续性工作中,需要不断的往料筒中加料,当两股熔体前锋交汇时气体无法及时排出,便很容易将空气困在型腔内而使之间产生气泡,造成成型产品质量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在注塑机的连续性工作中,需要不断的往料筒中加料,当两股熔体前锋交汇时气体无法及时排出,便很容易将空气困在型腔内而使之间产生气泡,造成成型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提供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其结构包括料筒、炮筒、底座、减速电机,所述料筒为漏斗状底部通过排气接口与炮筒连接,所述减速电机与炮筒机械连接,所述炮筒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排气接口内部组成有倒料口、固定腔、锋板、滑边,所述倒料口设于固定腔内,在固定腔的两端设有滑边,所述滑边相对固定腔一侧的外部与锋板贴合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倒料口的底端与炮筒的内部相互贯通,所述滑边设有滑道与滑轮,所述滑轮设有两个均滑动配合在滑道上,其中滑道与倒料口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倒料口表面凿设有两个以上的镂空洞,利用镂空洞可提高混料后下料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炮筒与倒料口的连接位置设有混合料槽与螺杆,所述螺杆呈水平分布在炮筒内部,并通过减速电机驱动,所述混合料槽为碗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锋板内部组成有弧形腔、进气杆、出气口、支撑座、导气结构、排气圆孔,所述弧形腔与支撑座为一体化,所述进气杆垂直固定在弧形腔的内部,在其底部两侧与出气口焊接且呈内部相通,所述出气口配合有导气结构,所述导气结构的气体输出端与排气圆孔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气结构安装在支撑座的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气结构由安装轴承、微型抽气泵、输气管道组成,所述安装轴承用于微型抽气泵,所述微型抽气泵的输出端通过输气管道连接于排气圆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圆孔设有两个以上,环绕设于排气接口的外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料筒与炮筒的接处设有的排气接口,在排气接口的内部利用倒料口设有的镂空洞呈不规则下料熔体,以实现混合熔体的搅拌工作,使熔体混料混合更加高效。2.本专利技术在熔体前锋交汇时产生的气体通过两侧设有的锋板、进气杆、出气口、导气结构以及排气圆孔的共同作用下,弧形腔可避免混料熔体高出两侧固定腔堵塞进气杆,从而实现气体的有效排放,防止将空气困在型腔内产生的气泡影响到产品质量。3.本专利技术倒料口与滑边相配合,在加料中由于倒料口负重配合的滑轮沿着滑道垂直向下可减少加料中的高度,减少多余气体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的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的排气接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的锋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的倒料口配合于滑边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料筒-1、炮筒-2、底座-3、减速电机-4、排气接口-a、倒料口-a1、固定腔-a2、锋板-a3、滑边-a4、滑道-a41、滑轮-a42、镂空洞-a11、混合料槽-21、螺杆-22、弧形腔-a31、进气杆-a32、出气口-a33、支撑座-a34、导气结构-a35、排气圆孔-a36、安装轴承-51、微型抽气泵-52、输气管道-5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图1~图4示意性的显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注塑机的结构,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其结构包括料筒1、炮筒2、底座3、减速电机4,所述料筒1为漏斗状底部通过排气接口a与炮筒2连接,所述减速电机4与炮筒2机械连接,所述炮筒2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3上,所述排气接口a内部组成有倒料口a1、固定腔a2、锋板a3、滑边a4,所述倒料口a1设于固定腔a2内,在固定腔a2的两端设有滑边a4,所述滑边a4相对固定腔a2一侧的外部与锋板a3贴合接触,所述倒料口a1的底端与炮筒2的内部相互贯通,所述滑边a4设有滑道a41与滑轮a42,所述滑轮a42设有两个均滑动配合在滑道a41上,其中滑道a41与倒料口a1连接,所述倒料口a1表面凿设有两个以上的镂空洞a11,利用镂空洞a11可提高混料后下料效率,所述炮筒2与倒料口a1的连接位置设有混合料槽21与螺杆22,所述螺杆22呈水平分布在炮筒2内部,并通过减速电机4驱动,所述混合料槽21为碗状,所述锋板a3内部组成有弧形腔a31、进气杆a32、出气口a33、支撑座a34、导气结构a35、排气圆孔a36,所述弧形腔a31与支撑座a34为一体化,所述进气杆a32垂直固定在弧形腔a31的内部,在其底部两侧与出气口a33焊接且呈内部相通,所述出气口a33配合有导气结构a35,所述导气结构a35的气体输出端与排气圆孔a36连接,所述导气结构a35安装在支撑座a34的内部,所述导气结构a35由安装轴承51、微型抽气泵52、输气管道53组成,所述安装轴承51用于微型抽气泵52,所述微型抽气泵52的输出端通过输气管道53连接于排气圆孔a36,所述排气圆孔a36设有两个以上,环绕设于排气接口a的外表面。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作如下说明:在连续性的加工下,当不断的往料筒1中加料时,熔体通过倒料口a1下料至炮筒2内组成的混合料槽21中,随着加料的不断增加,倒料口a1与滑道a41、滑轮a42的重量一定,当重量超过滑轮a42承受值时,滑轮a42沿着滑道a41垂直下滑,以降低倒料口a1与混合料槽21的高度,避免因为间隙过大而造成下料时产生气体,熔体分别经过镂空洞a11不断的排出,利用镂空洞a11可提高两种熔体之间的混合效果,在倒料口a1周围用锋板a3固定,其中弧形腔a31高出的背锋最高处设有的进气杆a32,可减少因为镂空洞a11排出的熔体溅起堵塞住进气杆a32而影响到排气系统,在加料中,通过启动微型抽气泵52,不断的通过出气口a33与进气杆a32抽空气,将两熔体前锋交汇处产生的气体通过进气杆a32、出气口a33以及输气通道53、排气圆孔a36形成的一条排气通道有效排出,可避免空气困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料筒(1)、炮筒(2)、底座(3)、减速电机(4),所述料筒(1)为漏斗状底部通过排气接口(a)与炮筒(2)连接,所述减速电机(4)与炮筒(2)机械连接,所述炮筒(2)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3)上,所述排气接口(a)内部组成有倒料口(a1)、固定腔(a2)、锋板(a3)、滑边(a4),所述倒料口(a1)设于固定腔(a2)内,在固定腔(a2)的两端设有滑边(a4),所述滑边(a4)相对固定腔(a2)一侧的外部与锋板(a3)贴合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料筒(1)、炮筒(2)、底座(3)、减速电机(4),所述料筒(1)为漏斗状底部通过排气接口(a)与炮筒(2)连接,所述减速电机(4)与炮筒(2)机械连接,所述炮筒(2)通过轴承固定在底座(3)上,所述排气接口(a)内部组成有倒料口(a1)、固定腔(a2)、锋板(a3)、滑边(a4),所述倒料口(a1)设于固定腔(a2)内,在固定腔(a2)的两端设有滑边(a4),所述滑边(a4)相对固定腔(a2)一侧的外部与锋板(a3)贴合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料口(a1)的底端与炮筒(2)的内部相互贯通,所述滑边(a4)设有滑道(a41)与滑轮(a42),所述滑轮(a42)设有两个均滑动配合在滑道(a41)上,其中滑道(a41)与倒料口(a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料口(a1)表面凿设有两个以上的镂空洞(a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注塑口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炮筒(2)与倒料口(a1)的连接位置设有混合料槽(21)与螺杆(22),所述螺杆(22)呈水平分布在炮筒(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家喜
申请(专利权)人:谢家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