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双重UV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形成的漆膜技术

技术编号:2397401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双重固化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形成的漆膜,所述汽车内饰件双重固化UV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2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环氧丙烯酸树脂、紫外光引发剂184、紫外光引发剂TPO、流平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内饰件降本双重固化UV涂料性能优良,涂层可以达完全固化交联,溶剂无残留不回粘,而且,喷涂时分散性好,流平性适中,触变性适中,涂层均匀、无明显桔皮、无针眼气泡,无杂质点存在。漆面流平丰满,光泽度好、爽滑性好,且成本较低。

A dual UV curing coating for automobile interior part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film form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件双重UV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形成的漆膜
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双重UV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形成的漆膜。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及高分子科学的发展,要求使用环保涂料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国内各家企业为寻找竞争优势都在逐步收紧涂料VOC含量的指标,开发和应用环保型涂料。UV漆属于环保型涂料,具有固化速度快、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所以汽车内外饰UV系列油漆的研发是顺应市场趋势,汽车内外饰UV系列油漆在汽车内饰件的应用有着极其广阔的前景。近来在汽车内饰从PU漆转化UV漆,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双重固化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形成的漆膜,其对于PC、ABS+PC的塑胶基材具有良好的附着力,所形成的漆膜具有耐溶剂、耐水性等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内饰件双重UV固化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所述羟基丙烯酸树脂为3.5羟值的羟基丙烯酸树脂。所述流平剂为BYK-333型流平剂,其可赋予聚氨酯UV涂料流平性能及具有额外的静面效果,让整体体系的流平性更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双重UV固化涂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避光条件下,将26-33重量份羟基丙烯酸树脂、18-22重量份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份树脂、10-12重量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5-10重量份2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5-10份环氧丙烯酸树脂搅拌10min,得到混合料A;(2)在搅拌条件下,向10-15重量份的醋酸丁酯中加入2-3份紫外光引发剂184和1-2份紫外光引发剂TPO,搅拌15min,得混合物料B;(3)在搅拌条件下,向混合料A中缓慢加入混合料B,再加入0.3-0.5重量份流平剂,搅拌15min;(4)继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醋酸乙酯10-15重量份和醋酸丁酯5-10重量份,调增25℃,NK-2粘度至20-30S,300目过滤,得到汽车内饰件双重固化UV涂料。所述搅拌的速率均为300-700转/分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内饰件双重UV固化涂料的配方中,羟基丙烯酸树脂用来提供基体的附着力及干燥性能,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提供干性与交联密度,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用来提供漆膜的硬度与交联密度,提供涂层表面抗划伤,2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提供漆膜柔韧性,环氧丙烯酸树脂提供漆膜交联密度和丰满度。紫外光引发剂用来引发单体及聚酯的聚合,流平剂提供漆膜的流平性,抗涂鸦流平剂提供漆膜爽滑性,醋酸乙酯与醋酸丁酯为溶剂,赋于油漆较好的流动性与溶剂释放性。本专利技术使用184和TPO两种光引发剂合用,可以吸收紫外光区不同波段的紫外线,使得UV涂料的固化更为彻底,从而为漆膜提供更好的表面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内饰件双重UV固化涂料制备方法中,为提高紫外光吸收剂的作用效率,整个制备过程需在避光条件下进行,以防止其在涂料的制备过程中吸收紫外光而致使制备体系在半成品状态下发生固化交联,影响UV涂料的质量及漆膜的成膜性能;紫外光引发剂必须先经醋酸丁酯溶解之后再加入但反应体系当中,以保证其在体系中分散均匀。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由所述汽车内饰件双重固化UV涂料形成的漆膜,通过将所述汽车内饰件双重UV固化涂料与固化剂、稀释剂按照5:1:2-3的重量比进行调配,喷涂于底漆层上,经常温流平5分钟后,60℃保持10分钟,经UV固化后即可形成抗雾漆膜。进一步地,所述固化剂由75份的固化剂CN3390与25份的醋酸丁酯混合得到.所述稀释剂由体积比为1:1的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组成。进一步地,UV曝光能量为800-1000MJ/cm2。