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净化装置的喷涂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8454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0 0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喷涂间(10),其设置有净化装置(12)。净化装置(12)包括:水槽(20)、泵(21)、水线形成机构(22)、淤渣去除机构(26)、排气机构(28)、阻挡部件(70)。水线形成机构(22)具有配置在喷涂室(11)上部的水箱(40)。在水箱(40)的底壁(45)上形成有多个喷嘴部(50),各喷嘴部(50)具有:内径从流入口(55)向下方逐渐缩小的筒部(56)、圆形的流出口(57)。由从流出口(57)呈直线状下落的水形成彼此平行的多条水线(60)。通过使含有涂料雾的空气与水线(60)接触来收集涂料雾。在阻挡部件(70)的背面侧形成有排气室(7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涂间,其具有用于去除喷涂室内的空气中含有的涂料雾的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使用喷雾喷嘴等涂料喷射装置在喷涂室内进行喷涂作业时,使用喷涂间。之所以使用喷涂间,是为了防止喷涂室内的作业环境恶化,或防止涂料雾被排出至外部。例如,日本特开2002-273292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扩散间( 千工、) 一 ^一 7 )式喷涂间。对于扩散间式喷涂间而言,通过排气风扇,将含有涂料雾的空气吸入涡流室内。通过该涡流室内产生的空气离心力,使涂料雾从空气流中分离,并通过使涂料雾撞击水膜而将其收集。含有所收集的涂料雾的水从水中管道被回收至水槽,以再利用。从所述涡流室排出的含有水分的空气,通过分离机构(eliminator)进行脱水后从排气口排出。另一方面,日本特许第3704084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水间(々才一夕一夂一 7 )式喷涂间。在这种喷涂间中,使由泵抽起的水沿水流板呈膜状流动,从而形成水帘。使涂料雾与该水帘接触,从而冲洗掉涂料雾。并且,从配置在所述水流板背面侧的淋浴喷嘴喷出淋浴水。通过该淋浴水,使未被所述水帘收集的涂料雾落入水中。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27329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许第3704084号公报所述专利文献1与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喷涂间,均是使收集的涂料雾与水一同落入水槽内,以使其集中。因此,水槽内会生成涂料淤渣(涂料沉淀)。该涂料淤渣或漂浮在水面上,或沉入水槽内,从而滞留在水槽内。由于现有的喷涂间内未配置净化水槽内的水的机构,因此需要作业人员定期地人工去除该涂料淤渣。然而,即使定期地进行清扫,只要污水未更换,仍不能达到清洁的目的。因此,涂料淤渣不断残留在水槽内而导致涂料淤渣在水槽的底部或水面附近固化。因此,导致涂料淤渣难以去除,这也成为导致喷涂间被污染的原因。而且,对于现有的扩散间式喷涂间(参照专利文献1)而言,需要产生较强的负压, 以将水吸入涡流室。因此,需要大容量的排气风扇,从而存在噪音大、耗电量大等间题。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水间式喷涂间(参照专利文献幻而言,涂料雾仅与水帘的一侧的面接触。因此,能够收集涂料雾的表面积较小,从而导致现有的水间式喷涂间的涂料雾收集能力较低。为了提高收集能力,需要使用面积更大的水帘,因此,存在喷涂间大型化、而且必须使用大容量泵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净化能力高的净化装置的喷涂间,与现有的喷涂间相比,该喷涂间结构紧凑且能够高效收集涂料雾。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净化装置的喷涂间具有收纳有被喷涂物的喷涂室和用于去除所述喷涂室内的空气中含有的涂料雾的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具有配置在所述喷涂室内的水槽、将所述水槽内的水抽起的泵、水线形成机构。水线形成机构具有收纳由所述泵抽起的水的水箱。在水箱的底壁上形成有多个喷嘴部,各喷嘴部分别具有流入口、内径从所述流入口向下方逐渐缩小并朝所述底壁的下方突出的筒部、在所述筒部的下端开口的圆形流出口,通过从各流出口呈直线状下落的水而形成多条彼此平行的水线。所述净化装置具有阻挡部件、防溅射部件、利用所述阻挡部件与所述喷涂室隔开的排气室、排气机构、淤渣去除机构。阻挡部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壁部。所述防溅射部件与所述喷嘴部的正下方相对地配置在所述水槽的水面上,具有以从位于所述水线的前侧的上端部向靠近所述阻挡部件的下端部逐渐降低的方式倾斜的水承接面。