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168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3:44
过滤装置(10)包括过滤槽(12)、两端被支承的第一滚筒过滤器(30)和悬臂的第二滚筒过滤器(40)。第一滚筒过滤器(30)的第一端部(30a)支承在过滤槽(12)的第一侧壁(12a)上。第一滚筒过滤器(30)的第二端部(30b)支承在第二侧壁(12b)上。第二滚筒过滤器(40)的支承侧的端部(40a)支承在第一侧壁(12a)上。在第二滚筒过滤器(40)的非支承侧的端部(40b)与第二侧壁(12b)之间形成有连通部(51)。第一喷射部(60)向第一滚筒过滤器(30)的外周面(30c)喷射液体。第二喷射部(70)配置在第二滚筒过滤器(40)的附近,向第二滚筒过滤器(40)的外周面(40c)喷射液体。

Filter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过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混入有例如切削屑或微粒等的液体进行净化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切削或磨削等机械加工的机床中,为了冷却工件和工具而使用冷却剂(切削液)。在机械加工中使用的冷却剂中混入有切削屑(切屑)或微粒等除去对象物。在最近的机床中,有除去对象物多样化的趋势。为了净化、再使用这样的冷却剂,以往提出了各种过滤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过滤装置包括:储藏槽、配置在储藏槽内的过滤滚筒、刮起上述储藏槽内的切屑的刮板输送机、以及向上述过滤滚筒(滚筒过滤器)喷出液体的喷射单元。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喷射单元从过滤滚筒的外侧向过滤滚筒喷射液体。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液体处理装置包括:贮存要处理的液体的槽、配置在该槽内部的旋转滚筒、设置在旋转滚筒上的过滤器、以及从所述过滤器的内侧喷出清洗用液体的喷射喷嘴。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9371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6731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34536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过滤能力,希望使用多个滚筒过滤器。专利文献1、2的过滤装置从滚筒过滤器的外侧向露出于液面上的滚筒过滤器的上部喷射液体。在这样的过滤装置中,若平行排列配置多个滚筒过滤器,则在相互相邻的滚筒之间形成液体难以流动的流入部。渣滓滞留在该流入部的液面附近。在这种情况下,渣滓长时间停留在相邻滚筒之间的液面附近,随着时间的推移,渣滓的量增加,从而成为产生各种问题的原因。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能力高且能够抑制滚筒过滤器的堵塞、并且能够高效地排出存在于液面附近的渣滓的过滤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一个实施方式的过滤装置,包括: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过滤槽;两端被支承的第一滚筒过滤器;仅一端被支承的悬臂的第二滚筒过滤器;驱动机构;第一喷射部;第二喷射部;以及输送机。所述驱动机构使所述第一滚筒过滤器和所述第二滚筒过滤器旋转。所述第一喷射部向所述第一滚筒过滤器的外周面喷射液体。所述第二喷射部向所述第二滚筒过滤器的外周面喷射液体。所述输送机将所述过滤槽内渣滓排出到所述过滤槽的外部。所述第一滚筒过滤器具有被所述第一侧壁支承的第一端部和被所述第二侧壁支承的第二端部。悬臂的所述第二滚筒过滤器具有被所述第一侧壁支承的支承侧的端部。在所述第二滚筒过滤器的非支承侧的端部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有连通部。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过滤装置由于使用多个滚筒过滤器(至少第一滚筒过滤器和第二滚筒过滤器),因此过滤能力高。而且,能够利用第一喷射部和第二喷射部除去附着在这些滚筒过滤器上的渣滓等除去对象物。由第一喷射部从第一滚筒过滤器除去的渣滓落到第一滚筒过滤器与第二滚筒过滤器之间的液体流入部。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悬臂的第二滚筒过滤器的非支承侧的端部与过滤槽的侧壁之间形成有连通部。因此,能够避免渣滓积存在第一滚筒过滤器与第二滚筒过滤器之间的液面附近。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该过滤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3是沿着图1中的F3-F3线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图4是沿着图1中的F4-F4线的过滤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放大示出该过滤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过滤装置的俯视图;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过滤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图1至图5对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过滤装置进行说明。图1示出从例如加工中心这样的机床1中使用的冷却剂(切削液)中除去异物的设备的概要。要过滤的液体Q1的一个例子是从用于加工工件W的机床1排出的冷却剂。在该液体Q1中含有通过切削或研磨等产生的切削屑或微粒等除去对象物。含有除去对象物的液体Q1通过流路2供给到过滤装置10。该液体Q1被过滤装置10过滤,成为清洁的液体Q2而流入清洁槽11。清洁液Q2在被泵3汲起后,经由供给流路4再次向机床1供给。以下对过滤装置10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图1是过滤装置10的剖视图,图2是过滤装置10的一部分的俯视图。过滤装置10具有收容要过滤的液体Q1的过滤槽12和用于运出过滤槽12内的除去对象物的输送机(刮板输送机)13。要过滤的液体Q1经由流路2而供给至过滤槽12。在过滤槽12的附近配置有清洁槽11。如图2和图3所示,过滤槽12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侧壁12a和第二侧壁12b。