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鼓式滤筒装置,涉及自清洗过滤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滤芯组件更换困难,不易维护,使用寿命低的问题。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内部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压条,述滚筒的内部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一侧设置有滚轴,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一侧设置有导轨,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大螺丝,所述盖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四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小螺丝,所述外壳与滑轮焊接连接,所述滑轮与导轨活动连接,所述外壳与连杆焊接连接。
Double drum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鼓式滤筒装置
本技术涉及涉及自清洗过滤器
,具体为双鼓式滤筒装置。
技术介绍
自清洗过滤器是在水处理行业应用比较广泛的设备,其简单的设计以及良好的性能使污水达到最佳的过滤效果,主要组件有:电机、电控箱、控制管路、主管组件、滤芯组件、316L不锈钢刷、框架组件、传动轴、进出口连接法兰等,它是一种利用滤网直接拦截液体中的杂质,漂浮物,颗粒物等,同时降低水的浊度,减少污垢,同时保障后面设备正常工作及使用寿命的精密设备,它具有可自动排污的特点,可以应用在含渣量非常高的工业环境。但是,现有的滤芯组件更换困难,不易维护,使用寿命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双鼓式滤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鼓式滤筒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自清洗过滤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鼓式滤筒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内部设置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压条,述滚筒的内部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一侧设置有滚轴,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的一侧设置有导轨,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大螺丝,所述盖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四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连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小螺丝。优选的,所述外壳与滑轮焊接连接,所述滑轮与导轨活动连接,所述外壳与连杆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转轴与连杆焊接连接,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螺孔,所述外壳与挡板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滤网与导轨焊接连接,所述滤网与连杆通过凹槽连接,所述滚筒与支撑压条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压条与连杆通过小螺丝连接,所述滚筒与挡片通过滚轴连接。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螺孔,所述滚筒的外表面设置有螺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滚筒的外表面设置有螺孔,达到初步过滤的目的,在滚筒的内表面设置的挡片可以将过滤后剩余大颗粒废渣提升至最高点,经由另外一种装置排除,在滚筒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压杆,使滚筒受力分布均匀,支撑压杆与连杆通过螺栓连接,方便检修;2、本技术通过滤网与外壳通过导轨连接,依据不同的过滤等级更换不同的过滤网,灵活变动,发现滤网损坏时,一推一拉,即可取出损坏滤网;3、本技术通过外壳与连杆焊接连接,增大滚筒自身的稳定性,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螺孔,如果设备倒转,也能提供初步过滤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挡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转轴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滤网;3、滚筒;4、滑轮;5、导轨;6、挡片;7、连杆;8、转轴;9、支撑压条;10、小螺丝;11、凹槽;12、滚轴;13、盖板;14、大螺丝;15、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双鼓式滤筒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滤网2,滤网2的内部设置有滚筒3,滚筒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压条9,滚筒3的内部设置有挡片6,挡片6的一侧设置有滚轴12,外壳1的内表面设置有滑轮4,滑轮4的一侧设置有导轨5,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5,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盖板13,盖板13的一侧设置有大螺丝14,盖板13的另一侧设置有转轴8,转轴8的四周设置有连杆7,连杆7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1,连杆7的外表面设置有小螺丝10。进一步,外壳1与滑轮4焊接连接,滑轮4与导轨5活动连接,外壳1与连杆7焊接连接,增加牢固性。进一步,转轴8与连杆7焊接连接,转轴8的一侧设置有螺孔,外壳1与挡板15活动连接,防止需要过滤的液体倒流出滚筒3。进一步,滤网2与导轨5焊接连接,滤网2与连杆7通过凹槽11连接,方便更换滤网2,滚筒3与支撑压条9焊接连接,增加支撑力,提高稳定性。进一步,支撑压条9与连杆7通过小螺丝10连接,滚筒3与挡片6通过滚轴12连接,方便拆卸、清洗滚筒3的内部。进一步,外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螺孔,滚筒3的外表面设置有螺孔,过滤的液体进行二次过滤,增强滤网2的使用寿命,提高过滤效果。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外壳1安装在指定位置,外壳1与转轴8通过连杆7连接,外壳1与转轴8同轴,转轴8的一侧设置有螺孔,转轴8与传动装置通过螺栓连接,滚筒3上的支撑压条9与连杆7通过小螺丝10连接,拧紧小螺丝10,此时滚筒3、外壳1和转轴8同轴,安装滤网2时,滑轮4与导轨5滑动连接,推动滤网2,使导轨5与连杆7通过凹槽11连接,滤网2、外壳1、滚筒3和转轴8同轴转动,增强稳定性,挡板15与外壳1旋转连接,挡板15可以防止需要过滤的液体通过外壳1、滤网2和滚筒3的一端流出,挡板15的中心位置预留有管道孔,可以将需要过滤的液体通过管道连接至管道孔,导入滚筒3内部,开始进行过滤程序,滚筒3的内表面设置有滚轴12,滚轴12的上方设置有挡片6,启动传动装置,转轴8开始转动,并带动外壳1、滤网2和滚筒3转动,滚筒3在转动时,挡片6会随着重力的作用在滚筒3的两侧与滚筒3呈现直角状态,挡片6随着滚筒3的转动慢慢升至滚筒3的顶点位置,此时在挡片6上聚集的大颗粒杂质将会倾倒在杂质收集装置内,在外壳1的顶点设置有喷淋冲洗装置,即使遇到顽固的杂质也能在水流的冲洗下倾倒在杂质收集装置内,有时需要过滤不同的等级的杂质,单单一层滤网2也不能满足需要过滤的需求,滤网2可以按照不同过滤等级设置不同密度的滤网2,安装时只需要把滤网2抽出来即可更换,避免需要更换滤网2时,需要把整套过滤设备全部打开,外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螺孔,过滤完成的液体可以顺着螺孔流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鼓式滤筒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滤网(2),所述滤网(2)的内部设置有滚筒(3),所述滚筒(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压条(9),述滚筒(3)的内部设置有挡片(6),所述挡片(6)的一侧设置有滚轴(12),所述外壳(1)的内表面设置有滑轮(4),所述滑轮(4)的一侧设置有导轨(5),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5),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盖板(13),所述盖板(13)的一侧设置有大螺丝(14),所述盖板(13)的另一侧设置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四周设置有连杆(7),所述连杆(7)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1),所述连杆(7)的外表面设置有小螺丝(10)。/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鼓式滤筒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滤网(2),所述滤网(2)的内部设置有滚筒(3),所述滚筒(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压条(9),述滚筒(3)的内部设置有挡片(6),所述挡片(6)的一侧设置有滚轴(12),所述外壳(1)的内表面设置有滑轮(4),所述滑轮(4)的一侧设置有导轨(5),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5),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盖板(13),所述盖板(13)的一侧设置有大螺丝(14),所述盖板(13)的另一侧设置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四周设置有连杆(7),所述连杆(7)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1),所述连杆(7)的外表面设置有小螺丝(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鼓式滤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与滑轮(4)焊接连接,所述滑轮(4)与导轨(5)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文奇,邓晓明,王翔,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东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