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粘涂覆材料及高耐热抗粘PVC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4009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抗粘涂覆材料及高耐热抗粘PVC制品,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PVC的高抗粘涂覆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丙烯酸酯共聚物0.3~0.6份、水溶性聚氨酯0.2~0.3份、蜡乳液0.05~0.2份、氟硅改性纳米粒子0.2~0.4份、聚丙烯酰胺0.2~0.4份、聚乙二醇0.15~0.3份、溶剂0.4~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抗粘涂覆材料在应用于软质PVC制品时能够有效抑制增塑剂迁移,并且涂覆后的PVC制品不起泡、不脱皮。

A high viscosity resistant coating material and high heat resistance and viscosity resistant PVC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粘涂覆材料及高耐热抗粘PVC制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涉及一种高抗粘涂覆材料及高耐热抗粘PVC制品。
技术介绍
PVC是氯乙烯单体(vinylchloridemonomer,简称VCM)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聚氯乙烯(PVC)人造革是将PVC树脂、增塑剂等助剂等组成的混合物通过压延等方式与基布贴合得到的一种仿皮革塑料制品。PVC人造革的外观近似天然皮革,具有成本低廉、强度高、耐磨、耐酸碱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箱包、家具、汽车内饰等。但是PVC在生产和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耐热性较差和增塑作用不稳定。通用PVC树脂的维卡软化点只有80℃左右,热变形温度在70℃左右,长期使用温度不能超过60℃,最低使用温度仅为-15℃,且PVC在负荷下的变形能力差也限制了PVC在受热、受力条件下作为结构材料使用,这阻碍了PVC的工程化使其不能在工作环境较为苛刻的场合应用。在软质PVC制品中需大量使用增塑剂,含量可达30-80%或更多,使PVC链状分子间滑动,从而扩大分子链间距离并减小分子链间吸引力,达到增塑软化的目的。但增塑剂同PVC树脂仅是物理混合,它同PVC分子间的作用力完全是范德华力,因此其析出是一种必然趋势,并且这种析出与温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一般来讲,增塑剂常温下与PVC相容性很好,而在温度升高时就会渗出。PVC制品常采用小分子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酷、液体石蜡、环氧大豆油等,这类制品在加工和长期使用过程中小分子增塑剂更易发生溶出、挥发、迁移,不但污染环境,还会使制品性能劣化,失去使用价值。比如PVC革用于SUV汽车的遮物板时,在高温爆嗮下会发粘而发出异响,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PVC制品的高抗粘涂覆材料,在应用于软质PVC制品时能够抑制增塑剂迁移,并且涂覆后的PVC制品不起泡、不脱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用于PVC的高抗粘涂覆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丙烯酸酯共聚物0.3~0.6份、水溶性聚氨酯0.2~0.3份、蜡乳液0.05~0.2份、氟硅改性纳米粒子0.2~0.4份聚丙烯酰胺0.2~0.4份、聚乙二醇0.15~0.3份、溶剂0.4~1份。本专利技术的高抗粘涂覆材料以丙烯酸酯共聚物、水溶性聚氨酯和蜡乳液为主要原料,其中丙烯酸酯共聚物与PVC具有较强的粘着力,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形成透明、柔韧而富有弹性的薄膜涂层,但成膜具有冷脆热粘的缺陷;聚氨酯也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其形成的薄膜涂层具有高光泽、高耐磨性、高弹性、耐水、耐侯、耐寒、耐热、耐化学药品等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水溶性聚氨酯与丙烯酸酯共聚物配合作用,所形成的抗粘材料流动性好,进一步提高了本专利技术高抗粘涂覆材料的成膜性能,避免了仅使用丙烯酸酯共聚物会产生冷脆热粘的问题;但水溶性聚氨酯的加入会降低抗粘材料与PVC的粘着力,导致抗粘材料形成的涂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与PVC分离,产生脱皮的现象,因此本专利技术在抗粘材料中添加了聚丙烯酰胺和聚乙二醇具有很好的黏附性,二者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涂层与PVC的粘着力,避免加入水性聚氨酯后脱皮现象的产生。蜡乳液的添加主要起到填充涂层、改善薄膜涂层手感、耐磨、防粘及增加光泽性等作用。本专利技术的高抗粘涂覆材料中还添加有氟硅改性纳米粒子,能够有效抑制PVC中增塑剂的迁移,纳米粒子通过氟硅改性后,表面能大幅下降,有效降低了纳米粒子的团聚,提高了纳米粒子在抗粘材料中的分散性能,同时氟硅改性纳米粒子具有双疏性,与水和油等液体的接触角大(大于150°),对增塑剂有排斥作用,当其存在于PVC的表面涂层中时,可将增塑剂维持在PVC内,而不迁移至PVC表面,从而有效抑制了增塑剂的析出。作为优选,所述氟硅改性纳米粒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乙醇60~73%、氨水15~28%、纳米粒子1~2%、正硅酸四乙酯5~7%、氟硅烷0.8~2%、硅烷0.4~1%。