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车库中部组装构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333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中部组装构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设有燕尾卡,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立柱和型钢,所述立柱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正中心处设有螺纹孔,且在螺纹孔上连接有限位圆台,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设有燕尾槽,由于该装置设置限位圆台从而使得在立体车库中中部架构的组装可以精准固定位,同时设置的燕尾卡配合燕尾槽从而使得立体车库中中部架构可以稳定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同时型钢呈倒“V”字型焊接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从而保证中部架构更加稳定牢固,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定位精准,同时结构安全牢固等特点,进而值得推广。

A middle assembling frame of stereo ga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车库中部组装构架
本技术涉及立体车库整体组装中中部架构的组装
,具体为一种立体车库中部组装构架。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轿车的拥有量正急速地增加,因而停车库的需求也随之相应的不断增长;许多住宅小区、商业地带因规划停车位数量有限,传统的地面停车位或者地下车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停车需要,停车位短缺的现象异常严重,随处可见;因此,立体停车作为一种占地面积小的停车方式正在不断得到发展和应用;另外展会、大型会议等人员集中的地方,停车难矛盾十分突出;而传统的车库需要先打基础做预埋,组装时,车库横梁、纵梁等零散部件用螺栓螺母连接,经过多次拆装的螺栓易出现滑扣、乱扣等现象,而且螺栓锈蚀易咬死;传统立体车库现场施工量大,周期长,设备拆除困难,拆除后对环境有一定影响,设备功能也难恢复,不适合作为临时停车设备来使用,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拆装立体车库中的中部组成部分,方便立体车库组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立体车库中部组装构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立体车库中部组装构架,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设有燕尾卡,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设有四根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设有第二支撑板,在第二支撑板的正中心处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连接有限位圆台,所述限位圆台与螺纹孔的连接处设有细牙螺纹,所述限位圆台通过细牙螺纹连接在螺纹孔上,且在第二支撑板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设有燕尾槽,通过燕尾卡和燕尾槽将多个结构相同的中部架构组装在一起。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连接有型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圆台设置成圆锥状,且在锥顶处镶嵌有不锈钢滚珠,且所述限位圆台的长度比第一支撑板的厚度长10公分。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孔的直径大于限位圆台的外部直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型钢呈倒“V”字形连接在相邻的两根立柱上,并将其分别焊接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立柱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该装置设置燕尾槽和燕尾卡从而的结构相同的多个中部组装构架可以牢固组装在一起,同时设置的限位圆台从而使得中部组装构架在组装时便于位置对接,进而保证位置对接精准,另外该装置的活动安装,可以用后拆卸,进而使得该装置既可以保证临时停车,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进一步的解决了停车乱像的问题;2.由于在限位圆台设置成圆锥状从而使得两个结构相同的中部组装构架在组装时更加轻易的组装在一起,同时在锥顶处设有滚珠,从而使得两个结构相同的中部组装构架在即将连接时可以微调,进而保证中部组装构架顺利结合,另外限位圆台活动安装在第二支撑板4上从而使得两个中部组装构架组装完成后可以将其取下,安装在下一个中部组装构架上的螺纹孔内,从而使得限位圆台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进而降低限位圆台的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也降低设备整体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燕尾卡,2-立柱,3-燕尾槽,4-第二支撑板,5-限位圆台,6-细牙螺纹,7-螺纹孔,8-型钢,9-第一支撑板,10-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术语“上表面”、“上部”“左侧”、“右侧”“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体车库中部组装构架,包括第一支撑板9,所述第一支撑板9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设有燕尾卡1,所述第一支撑板9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设有四根立柱2,所述立柱2的上端设有第二支撑板4,在第二支撑板4的正中心处设有螺纹孔7,所述螺纹孔7上连接有限位圆台5,所述限位圆台5与螺纹孔7的连接处设有细牙螺纹6,所述限位圆台5通过细牙螺纹6连接在螺纹孔7上,且在第二支撑板4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设有燕尾槽3,通过燕尾卡1和燕尾槽3将多个结构相同的中部架构组装在一起,由于该装置设置限位圆台5从而使得在立体车库中中部架构的组装可以精准固定位,同时设置的燕尾卡1配合燕尾槽3从而使得立体车库中中部架构可以稳定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同时型钢8呈倒“V”字型焊接在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4之间,从而保证中部架构更加稳定牢固。更为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4之间连接有型钢8,保证设备总体结构稳定。更为具体而言:所述限位圆台5设置成圆锥状,且在锥顶处镶嵌有不锈钢滚珠10,从而便于设备对接时进行微调,且所述限位圆台5的长度比第一支撑板9的厚度长10公分,从而便于限位圆台5取下安装至下一个中部组装构架。更为具体而言:所述螺纹孔7的直径大于限位圆台5的外部直径,从而使得限位圆台5可以拆卸下来。更为具体而言:所述型钢8呈倒“V”字形连接在相邻的两根立柱2上,并将其分别焊接在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4和立柱2上,进一步保证中部组装构架的整体安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首先将燕尾卡1和燕尾槽3上涂抹黄油,然后将限位圆台5安装至螺纹孔7内,并在限位圆台5的外表面涂抹黄油;第二步,当中部组装构架在组装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限位圆台5将两个对接的中部组装构架对接在一起;第三步,对接结束后,卸下限位圆台5,进行下一个对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车库中部组装构架,包括第一支撑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9)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设有燕尾卡(1),所述第一支撑板(9)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设有四根立柱(2),所述立柱(2)的上端设有第二支撑板(4),在第二支撑板(4)的正中心处设有螺纹孔(7),所述螺纹孔(7)上连接有限位圆台(5),所述限位圆台(5)与螺纹孔(7)的连接处设有细牙螺纹(6),所述限位圆台(5)通过细牙螺纹(6)连接在螺纹孔(7)上,且在第二支撑板(4)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设有燕尾槽(3),通过燕尾卡(1)和燕尾槽(3)将多个结构相同的中部架构组装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车库中部组装构架,包括第一支撑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9)下表面的四个拐角处设有燕尾卡(1),所述第一支撑板(9)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设有四根立柱(2),所述立柱(2)的上端设有第二支撑板(4),在第二支撑板(4)的正中心处设有螺纹孔(7),所述螺纹孔(7)上连接有限位圆台(5),所述限位圆台(5)与螺纹孔(7)的连接处设有细牙螺纹(6),所述限位圆台(5)通过细牙螺纹(6)连接在螺纹孔(7)上,且在第二支撑板(4)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设有燕尾槽(3),通过燕尾卡(1)和燕尾槽(3)将多个结构相同的中部架构组装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车库中部组装构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晓波汤玉鹏常永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