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良芹专利>正文

一种聚氨酯通用塑料挤出造粒后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881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造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通用塑料挤出造粒后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一级筛分:将聚氨酯颗粒从进料口投入外壳内部,聚氨酯颗粒通过第一输送辊和第一导向辊之间的第一输送带,以及第三输送辊和第四导向辊之间的第二输送带进行一级筛分;步骤二、二级筛分:经过一级筛分后的聚氨酯颗粒通过第二导向辊和第三导向辊之间的第一输送带,以及第五导向辊和第六导向辊之间的第二输送带进行二级筛分;步骤三、分类收集:通过收集装置对经两级筛分后的聚氨酯颗粒按照体积的大中小三类进行收集。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对聚氨酯颗粒进行处理时,避免了聚氨酯颗粒粘结成块状,且提高了筛分效果和生产车间的土地利用率。

A post-treatment process of polyurethane General Plastics by extrusion gran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通用塑料挤出造粒后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塑料造粒
,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通用塑料挤出造粒后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造粒技术已在化工、医药、食品、建材、冶金等各行各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造粒技术本身也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发展和提高,并创造出了多种不同的造粒方法。造粒能够使聚氨酯塑料更加充盈、结实,结构更加细腻。现有的聚氨酯造粒完成后直接包装运输或送入后续加工设备中进行加工,导致后续运输或加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聚氨酯颗粒未能得到充分冷却,内部温度仍然较高,聚氨酯颗粒内部的热量逐渐传递到外部,使得聚氨酯颗粒表面温度升高,粘性增加,导致相邻的聚氨酯颗粒相互粘结在一起成块状,严重影响了造粒的效果;(2)造粒后不同体积大小的聚氨酯颗粒混合在一起,未能得到筛分;由于不同体积大小的聚氨酯颗粒具有不尽相同的物理性能,混合在一起进行后续加工无法精确控制加工成品的物理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通用塑料挤出造粒后处理工艺,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聚氨酯塑料造粒后直接运输或加工存在的以下问题:(1)聚氨酯颗粒未能得到充分冷却,内部温度仍然较高,聚氨酯颗粒内部的热量逐渐传递到外部,使得聚氨酯颗粒表面温度升高,粘性增加,导致相邻的聚氨酯颗粒相互粘结在一起成块状,严重影响了造粒的效果;(2)造粒后不同体积大小的聚氨酯颗粒混合在一起,未能得到筛分;由于不同体积大小的聚氨酯颗粒具有不尽相同的物理性能,混合在一起进行后续加工无法精确控制加工成品的物理性能。(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氨酯通用塑料挤出造粒后处理工艺,采用一种聚氨酯造粒后处理装置配合完成,所述聚氨酯造粒后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外壳。外壳的顶面开设有平行于外壳左右侧壁的进料口。外壳内部前后侧壁之间水平转动配合有第一输送辊、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和第二输送辊。其中,第一输送辊位于进料口下方左侧,第一导向辊位于第一输送辊的下方右侧,第二导向辊位于第一导向辊下方左侧,第三导向辊位于第二导向辊下方右侧,第二输送辊位于第三导向辊下方左侧。第一输送辊、第一导向辊、第二导向辊、第三导向辊和第二输送辊外侧壁转动配合有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带上均匀开设有筛孔。外壳内部前后侧壁之间水平转动配合有第三输送辊、第四导向辊、第五导向辊、第六导向辊和第四输送辊。第三输送辊、第四导向辊、第五导向辊、第六导向辊和第四输送辊外侧壁转动配合有第二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位于第一输送带内部且平行于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上均匀开设有筛孔,第二输送带上的筛孔面积小于第一输送带上的筛孔。实际生产过程中,根据所需筛分的体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筛孔面积。外壳内部前后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料板、第二导料板和第三导料板。第一导料板位于第四导向辊和第五导向辊之间的第二输送带上方,且位于第三输送辊和第四导向辊之间的第二输送带下方。第二导料板位于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之间的第一输送带上方,且位于第四导向辊和第五导向辊之间的第二输送带下方。