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浇注料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704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0:00
一种耐火浇注料加热炉,所述炉体墙壁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衬层和保温层,所述内衬层为高温耐火材料浇筑而成;所述炉体上端中心横向设有长方形开口,所述炉体上端面通过直线导轨滑动安装有储料筒,所述储料筒的下端中心竖向设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下端由上向下穿过长方形开口并延伸至炉体内腔的上部,所述下料管上位于储料筒下端与炉体上端之间横向设有插板阀;所述炉体上端的一侧设有驱动储料筒沿直线导轨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炉体内腔的底部横向设有炉箅子;所述炉体的一侧横向设有点火口,所述炉体的另一侧横向设有集火口,所述点火口的下侧壁竖向设有与点火口连通的增氧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燃烧效果好,保温效果好,设计合理等特点。

A kind of refractory castable heat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火浇注料加热炉
本技术涉及加热炉
,具体涉及一种耐火浇注料加热炉。
技术介绍
耐火浇注料不需要庞大的压砖机和烧成热工设备,工厂占地面积小,设备费用和基建投资相比于耐火砖较低;在高温环境下耐火砖墙体承受剧烈高温的冲击后膨胀规律会不正常,造成墙体变形鼓包,可靠性降低;另外现有的耐火浇注料加热炉,可燃垃圾从下料口落至炉箅子上时由于在炉箅子上堆积不均匀经常导致燃烧枪空烧现象,燃烧效果欠佳,因此需要优化一种耐火浇注料加热炉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燃烧效果好,保温效果好,设计合理的耐火浇注料加热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根据下:一种耐火浇注料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墙壁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衬层和保温层,所述内衬层为高温耐火材料浇筑而成;所述炉体上端中心横向设有长方形开口,所述炉体上端面通过对称布置的两个直线导轨滑动安装有上端开口的储料筒,所述储料筒的下端中心竖向设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下端由上向下穿过长方形开口并延伸至炉体内腔的上部,所述下料管上位于储料筒下端与炉体上端之间横向设有插板阀;所述炉体上端的一侧设有驱动储料筒沿直线导轨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炉体内腔的底部横向设有炉箅子;所述炉体的一侧横向设有点火口,所述炉体的另一侧横向设有集火口,所述点火口的下侧壁竖向设有与点火口连通的增氧管道。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为隔热石棉,隔热石棉位于内衬层的外侧增强了炉体的保温效果,减少了炉体内的热量损失,降低能耗。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筒的上开口竖向设有上大下小的锥形漏斗,通过带式输送机送入锥形漏斗时上大下小的结构不易漏料。进一步的,所述直线导轨包括燕尾滑槽以及与燕尾滑槽配合的滑块,所述燕尾滑槽的下端固定在炉体的上端面,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在储料筒的下端面,燕尾滑槽有较强的承受载荷的能力。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通过固定块垫高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一端与储料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通过固定块的垫高,确保气缸与储料筒侧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给炉体上端加装可前后移动的储料筒,储料筒的下料管延伸至炉体内,储料筒前后移动将储料筒的可燃垃圾均匀的洒在炉体内的炉箅子上,进而方便与点火口对接的燃烧枪对可燃物的充分燃烧,降低燃烧枪的空烧现象;本技术具有燃烧效果好,保温效果好,设计合理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直线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图1;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图2。