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磨除工件表面毛刺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295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磨除工件表面毛刺的装置,用于工件表层的毛刺处理,包括机座、传动联接于机座的振动盘、用于打磨毛刺的磨石,产品出料槽,磨石出口,通过在机座内设置振动装置驱动振动盘上下振动,将需要去毛刺的工件放入到振动盘上,使存储于振动盘内的磨石也与振动盘一起振动,通过磨石与工件不断摩擦,将工件表面的毛刺去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可大力推广应用于市场中。

A device for deburring workpiece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磨除工件表面毛刺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磨除工件表面毛刺的装置。
技术介绍
零部件加工完成之后,加工面通常都会存在有一些毛刺,而这些毛刺不去掉可能会刺伤工人,现有技术中,零件表面的毛刺都是靠人工用锉刀或者砂纸手动去打磨刮掉的,其耗时较长且处理效果受操作工人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磨除工件表面毛刺的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磨除工件表面毛刺的装置,包括机座、传动联接于机座的振动盘、用于打磨毛刺的磨石,产品出料槽,磨石出口,所述机座设有用于驱动振动盘的振动装置,其与振动盘传动联接,所述振动盘包括振动盘内底面、控制面板及凸起圆柱体,所述振动盘内底面围绕所述凸起圆柱体分隔为左半边和右半边,所述振动盘内底面的左半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带孔网板,所述振动盘内底面的右半边连通着所述机座内部,所述振动盘内底面的左半边和右半边通过可拆卸挡板相连接,所述凸起圆柱体位于所述振动盘正中间,所述磨石放置在所述振动盘的右半边上,其与所述带孔网板相接触,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凸起圆柱体上表面,所述振动装设置于所述机座内部,其与凸起圆柱体相连接,所述产品出料槽设置在所述振动盘一侧,其与所述带孔网板相连接,所述磨石出口位于所述机座下方并与所述带孔网板的下方相连通。进一步,所述振动盘的左半边的网孔高于所述振动盘的右半边,所述振动盘的右半边在远离振动盘产品出料槽的一端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向所述机座内部倾斜。进一步,所述斜坡远离所述机座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卡槽二,所述可拆卸挡板的一端设置有卡槽一,所述卡槽二与所述卡槽一卡接,固定可拆卸挡板。优选的,所述振动装置为离心式振动器。进一步,所述带孔网板拼接式平铺在所述振动盘的左半边及产品出料槽上,所述带孔网板上的小孔为阵列型排列的小圆孔。优选的,所述可拆卸挡板为与所述带孔网板相同的网板。进一步,所述磨石为球状,其数量不止一个,其形状大小与所述带孔网板上的小圆孔形状一致。进一步,所述出口为圆柱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机座内设置振动装置驱动振动盘上下振动,将需要去毛刺的工件放入到振动盘上,使存储于振动盘内的磨石也与振动盘一起振动,通过磨石与工件不断摩擦,将工件表面的毛刺去掉。本技术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资金,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进度,可大力推广应用于市场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出料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座,2-振动盘,211-振动盘内底面左半边,212-振动盘内底面右半边,213-带孔网板,2131-小圆孔,214-可拆卸挡板,22-控制面板,23-凸起圆柱体,3-产品出料槽,4-磨石出口,5-斜坡,6-卡槽一,7-卡槽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用于磨除工件表面毛刺的装置,包括机座1、传动联接于机座的振动盘2、用于打磨毛刺的磨石,产品出料槽3,磨石出口4,机座1上设置有驱动振动盘振动的振动装置,振动装置与振动盘传动联接,振动装置设置在机座1内部,该振动装置采用离心式振动器,利用离心式振动器的振动带动振动盘进行上下振动,使振动盘上的磨石和工件能够得到充分的摩擦,从而去掉工件上的毛刺。振动盘的一侧设置有产品出料槽3,工件磨刺后通过振动装置振动,将工件送至产品出料槽3,完成磨刺工序,减少人为挑拣磨刺后工件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机座1的下方设置有与机座内部相连接的磨石出口4,磨石出口4与带孔网板213下方相连通,该磨石出口4为圆柱形,磨石出口4处设置有滤膜,方便清洗机器的时候,阻隔磨石的掉落,同时排出体积较小的磨石,保证磨石的质量。