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压印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0033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1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压印模具,该压印模具包括:若干组压印装置;其中,各组所述压印装置均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压印装置,两个所述压印装置进行同一张板料的加工时分别处于压印状态和空压状态,用以在待加工件的不同且间隔位置分别进行压印和空压,并且,各所述压印装置对相邻所述板料进行加工时处于不同的状态,用以在相邻板料上进行间隔性地压印,以使相邻两次加工得到的板料上的压印错位,每组中的两个压印装置在连续多张待加工件上的两个接近的不同位置交替成型出压印,使每两张相邻板料在堆垛时产生间隙以将在堆垛时将每相邻两张板料隔开,从而避免板料吸附造成的机械手抓取时吸料导致的双料的情况。

A separate stamp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压印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体式压印模具。
技术介绍
受汽车轻量化现实需求驱动,各大车企在车身上使用越来越多的铝板零件。由于铝板与钢板存在特性差异,许多以前用于钢板的工艺技术并不适合用于生产铝板零件。由于铝板上油渍的粘着作用,下一层铝板会和上层铝板吸附在一起,导致铝板通过空气吸盘借助吸盘中的负压将铝板抓起并输送到下一工位时,吸附在一起的双层铝板或多层铝板将同时被吸附上去,出现双料的情况。如此将会出现几种可能:情形(一)、由于下一层板料吸附的不确定性,第二张铝板倾斜落回垛堆,导致板料浪费及生产不稳定。情形(二)、第二张铝板牢牢吸附在第一张板料上,接着两张铝板被同时抓起,导致吊装板料上的双张铝板检测器报警,致使生产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分体式压印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板料吊装时极易出现双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分体式压印模具,该压印模具包括:若干组压印装置;其中,各组所述压印装置均包括两个压印装置,两个所述压印装置沿所述压印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压印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压印装置(100);其中,/n各组所述压印装置(100)均包括两个压印装置(100),两个所述压印装置(100)沿所述压印装置(100)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n两个所述压印装置(100)进行同一张板料(5)的加工时分别处于压印状态和空压状态,用以在待加工件(4)的相邻位置分别进行压印和空压,并且,各所述压印装置(100)对相邻两张所述板料(5)进行加工时分别处于压印状态和空压状态,用以在相邻所述板料(5)上进行间隔性地压印,以使相邻两次加工得到的板料(5)上的压印(3)错位,使得任意两块相邻叠放的板料(5)之间存在间隙;/n各所述压印装置(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压印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压印装置(100);其中,
各组所述压印装置(100)均包括两个压印装置(100),两个所述压印装置(100)沿所述压印装置(100)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两个所述压印装置(100)进行同一张板料(5)的加工时分别处于压印状态和空压状态,用以在待加工件(4)的相邻位置分别进行压印和空压,并且,各所述压印装置(100)对相邻两张所述板料(5)进行加工时分别处于压印状态和空压状态,用以在相邻所述板料(5)上进行间隔性地压印,以使相邻两次加工得到的板料(5)上的压印(3)错位,使得任意两块相邻叠放的板料(5)之间存在间隙;
各所述压印装置(100)均包括传动连接的压印上模(1)和压印下模(2),用以在所述压印上模(1)随上模座向下移动时,所述压印上模(1)驱动处于压印状态的压印下模(2)与所述压印上模(1)配合以对所述待加工件(4)进行挤压形成压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压印模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压印下模(2)均包括:下模滑动件(22)和下模压印件(23);其中,
各组中两个所述压印装置(100)的下模滑动件(22)之间均错位设置,并且,分别位于其对应的压印上模(1)的正下方和正下方的一侧;
所述下模压印件(23)通过位于所述压印上模(1)的正下方的下模滑动件(22)与所述压印上模(1)传动连接,用以将所述压印上模(1)的上下移动转化为所述下模压印件(23)的运动,以使所述下模压印件(23)与所述压印上模(1)配合形成压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压印模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压印下模(2)还包括:下模支撑件(21);其中,
所述下模支撑件(21)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并且,所述下模滑动件(22)穿过所述下模支撑件(21);
所述下模压印件(23)置于所述下模支撑件(21)内,且位于所述下模滑动件(22)上,以随所述下模滑动件(22)的顶壁高度变化沿所述下模支撑件(21)的内壁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压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滑动件(22)包括:滑动杆(221)和活动块(222);其中,
所述滑动杆(221)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且与所述下模座可滑动连接,用以支撑所述下模压印件(23),以带动所述下模压印件(23)上下移动;
所述活动块(222)设置在所述滑动杆(221)端部的上方,并且,所述活动块(222)与所述压印上模(1)的上模驱动件(13)传动连接,用以在上模驱动件(13)随所述上模座向下移动时驱动处于所述压印上模(1)正下方的活动块(222)移动,以驱动所述滑动杆(221)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压印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杆(221)的顶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所述滑动杆(221)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驱动块(2213),并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驱动块(2213)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下凹槽结构(2214);
所述下模压印件(23)的底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下凹槽结构(2214)一一对应设置的滑动块(233),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滑动块(233)间隔设置以形成与所述驱动块(2213)相配合的上凹槽结构(234);
所述驱动块(2213)与所述上凹槽结构(234)相配合,用以将所述驱动块(2213)的左右往复移动转化为所述下模压印件(23)的上下移动,以使所述下模压印件(23)上移至所述滑动块(233)抵接在所述驱动块(2213)的顶壁上,或所述下模压印件(23)下移至所述滑动块(233)卡设在所述下凹槽结构(2214)内且所述驱动块(2213)卡设在所述上凹槽结构(234)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压印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块(222)的顶壁上设置有推动导向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群魏风波张志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