作为优选,所述氟硅烷为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全氟癸基三氯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硅烷为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纳米粒子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纳米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氟硅改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为:将乙醇和纳米粒子混合均匀后缓慢加入氨水,分散均匀,然后缓慢加入正硅酸四乙酯、氟硅烷的40~60%和硅烷,搅拌4~8小时,然后再加入剩下的氟硅烷,搅拌4~8小时;之后进行过滤、清洗,将收集到的固体颗粒干燥2~4h,即得到氟硅改性纳米粒子。本专利技术通过二次氟硅改性,进一步降低了纳米粒子的表面能,使改性纳米粒子的油水接触角大于150°,从而具有较强的抑制增塑剂迁移的能力。作为优选,所述溶剂为乙醇、乙二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优选乙醇、乙二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溶剂,有利于聚丙烯酰胺的溶解,是聚丙烯酰胺与其他组分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和更好的涂覆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热抗粘PVC制品,所述PVC制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PVC树脂100份、复合增塑剂30~70份、高抗粘材料1.5~3份、助剂5~30份。作为优选,所述复合增塑剂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癸酯、偏苯三酸三辛酯、邻苯二甲酸十一酯、邻苯二甲酸十二酯、邻苯二甲酸十三酯、邻苯二甲酸十四酯中的多种。本专利技术高耐热抗粘PVC制品采用高分子量的增塑剂,其与PVC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并且具有挥发性低、耐溶剂抽出、耐高温和迁移性小等特点,有利于提高抗粘性和耐热性;然而相对小分子型增塑剂而言,高分子型增塑剂一般增塑效率较低,本专利技术通过优选高分子增塑剂的具体组分,通过上述多种高分子增塑剂复合作用,有效提高了增塑效果;同时邻苯二甲酸十一酯、邻苯二甲酸十二酯、邻苯二甲酸十三酯、邻苯二甲酸十四酯与邻苯二甲酸二癸酯、偏苯三酸三辛酯相比具有更低的迁移性,但增速效率较低,因此添加量不宜过多。作为优选,所述助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热稳定剂2~9份、抗氧剂0.2~0.4份、润滑剂0.3~0.6份、阻燃剂0.5~5份、填料2~15份。作为优选,所述热稳定剂包括钙锌复合稳定剂、有机锡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氧剂618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阻燃剂为牌号HT-103的阻燃剂。作为优选,所述润滑剂为固体石蜡、液体石蜡、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酰胺中的一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填料包括纳米硫酸钡、纳米碳酸钙、黏土、碱性氧化铝、氧化镁、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PVC的高抗粘涂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抗粘涂覆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n丙烯酸酯共聚物0.3~0.6份、/n水溶性聚氨酯0.2~0.3份、/n蜡乳液0.05~0.2份、/n氟硅改性纳米粒子0.2~0.4份、/n聚丙烯酰胺0.2~0.4份、/n聚乙二醇0.15~0.3份、/n溶剂0.4~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PVC的高抗粘涂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抗粘涂覆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丙烯酸酯共聚物0.3~0.6份、
水溶性聚氨酯0.2~0.3份、
蜡乳液0.05~0.2份、
氟硅改性纳米粒子0.2~0.4份、
聚丙烯酰胺0.2~0.4份、
聚乙二醇0.15~0.3份、
溶剂0.4~1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粘涂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硅改性纳米粒子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
乙醇60~73%、
氨水15~28%、
纳米粒子1~2%、
正硅酸四乙酯5~7%、
氟硅烷0.8~2%、
硅烷0.4~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抗粘涂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硅烷为全氟癸基三乙氧基硅烷、全氟癸基三氯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抗粘涂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为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抗粘涂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纳米蒙脱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光许琳琼熊瑞斌王立献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