采用上述配比的原料和方法制备的漆膜具有良好的耐水性,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的配合使用在保证了各原料的溶解性的同时又提高了施工的干燥性,漆膜涂层可以达到完全固化交联,溶剂无残留不回粘,而且,喷涂时分散性好,流平性适中,触变性适中,涂层均匀、无明显桔皮、无针眼气泡,无杂质点存在,漆面流平丰满,光泽度好,漆膜爽滑性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内饰件双重固化UV涂料可用于PC或ABS+PC基材的美化和保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汽车外内饰件价双重固化UV涂料不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固化后的交联密度大大高于热烘型涂料,涂层在硬度、耐磨、耐酸碱、耐盐雾、耐汽油等有机溶剂各方面的性能指标均很高,特别是其漆膜丰满、光泽、表面爽滑性,UV漆固化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固化机理属一种自由基的链式反应,交联固化在瞬间完成,所设计生产流水线速度最高可达100m/min,工件下线即可包装,使用UV涂料的效率是传统烘干型涂料的15倍以上;节省能源,UV涂料靠紫外光固化,一般生产线能耗在50kW以内,能量消耗约为传统烘干型热固化涂料的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内饰件降本双重固化UV涂料性能优良,涂层可以达完全固化交联,溶剂无残留不回粘,而且,喷涂时分散性好,流平性适中,触变性适中,涂层均匀、无明显桔皮、无针眼气泡,无杂质点存在。漆面流平丰满,光泽度好、爽滑性好,且成本较低。大众的VWTL226是汽车外饰件行业最为严格的标准,现在大多数汽车内饰件厂商均等同采用VWTL226的标准来对油漆的性能进行检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内饰件降本双重固化UV涂料经过多项性能测试,可以完全满足TL226标准的要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1~5和比较例1~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各实施例中汽车内饰件双重固化UV涂料的重量份及原料见表1,各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如下:(1)按照表1中各实施例的配方,将羟基丙烯酸树脂、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份树脂、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2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环氧丙烯酸树脂在300-7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10min,得到混合料A;(2)将10重量份的醋酸丁酯在300-7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在搅拌条件下加入IRGACURE184紫外光引发剂和IRGACURETPO紫外光引发剂,搅拌15min,得混合物料B;(3)在300-7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将物料B缓慢加入到物料A中,再加入流平剂BYK-333搅拌15min;(4)继续在300-7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醋酸乙酯和剩余的醋酸丁酯,调增25℃,NK-2粘度至20-30S,300目过滤,得到汽车内饰件用双重UV固化涂料。实施例1~5的整个制备过程均在避光条件下进行。表1比较例1~3中汽车内饰件UV涂料的重量份及原料见表2,各比较例中的制备方法为:(1)按照表2中各比较例的配方,将6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齐聚物和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低聚物在300-7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10min,得到混合料A;(2)将部分醋酸丁酯在300-700转/分钟条件下搅拌,在搅拌条件下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件双重UV固化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件双重UV固化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双重UV固化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丙烯酸树脂为3.5羟值的羟基丙烯酸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双重UV固化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为BYK-333型流平剂。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内饰件双重UV固化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避光条件下,将26-33重量份羟基丙烯酸树脂、18-22重量份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份树脂、10-12重量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5-10重量份2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5-10份环氧丙烯酸树脂搅拌10min,得到混合料A;
(2)在搅拌条件下,向10-15重量份的醋酸丁酯中加入2-3份紫外光引发剂184和1-2份紫外光引发剂TPO,搅拌15min,得混合物料B;
(3)在搅拌条件下,向混合料A中缓慢加入混合料B,再加入0.3-0.5重量份流平剂,搅拌15min;
(4)继续在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应虎金正北满中信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春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