如图1所示,在过滤槽12的端部形成有渣滓运出路径15。渣滓运出路径15从过滤槽12的底部12c向斜上方延伸,并向过滤槽12的外部延伸。在渣滓运出路径15的上端形成有排出部16。排出部16设置在比过滤槽12的液面Q3高的位置。在排出部16的附近设置有以电动机为驱动源的驱动机构17。输送机13配置在从过滤槽12的底部12c到排出部16的范围内。该输送机13具有一对链条20、21和多个刮板22。链条20、21卷挂在上侧的链轮23和下侧的链轮24上,通过驱动机构17向图1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移动。链条20、21由设置在过滤槽12上的引导部件25、26(如图3和图4所示)支承。刮板22在链条20、21的长度方向上以规定间隔设置。如图1所示,输送机13具有下侧部分13a和上侧部分13b。下侧部分13a沿着过滤槽12的底部12c和渣滓运出路径15向排出部16移动。上侧部分13b从上侧的链轮23朝向下侧的链轮24移动。沉入到过滤槽12的底部12c的切削屑等渣滓S通过刮板22从底部12c经由渣滓运出路径15被输送到排出部16。到达排出部16的渣滓S向回收箱27(图1所示)落下。在过滤装置10的内部收容有第一滚筒过滤器30和第二滚筒过滤器40。第一滚筒过滤器30和第二滚筒过滤器40配置在输送机13的下侧部分13a与上侧部分13b之间。而且,第一滚筒过滤器30和第二滚筒过滤器40以相互平行且实质上水平的姿势配置。第一滚筒过滤器30具有圆筒形的过滤器主体31。过滤器主体31例如可以是在金属板上形成有多个过滤用流通孔的多孔板,也可以是具有过滤用流通孔的网眼部件。也可以是由在多孔板的外侧重叠有网眼部件的复合材料构成的过滤器主体31。在过滤器主体31的内部形成有使过滤后的清洁液Q2流入的流入室32。第一滚筒过滤器30具有第一端部30a和第二端部30b。第一端部30a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过滤槽12的第一侧壁12a上。第二端部30b旋转自如地支承在过滤槽12的第二侧壁12b上。即,第一滚筒过滤器30是第一端部30a和第二端部30b支承在过滤槽12上的“两端支承型”的滚筒过滤器。第一滚筒过滤器30的下半部浸没在液体Q1中,但上半部露出在过滤槽12的液面Q3上。在过滤槽12的底部12c与第一滚筒过滤器30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供液体Q1流动的液体流路33。在第一滚筒过滤器30的第一端部30a和第二端部30b分别设有链轮34、35。链条20、21与链轮34、35啮合。因此,当链条20、21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装置(10),包括:/n过滤槽(12),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侧壁(12a)和第二侧壁(12b);/n第一滚筒过滤器(30),具有被所述第一侧壁(12a)支承的第一端部(30a)和被所述第二侧壁(12b)支承的第二端部(30b);/n悬臂的第二滚筒过滤器(40),具有被所述第一侧壁(12a)支承的支承侧的端部(40a);/n连通部(51),形成在所述第二滚筒过滤器(40)的非支承侧的端部(40b)与所述第二侧壁(12b)之间;/n驱动机构(17),使所述第一滚筒过滤器(30)和所述第二滚筒过滤器(40)旋转;/n第一喷射部(60),向所述第一滚筒过滤器(30)的外周面(30c)喷射液体(Q2);/n第二喷射部(70),向所述第二滚筒过滤器(40)的外周面(40c)喷射液体(Q2);以及/n输送机,将所述过滤槽(12)内的渣滓排出到所述过滤槽(12)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13 JP 2017-1760781.一种过滤装置(10),包括:
过滤槽(12),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侧壁(12a)和第二侧壁(12b);
第一滚筒过滤器(30),具有被所述第一侧壁(12a)支承的第一端部(30a)和被所述第二侧壁(12b)支承的第二端部(30b);
悬臂的第二滚筒过滤器(40),具有被所述第一侧壁(12a)支承的支承侧的端部(40a);
连通部(51),形成在所述第二滚筒过滤器(40)的非支承侧的端部(40b)与所述第二侧壁(12b)之间;
驱动机构(17),使所述第一滚筒过滤器(30)和所述第二滚筒过滤器(40)旋转;
第一喷射部(60),向所述第一滚筒过滤器(30)的外周面(30c)喷射液体(Q2);
第二喷射部(70),向所述第二滚筒过滤器(40)的外周面(40c)喷射液体(Q2);以及
输送机,将所述过滤槽(12)内的渣滓排出到所述过滤槽(12)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10),其中,
所述第一滚筒过滤器(30)的上部露出在所述过滤槽(12)内的液体(Q1)的液面(Q3)的上方,所述第一喷射部(60)从上方向从所述液面(Q3)出来的所述第一滚筒过滤器(30)的所述外周面(30c)喷射所述液体(Q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装置(10),其中,
所述第一喷射部(60)向所述第一滚筒过滤器(30)的所述外周面(30c)的切线方向喷射所述液体(Q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10),其中,
所述第二滚筒过滤器(40)的上部露出在所述过滤槽(12)内的液体(Q1)的液面(Q3)的上方,所述第二喷射部(70)从上方向从所述液面(Q3)出来的所述第二滚筒过滤器(40)的所述外周面(40c)喷射所述液体(Q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装置(10),其中,
所述第二喷射部(70)向所述第二滚筒过滤器(40)的所述外周面(40c)的切线方向喷射所述液体(Q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10),其中,
在形成于所述第一滚筒过滤器(30)和所述第二滚筒过滤器(40)之间的液体流入部(50),具有使所述液体流入部(50)的液面附近的液体(Q1)向所述连通部(51)移动的流动促进单元(80)。


7.一种过滤装置(10),包括:
过滤槽(12),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侧壁(12a)和第二侧壁(12b);
流路(2),向所述过滤槽(12)供给含有除去对象物的液体(Q1);
渣滓运出路径(15),形成在排出部(16)和所述过滤槽(12)的底部(12c)之间,所述排出部(16)设置在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代实田代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分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