第三导料板位于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之间的第一输送带下方,且位于第二导向辊和第三导向辊之间的第一输送带上方。外壳内部设置有收集装置。第一导料板一方面起到导料作用,另一方面避免了筛分出来的小体积聚氨酯颗粒重新穿过第二输送带与中体积聚氨酯颗粒混杂在一起。第二导料板一方面起到导料作用,另一方面避免了筛分出来的中小体积聚氨酯颗粒重新穿过第一输送带与大体积聚氨酯颗粒混杂在一起。所述聚氨酯通用塑料挤出造粒后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一级筛分:将聚氨酯颗粒从进料口投入外壳内部,聚氨酯颗粒下落至第一输送辊和第一导向辊之间的第一输送带上表面。大体积的聚氨酯颗粒留在第一输送带上方随着第一输送带一起向下滑落至第三导料板上,一部分中体积和小体积的聚氨酯颗粒穿过第一输送带落至第三输送辊和第四导向辊之间的第二输送带上表面;其中一部分小体积的聚氨酯颗粒穿过第二输送带下落至第一导料板上,中体积的聚氨酯颗粒留在第二输送带上方随着第二输送带一起向下滑落至第二导料板上。第一导料板上的小体积聚氨酯颗粒落入收集装置中,至此完成一级筛分。步骤二、二级筛分:第三导料板上的聚氨酯颗粒滑落至第二导向辊和第三导向辊之间的第一输送带上表面,大体积的聚氨酯颗粒留在第一输送带上方随着第一输送带一起向下滑落至收集装置中。残留的中小体积聚氨酯颗粒穿过第一输送带下落至第五导向辊和第六导向辊之间的第二输送带上表面,中体积的聚氨酯颗粒留在第二输送带上方随着第二输送带一起向下滑落至收集装置中,小体积的聚氨酯颗粒穿过第二输送带下落至收集装置中,至此完成二级筛分。步骤三、分类收集:通过收集装置对经两级筛分后的聚氨酯颗粒按照体积的大中小三类进行收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氨酯造粒后处理装置中,收集装置包括水平滑动安装在外壳前后侧壁之间的第一收集斗、第二收集斗和第三收集斗。第一收集斗位于第三导向辊下方。第二收集斗位于第三导向辊和第二输送辊之间的第一输送带上方,且位于第六导向辊和第四输送辊之间的第二输送带下方。第三收集斗位于第五导向辊和第六导向辊之间的第二输送带下方。大体积聚氨酯颗粒从第一输送带上滑落后落入第一收集斗内,中体积聚氨酯颗粒从第二输送带上滑落后落入第二收集斗内,小体积聚氨酯颗粒一部分从第一导料板上滑落至第三收集斗内,另一部分穿过第二输送带进行二级筛分后落至第三收集斗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氨酯造粒后处理装置中,外壳后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输送辊。第二输送辊和第四输送辊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二输送辊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输送带运动,第二输送辊转动的同时带动第四输送辊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输送带运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氨酯造粒后处理装置中,外壳的前后侧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与第一导向辊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二风机与第三导向辊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对外壳内的聚氨酯颗粒吹风,将聚氨酯颗粒散发出的热量进行散除,加速聚氨酯颗粒的冷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氨酯造粒后处理装置中,外壳的前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凸轮轴,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凸轮轴。第一凸轮轴与第一输送辊和第一导向辊之间的第一输送带上表面接触,第二凸轮轴与第二导向辊和第三导向辊之间的第一输送带上表面接触。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一凸轮轴转动,从而对一级筛分过程中的第一输送带进行拍打振动,对第一输送带上的聚氨酯颗粒起到匀料的作用,提高一级筛分的效果。通过第三电机带动第二凸轮轴转动,从而对二级筛分过程中的第一输送带进行拍打振动,对第一输送带上的聚氨酯颗粒起到匀料的作用,提高二级筛分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聚氨酯造粒后处理装置中,外壳的前后侧壁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三凸轮轴和第四凸轮轴。