振动盘2包括振动盘内底面、控制面板22及凸起圆柱体23,在振动盘2正中间设置有凸起圆柱体23,凸起圆柱体23的内部与振动装置传动联接,通过设置凸起圆柱体,保护了振动装置上部分不外露,从而延长振动装置的使用寿命,保护振动装置不会受污染或者受磨损。在凸起圆柱体23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2,通过设置控制面板,能够操控设备的运做,方便及时查看设备的情况,避免设备的损坏。振动盘内底面绕所述凸起圆柱体23分隔为左半边211和右半边212,振动盘内底面的左半边2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带孔网板213,带孔网板213拼接式平铺在振动盘的左半边211及产品出料槽3上,带孔网板213上的小孔为阵列型排列的小圆孔2131,小圆孔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在工件磨刺完成后,实现磨石与工件的分离,从而节省人工从磨石堆中挑拣工件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振动盘内底面的右半边212连通着机座1的内部,磨石放置在振动盘的右半边212上,磨石为球状,其数量不止一个,其形状大小与带孔网板上的小圆孔2131形状一致。振动盘内底面的右半边212在远离振动盘产品出料槽的一端设置有斜坡5,斜坡5向机座1内部倾斜,同时,振动盘的左半边211的网孔高于振动盘的右半边212。在使用过程中,磨石与工件混合,在机座上通过振动装置进行振动磨刺,磨石与工件多次经过斜坡进入机座内部,通过在机座内部进行多次循环磨刺,从而使工件表面平滑。在出料状态下,磨石在移动过程中通过网孔漏回到机座内部,而工件则是通过产品出料槽出来。这个过程就需要振动盘内底面的左半边211和右半边212中间设置有一块可拆卸挡板214,利用挡板挡住振动盘内底面右半边212的斜坡,使工件在出料状态下不会掉到机座内部。该可拆卸挡板为与带孔网板相同的网板。通过在斜坡5远离机座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卡槽二7,可拆卸挡板的一端设置有卡槽一6,通过卡槽二与卡槽一卡接,固定可拆卸挡板,使挡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移位或者掉落,保证工件能够顺利到达产品出料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磨除工件表面毛刺的装置,包括机座、传动联接于机座的振动盘、用于打磨毛刺的磨石,产品出料槽,磨石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设有用于驱动振动盘的振动装置,其与振动盘传动联接,所述振动盘包括振动盘内底面、控制面板及凸起圆柱体,所述振动盘内底面围绕所述凸起圆柱体分隔为左半边和右半边,所述振动盘内底面的左半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带孔网板,所述振动盘内底面的右半边连通着所述机座内部,所述振动盘内底面的左半边和右半边通过可拆卸挡板相连接,所述凸起圆柱体位于所述振动盘正中间,所述磨石放置在所述振动盘的右半边上,其与所述带孔网板相接触,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凸起圆柱体上表面,所述振动装设置于所述机座内部,其与凸起圆柱体相连接,所述产品出料槽设置在所述振动盘一侧,其与所述带孔网板相连接,所述磨石出口位于所述机座下方并与所述带孔网板的下方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磨除工件表面毛刺的装置,包括机座、传动联接于机座的振动盘、用于打磨毛刺的磨石,产品出料槽,磨石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设有用于驱动振动盘的振动装置,其与振动盘传动联接,所述振动盘包括振动盘内底面、控制面板及凸起圆柱体,所述振动盘内底面围绕所述凸起圆柱体分隔为左半边和右半边,所述振动盘内底面的左半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带孔网板,所述振动盘内底面的右半边连通着所述机座内部,所述振动盘内底面的左半边和右半边通过可拆卸挡板相连接,所述凸起圆柱体位于所述振动盘正中间,所述磨石放置在所述振动盘的右半边上,其与所述带孔网板相接触,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凸起圆柱体上表面,所述振动装设置于所述机座内部,其与凸起圆柱体相连接,所述产品出料槽设置在所述振动盘一侧,其与所述带孔网板相连接,所述磨石出口位于所述机座下方并与所述带孔网板的下方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磨除工件表面毛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盘的左半边的网孔高于所述振动盘的右半边,所述振动盘的右半边在远离振动盘产品出料槽的一端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周李树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久星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