附图标记:1、炉体,2、内衬层,3、保温层,4、长方形开口,5、直线导轨,6、储料筒,7、下料管,8、插板阀,9、驱动装置,10、炉箅子,11、点火口,12、增氧管道,13、集火口,14、锥形漏斗,15、燕尾滑槽,16、滑块,17、固定块,18、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一种耐火浇注料加热炉,包括炉体1,炉体1呈圆柱体结构且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炉体1墙壁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衬层2和保温层3,所述内衬层2为高温耐火材料搅拌成泥浆浇筑至模具中,然后烘干成型;所述炉体1上端中心横向设有长方形开口4,所述炉体1上端面通过对称布置的两个直线导轨5滑动安装有上端开口的储料筒6,所述储料筒6的下端中心竖向设有下料管7,所述下料管7的下端由上向下穿过长方形开口4并延伸至炉体1内腔的上部,下料管7的尺寸小于长方形开口4的宽度,所述下料管7上位于储料筒6下端与炉体1上端之间横向设有插板阀8,插板阀8包括横向设于下料管7内的阀体,阀体的阀腔内滑动安装有插板,插板的外端设置有驱动气缸,在驱动气缸的驱动下阀体与阀腔配合进而关闭下料管7;所述炉体1上端的一侧设有驱动储料筒6沿直线导轨5滑动的驱动装置9;所述炉体1内腔的底部横向设有炉箅子10;所述炉体1的一侧横向设有点火口11,所述炉体1的另一侧横向设有集火口13,所述点火口11的下侧壁竖向设有与点火口11连通的增氧管道12,点火口11的外端设有与其对接的点火枪,点火枪的枪口延伸至增氧管道12的外侧,增氧管道12的下端设置有增氧风机。所述保温层3为隔热石棉。所述储料筒6的上开口竖向设有上大下小的锥形漏斗14。所述直线导轨5包括燕尾滑槽15以及与燕尾滑槽15配合的滑块16,所述燕尾滑槽15的下端通过由上至下贯穿燕尾滑槽的螺钉固定在炉体1的上端面,所述滑块16的上端通过由下至上贯穿滑块16的螺钉固定在储料筒6的下端面。所述驱动装置9包括通过固定块17垫高的气缸18,所述气缸18的活塞杆的一端与储料筒6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首先将可燃垃圾通过带式输送机送入锥形漏斗14的上开口,可燃垃圾落入储料筒6内,当储料筒6内的可燃垃圾堆积至锥形漏斗14的下开口时停止带式输送机,随后打开插板阀8,储料筒6内的可燃垃圾从下料管7落入炉体1下部的炉箅子10上端,同时,打开气缸18,气缸18驱动储料筒6沿直线导轨5前后运动,进而进料管7将可燃物垃圾均匀的撒在炉箅子10上端,当炉箅子10上端的可燃物垃圾堆积到超过储料筒6一半时,关闭插板阀6和气缸10,下料管7关闭,打开与点火口11对接的燃烧枪以及与增氧管道12下端连接的增氧风机,燃烧枪通过点火口点燃炉体1内的可燃物垃圾,随后烟气和火焰通过集火口13送出。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火浇注料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墙壁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衬层(2)和保温层(3),所述内衬层(2)为高温耐火材料浇筑而成;所述炉体(1)上端中心横向设有长方形开口(4),所述炉体(1)上端面通过对称布置的两个直线导轨(5)滑动安装有上端开口的储料筒(6),所述储料筒(6)的下端中心竖向设有下料管(7),所述下料管(7)的下端由上向下穿过长方形开口(4)并延伸至炉体(1)内腔的上部,所述下料管(7)上位于储料筒(6)下端与炉体(1)上端之间横向设有插板阀(8);所述炉体(1)上端的一侧设有驱动储料筒(6)沿直线导轨(5)滑动的驱动装置(9);所述炉体(1)内腔的底部横向设有炉箅子(10);所述炉体(1)的一侧横向设有点火口(11),所述炉体(1)的另一侧横向设有集火口(13),所述点火口(11)的下侧壁竖向设有与点火口(11)连通的增氧管道(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火浇注料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墙壁由内向外依次设有内衬层(2)和保温层(3),所述内衬层(2)为高温耐火材料浇筑而成;所述炉体(1)上端中心横向设有长方形开口(4),所述炉体(1)上端面通过对称布置的两个直线导轨(5)滑动安装有上端开口的储料筒(6),所述储料筒(6)的下端中心竖向设有下料管(7),所述下料管(7)的下端由上向下穿过长方形开口(4)并延伸至炉体(1)内腔的上部,所述下料管(7)上位于储料筒(6)下端与炉体(1)上端之间横向设有插板阀(8);所述炉体(1)上端的一侧设有驱动储料筒(6)沿直线导轨(5)滑动的驱动装置(9);所述炉体(1)内腔的底部横向设有炉箅子(10);所述炉体(1)的一侧横向设有点火口(11),所述炉体(1)的另一侧横向设有集火口(13),所述点火口(11)的下侧壁竖向设有与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冰洋董新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兴嘉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