排气机构具有用于将所述喷涂室内的空气经所述排气室排出至外部的排气风扇,所述排气机构产生空气流,以使所述喷涂室内的含有涂料雾的空气与所述水线接触。所述淤渣去除机构具有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配置在所述水槽内并将存在于所述水槽内的涂料淤渣排出至所述水槽外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从所述水箱的上方看,所述水线形成机构的各所述喷嘴部例如分别形成在正三角形的顶点位置,以使各喷嘴部之间的距离彼此相等。但喷嘴部的配置也可以是其他形态。并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位于所述防溅射部件下方的所述输送装置上具有沿所述输送装置配置的导水板。所述导水板具有顶部,其配置在所述阻挡部件与所述防溅射部件之间的间隙的下方;第一引导面,其以从所述顶部向所述输送装置的一条链逐渐降低的方式倾斜;第二引导面,其以从所述顶部向所述输送装置另一条链逐渐降低的方式倾斜。一个实施方式的所述输送装置具有上侧部分,其在所述水槽的水面附近移动; 下侧部分,其在所述水槽的底部附近移动。利用所述上侧部分将所述水面附近的涂料淤渣输送至所述水槽外的淤渣排出部。一个实施方式的所述输送装置能够沿第一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当所述输送装置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利用所述上侧部分将所述水面附近的涂料淤渣向所述淤渣排出部输送。当所述输送装置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时,利用所述下侧部分将存在于所述水槽的底部的涂料淤渣向所述淤渣排出部输送。 在此情况下,还可以具有水面高度保持机构,用于使所述水槽的水面位于所述输送装置的所述上侧部分。所述淤渣去除机构例如具有滤筒、刮取部件、净化槽。所述滤筒能够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水槽内,通过使所述水槽内的水从该滤筒的外周侧流入内周侧,以对所述水槽内的水进行过滤。所述刮取部件与所述滤筒的周面接触,以防止所述滤筒被堵塞。所述净化槽将经所述滤筒过滤后的水供给至所述泵。根据不同情况,还可以具有水帘形成机构。水帘形成机构使水沿所述阻挡部件流动,从而在水线背后形成水帘。通过使含有涂料雾的空气与该水帘接触,能够通过水帘来捕获部分涂料雾。根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喷涂间相比,能够增大涂料雾能够接触的水的表面积。因此,即使泵的容量较小,也能够高效地收集涂料雾。并且,与现有的扩散间式或水间式喷涂间相比,可以减小排气风扇的容量,与此相应地,也具有省电、产生的噪音小这样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水线形成机构,利用分别从形成于水箱底壁的多个喷嘴部连续且呈直线状下落的水,形成多条水线。该水线沿阻挡部件的垂直的壁部竖直落向防溅射部件。因此, 即使喷涂室内的作业人员靠近水线作业,也能够维持不易被水淋湿的环境。因此,也存在能够有效利用喷涂室内的空间这样的优点。而且,从喷嘴部下落的水被防溅射部件挡住,因此能够避免水槽内的水面产生较大波浪。因此,在该净化装置中,涂料淤渣容易漂浮在水面, 从而能够通过输送装置将漂浮在水面的涂料淤渣高效地输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净化装置的喷涂间的剖视图。图2是喷涂间的沿图1中的F2-F2线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喷涂间所使用的水箱的喷嘴部的立体图。图4是具有图3所示的喷嘴部的水箱的局部俯视图。图5是具有喷嘴部的水箱的沿图4中的F5-F5线的剖视图。图6是图1所示的喷涂间的淤渣去除机构所使用的滤筒的局部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喷涂间(塗装夂11喷涂室12净化装置20水槽21泵22水线形成机构25输送装置26淤渣去除机构28排气机构40水箱50喷嘴部55流入口56筒部57流出口70阻挡部件80防溅射部件90导水板110滤筒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1至图6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喷涂间10的纵剖视图。图2是喷涂间10的从图1中的箭头F2-F2方向看的剖视图。喷涂间10包括进行喷涂作业的喷涂室11、净化装置12。净化装置12具有去除喷涂室11内产生的涂料雾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代实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分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