第一凸轮轴与第三凸轮轴之间以及第二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通用塑料挤出造粒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通用塑料挤出造粒后处理工艺采用一种聚氨酯造粒后处理装置配合完成,所述聚氨酯造粒后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外壳(2);外壳(2)的顶面开设有平行于外壳(2)左右侧壁的进料口(3);外壳(2)内部前后侧壁之间水平转动配合有第一输送辊(4)、第一导向辊(5)、第二导向辊(6)、第三导向辊(7)和第二输送辊(8);其中,第一输送辊(4)位于进料口(3)下方左侧,第一导向辊(5)位于第一输送辊(4)的下方右侧,第二导向辊(6)位于第一导向辊(5)下方左侧,第三导向辊(7)位于第二导向辊(6)下方右侧,第二输送辊(8)位于第三导向辊(7)下方左侧;第一输送辊(4)、第一导向辊(5)、第二导向辊(6)、第三导向辊(7)和第二输送辊(8)外侧壁转动配合有第一输送带(9),第一输送带(9)上均匀开设有筛孔;外壳(2)内部前后侧壁之间水平转动配合有第三输送辊(10)、第四导向辊(11)、第五导向辊(12)、第六导向辊(13)和第四输送辊(14);第三输送辊(10)、第四导向辊(11)、第五导向辊(12)、第六导向辊(13)和第四输送辊(14)外侧壁转动配合有第二输送带(15);第二输送带(15)位于第一输送带(9)内部且平行于第一输送带(9),第二输送带(15)上均匀开设有筛孔,第二输送带(15)上的筛孔面积小于第一输送带(9)上的筛孔;/n外壳(2)内部前后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料板(16)、第二导料板(17)和第三导料板(18);第一导料板(16)位于第四导向辊(11)和第五导向辊(12)之间的第二输送带(15)上方,且位于第三输送辊(10)和第四导向辊(11)之间的第二输送带(15)下方;第二导料板(17)位于第一导向辊(5)和第二导向辊(6)之间的第一输送带(9)上方,且位于第四导向辊(11)和第五导向辊(12)之间的第二输送带(15)下方;第三导料板(18)位于第一导向辊(5)和第二导向辊(6)之间的第一输送带(9)下方,且位于第二导向辊(6)和第三导向辊(7)之间的第一输送带(9)上方;外壳(2)内部设置有收集装置(19);/n所述聚氨酯通用塑料挤出造粒后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一级筛分:将聚氨酯颗粒从进料口(3)投入外壳(2)内部,聚氨酯颗粒通过第一输送辊(4)和第一导向辊(5)之间的第一输送带(9),以及第三输送辊(10)和第四导向辊(11)之间的第二输送带(15)进行一级筛分;/n步骤二、二级筛分:经过一级筛分后的聚氨酯颗粒通过第二导向辊(6)和第三导向辊(7)之间的第一输送带(9),以及第五导向辊(12)和第六导向辊(13)之间的第二输送带(15)进行二级筛分;/n步骤三、分类收集:通过收集装置(19)对经两级筛分后的聚氨酯颗粒按照体积的大中小三类进行收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通用塑料挤出造粒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通用塑料挤出造粒后处理工艺采用一种聚氨酯造粒后处理装置配合完成,所述聚氨酯造粒后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截面为矩形的外壳(2);外壳(2)的顶面开设有平行于外壳(2)左右侧壁的进料口(3);外壳(2)内部前后侧壁之间水平转动配合有第一输送辊(4)、第一导向辊(5)、第二导向辊(6)、第三导向辊(7)和第二输送辊(8);其中,第一输送辊(4)位于进料口(3)下方左侧,第一导向辊(5)位于第一输送辊(4)的下方右侧,第二导向辊(6)位于第一导向辊(5)下方左侧,第三导向辊(7)位于第二导向辊(6)下方右侧,第二输送辊(8)位于第三导向辊(7)下方左侧;第一输送辊(4)、第一导向辊(5)、第二导向辊(6)、第三导向辊(7)和第二输送辊(8)外侧壁转动配合有第一输送带(9),第一输送带(9)上均匀开设有筛孔;外壳(2)内部前后侧壁之间水平转动配合有第三输送辊(10)、第四导向辊(11)、第五导向辊(12)、第六导向辊(13)和第四输送辊(14);第三输送辊(10)、第四导向辊(11)、第五导向辊(12)、第六导向辊(13)和第四输送辊(14)外侧壁转动配合有第二输送带(15);第二输送带(15)位于第一输送带(9)内部且平行于第一输送带(9),第二输送带(15)上均匀开设有筛孔,第二输送带(15)上的筛孔面积小于第一输送带(9)上的筛孔;
外壳(2)内部前后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料板(16)、第二导料板(17)和第三导料板(18);第一导料板(16)位于第四导向辊(11)和第五导向辊(12)之间的第二输送带(15)上方,且位于第三输送辊(10)和第四导向辊(11)之间的第二输送带(15)下方;第二导料板(17)位于第一导向辊(5)和第二导向辊(6)之间的第一输送带(9)上方,且位于第四导向辊(11)和第五导向辊(12)之间的第二输送带(15)下方;第三导料板(18)位于第一导向辊(5)和第二导向辊(6)之间的第一输送带(9)下方,且位于第二导向辊(6)和第三导向辊(7)之间的第一输送带(9)上方;外壳(2)内部设置有收集装置(19);
所述聚氨酯通用塑料挤出造粒后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一级筛分:将聚氨酯颗粒从进料口(3)投入外壳(2)内部,聚氨酯颗粒通过第一输送辊(4)和第一导向辊(5)之间的第一输送带(9),以及第三输送辊(10)和第四导向辊(11)之间的第二输送带(15)进行一级筛分;
步骤二、二级筛分:经过一级筛分后的聚氨酯颗粒通过第二导向辊(6)和第三导向辊(7)之间的第一输送带(9),以及第五导向辊(12)和第六导向辊(13)之间的第二输送带(15)进行二级筛分;
步骤三、分类收集:通过收集装置(19)对经两级筛分后的聚氨酯颗粒按照体积的大中小三类进行收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聚氨酯通用塑料挤出造粒后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造粒后处理装置中,收集装置(19)包括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芹熊芳
申请(专利权)人:张良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