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79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07
本说明书提供由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Polycyclic compounds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containing th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环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11月6日向韩国专利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46798号的优先权,其内容全部包含在本说明书中。本说明书涉及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本说明书中有机发光器件是指利用有机半导体物质的发光器件,需要电极与有机半导体物质之间的空穴和/或电子的交换。根据工作原理,有机发光器件可以大致分为如下两种。第一种是通过从外部的光源流入到器件的光子在有机物层形成激子(exiton),该激子被分离成电子和空穴,该电子和空穴分别被传递至不同的电极而作为电流源(电压源)而使用的形态的发光器件。第二种是对2个以上的电极施加电压或电流而向与电极形成界面的有机半导体物质层注入空穴和/或电子,通过被注入的电子和空穴而工作的形态的发光器件。通常情况下,有机发光现象是指利用有机物质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现象。利用有机发光现象的有机发光器件通常具有包含阳极和阴极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有机物层的结构。在这里,为了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上述有机物层大多情况下由分别利用不同的物质构成的多层结构形成,例如,可以由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形成。对于这样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而言,如果在两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空穴从阳极注入至有机物层,电子从阴极注入至有机物层,当所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会形成激子(exciton),并且当该激子重新跃迁至基态时就会发出光。已知这样的有机发光器件具有自发光、高亮度、高效率、低驱动电压、宽视角、高对比度等特性。有机发光器件中作为有机物层而使用的材料根据功能可以分为发光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例如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等。发光材料按照发光颜色有蓝色、绿色、红色发光材料和为了实现更优异的自然色而所需的黄色和橙色发光材料。另外,为了增加色纯度和增加通过能量转移的发光效率,作为发光材料,可以使用主体/掺杂剂系。其原理为,如果在发光层中少量混合与主要构成发光层的主体相比能带隙小且发光效率优异的掺杂剂,则主体中产生的激子被传输至掺杂剂而发出高效率的光。这时,由于主体的波长按照掺杂剂的波长移动,因此可以根据所利用的掺杂剂的种类而得到所希望的波长的光。为了充分发挥上述的有机发光器件所具有的优异的特性,在器件内构成有机物层的物质,例如空穴注入物质、空穴传输物质、发光物质、电子传输物质、电子注入物质等得到稳定且有效的材料的支持,因此持续要求开发新的材料。[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公开公报106467553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课题本说明书记载了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课题解决方法本说明书的一实施方式提供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化学式1]上述化学式1中,A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W为O、S、Se、NRa、PRb、C=O、CRcRd、SiReRf或P(=O)Rg,X1为N或CR11,X2为N或CR12,X3为N或CR13,其中,X2为N时,X3为CR13;X3为N时,X2为CR12,Ra至Rg、R11至R13、Ar1和Ar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氢、氘、卤素基团、氰基、烷基甲硅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硼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或者与相邻的基团彼此结合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R1和R2与下述化学式2的虚线部连接而形成环,R3和R12、或者R3和R13与下述化学式2的虚线部连接而形成环,[化学式2]上述化学式2中,Y为O、S、Se、NR21、PR22、C=O、CR23R24、SiR25R26或P(=O)R27,R21至R27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氢、氘、卤素基团、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或者与相邻的基团彼此结合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A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另外,根据本说明书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中,包含: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一电极对置而具备的第二电极、以及具备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的一层以上的有机物层,上述有机物层中的一层以上包含上述的化合物。专利技术效果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化合物为包含硼(B)的多环的稠环化合物,可以用作有机发光器件的有机物层的材料。根据至少一个的实施方式的化合物在有机发光器件中可以提高发光效率、色纯度、寿命特性等器件的特性,并且可以得到具有低驱动电压的器件。附图说明图1图示了由基板1、阳极2、发光层3和阴极4构成的有机发光器件的例子。图2图示了由基板1、阳极2、空穴注入层5、空穴传输层6、发光层7、电子传输层8和阴极4构成的有机发光器件的例子。1:基板2:阳极3:发光层4:阴极5:空穴注入层6:空穴传输层7:发光层8:电子传输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说明书更详细地进行说明。本说明书提供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中包含B,通过与化学式2的虚线部连接而形成环,从而将在三芳基硼烷[Triarylborane]上直接结合的芳基利用氮或其它不扩张共轭的形态的原子(W)而结合,从而改善了芳基的空间阻位引起的扭曲特性。这样的分子与现有专利技术的发光材料相比,分子的稳定性增加,从而在有机发光器件的驱动中可以显著地改善寿命。此外,分子的稳定性增加能够提高蒸镀工序速度,从而可改善工艺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改善现有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寿命、色域、电荷平衡特性,并且可以改善制造面板时的工艺性、材料变性等特性。[化学式1]上述化学式1中,A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W为O、S、Se、NRa、PRb、C=O、CRcRd、SiReRf或P(=O)Rg,X1为N或CR11,X2为N或CR12,X3为N或CR13,其中,X2为N时,X3为CR13;X3为N时,X2为CR12,Ra至Rg、R11至R13、Ar1和Ar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氢、氘、卤素基团、氰基、烷基甲硅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硼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或者与相邻的基团彼此结合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R1和R2与下述化学式2的虚线部连接而形成环,R3和R12、或者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n化学式1/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06 KR 10-2017-01467981.一种由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



所述化学式1中,
A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
W为O、S、Se、NRa、PRb、C=O、CRcRd、SiReRf或P(=O)Rg,
X1为N或CR11,X2为N或CR12,X3为N或CR13,
其中,X2为N时,X3为CR13;X3为N时,X2为CR12,
Ra至Rg、R11至R13、Ar1和Ar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氢、氘、卤素基团、氰基、烷基甲硅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硼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或者与相邻的基团彼此结合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R1和R2与下述化学式2的虚线部连接而形成环,
R3和R12、或者R3和R13与下述化学式2的虚线部连接而形成环,
化学式2



所述化学式2中,
Y为O、S、Se、NR21、PR22、C=O、CR23R24、SiR25R26或P(=O)R27,
R21至R27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氢、氘、卤素基团、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或者与相邻的基团彼此结合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A2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烃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由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由下述化学式1-1或化学式1-2表示:
化学式1-1



化学式1-2



所述化学式1-1和化学式1-2中,
W、X1、R1、R2、A1、Ar1和Ar2与所述化学式1中的定义相同,
X21和X31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N或CR41,
R41为氢、氘、卤素基团、氰基、烷基甲硅烷基、芳基甲硅烷基、硼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或者与相邻的基团彼此结合而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
R3和R4、以及R3和R5与所述化学式2的虚线部连接而形成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由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由下述化学式2-1至化学式2-7中的任一个表示:
化学式2-1



化学式2-2



化学式2-3



化学式2-4



化学式2-5



化学式2-6



化学式2-7



所述化学式2-1至化学式2-7中,
W、X1、X2、X3、A1、Ar1和Ar2与所述化学式1中的定义相同,
Y1至Y14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与所述化学式2中的Y的定义相同,
A21至A34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与所述化学式2中的A2的定义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Ar1和Ar2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至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2至60的杂芳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由所述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由下述结构中的任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具己洞琴水井尹正民金公谦李七源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檀国大学天安校区产学合作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