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自行车停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364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52
一种立体自行车停车库,属于立体停车技术领域。停车库包括循环旋转机构,自行车存储盒,外包围结构和自动门装置;循环旋转机构与自行车存储盒铰接,外包围结构与循环旋转机构的主体框架联接;自动门装置与外包围结构连接,位于地面处。优点在于,打破了传统的单车存取方式,提出了一种多车同时存取的技术理念和实施方式,不仅能够极大减少平均单车的占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极大提高存取车速度。不受单一车型的限制,安装施工方式灵活多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自行车停车库
本专利技术属于立体停车
,特别涉及一种立体自行车停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近两年共享经济的崛起,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等的出现给城市公共空间管理带来新的问题和压力,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人流密集区域,大量共享单车的无桩式停放,挤占了原本就不富裕的公共道路空间,使得城市通行空间更加拥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自行车停车库,解决了大量共享单车无桩式停放,使道路拥挤的问题。该自行车立体仓储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单车存取方式,提出了一种多车同时存取的技术理念和实施方式,不仅能够极大减少平均单车的占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极大提高存取车速度,特别适合地铁等人流量密集区域的使用。该立体自行车库的建设和规划形成共享单车规范存取机制,不仅减轻城市公共空间管理的压力,还能很好地改善市容市貌,有利于市民出行的便捷性。一种立体自行车停车库,包括循环旋转机构1,自行车存储盒2,外包围结构3和自动门装置4;循环旋转机构1与自行车存储盒2铰接,外包围结构3与循环旋转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自行车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旋转机构(1),自行车存储盒(2),外包围结构(3)和自动门装置(4);循环旋转机构(1)与自行车存储盒(2)铰接,外包围结构(3)与循环旋转机构(1)的主体框架联接;自动门装置(4)与外包围结构(3)连接,位于地面处;循环旋转机构(1)是整个车库的主体传动系统,实现每个自行车存储盒(2)的单元循环功能;自行车存储盒(2)用于自行车的存取,实现多车同时存取,同时还能实现多种车型的存取;外包围结构(3)形成整个车库的外围景观,同时起到防风防雨的作用;自动门装置(4)在车库进行旋转的时候关闭,在自行车存储盒(2)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打开,方便存取,同时起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自行车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旋转机构(1),自行车存储盒(2),外包围结构(3)和自动门装置(4);循环旋转机构(1)与自行车存储盒(2)铰接,外包围结构(3)与循环旋转机构(1)的主体框架联接;自动门装置(4)与外包围结构(3)连接,位于地面处;循环旋转机构(1)是整个车库的主体传动系统,实现每个自行车存储盒(2)的单元循环功能;自行车存储盒(2)用于自行车的存取,实现多车同时存取,同时还能实现多种车型的存取;外包围结构(3)形成整个车库的外围景观,同时起到防风防雨的作用;自动门装置(4)在车库进行旋转的时候关闭,在自行车存储盒(2)移动到指定位置后打开,方便存取,同时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旋转机构(1)由电机联接减速机传动装置(5),导轨(6),循环链板机构(7)和链板支架(8)组成;电机联接减速机传动装置(5)通过链条与循环链板机构(7)连接,循环链板机构(7)由链板和销轴组成,销轴在导轨(6)上,链板支架(8)与循环链板机构(7)联接并由螺栓固定;电机联接减速机传动装置(5)通过链条传动,带动循环链板机构(7)沿着导轨(6)呈循环转动;链板支架(8)与自行车存储盒(2)铰接,自行车存储盒(2)沿着链板支架(8)上的插销转动,当循环链板机构(7)带动链板支架(8)转动时,自行车存储盒(2)随着链板支架(8)沿着导轨(6)呈循环移动,同时始终保持自行车存储盒(2)的方向垂直向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行车存储盒(2)为三面封闭一侧开口结构,内设置停车架,停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