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374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16
喷码设备,包括光电传感器、工控机、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光电传感器与工控机连接,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侧边设置喷码机构、定位机构,喷码机构与工控机连接,且通过定位机构调整喷码机构位置,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侧边设置有干燥机构,干燥机构与工控机连接,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之间设置有衔接件,所述衔接件通过槽位分别与第一传送机构侧板底部、第二传送机构侧板顶部连接,被喷码过的电子元件经衔接件由第一传送机构传送至第二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表面设有适于电子元件的条纹。通过定位机构调整喷码机构位置,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电子元件以启动喷码,通过干燥机构对喷码过的电子元件进行干燥处理。

Inkje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码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喷码设备。
技术介绍
电子元件在出厂前需要对其进行包装、喷涂条码,喷涂条码主要是用于区分厂商或记录元件信息以便使用,通常需要将条码喷涂在电子元件指定位置,但电子元件大小、形状不同,需要根据电子元件调整喷码机构喷码位置,且经喷涂加工后的电子元器件会被直接堆积在一起,喷涂的条码墨迹未干容易导致喷涂信息模糊。现有的喷涂设备通常预先调整喷码设备的位置,通过传感器检测后启动喷码,却不能够对喷涂后的电子元件进行及时风干,喷涂质量较低;且通过传送带进行喷码、传送,因传送带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很容易导致传送迟滞,或是因为传送带之间存在一定高度差导致电子元件在传送过程中掉落、损坏或是发生反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码设备,通过定位机构调整喷码机构位置,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电子元件以启动喷码,通过干燥机构对喷码过的电子元件进行干燥处理,避免因为墨迹未干影响喷码质量;通过设置衔接件,保证电子元件传送的有序性,避免电子元件传送迟滞或是在传送过程中掉落、损坏、反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喷码设备,包括光电传感器、工控机、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其中,光电传感器与工控机连接,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侧边设置喷码机构、定位机构,喷码机构与工控机连接,且通过定位机构调整喷码机构位置,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侧边设置有干燥机构,干燥机构与工控机连接,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之间设置有衔接件,所述衔接件通过槽位分别与第一传送机构侧板底部、第二传送机构侧板顶部连接,被喷码过的电子元件经衔接件由第一传送机构传送至第二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表面设有适于电子元件的条纹。具体的,在第一传送机构侧边安装有侧板,侧板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安装台,喷码机构、定位机构通过安装台安装在第一传送机构侧边,喷码机构安装在定位机构且与定位机构滑动连接,通过调整定位机构以调整喷码机构位置,工控机与喷码机构连接以启动喷码机构对第一传送机构上的电子元件进行喷码处理。在第一传送机构侧边接近入料端设置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传送机构传送带上是否有电子元件,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送至与光电传感器连接的工控机,工控机根据检测到的信号判断第一传送机构的传送带上是否有电子元件,若有,则启动喷码机构,对电子元件进行喷码,此处光电传感器设置在靠近第一传送机构入料端的位置,该入料端指电子元件投放至第一传送机构位置,或是第一传送机构传送方向的起点,即第一传送机构传送带远离第二传送机构的一端的转轴的位置。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侧边安装有侧板,侧板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安装台,于安装台上安装有干燥机构,干燥机构与工控机连接,干燥机构用于对喷码过的电子元件进行墨迹干燥处理,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此处在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电子元件时通过工控机同时启动喷码机构、干燥机构。较佳的,可以在第二传送机构入料端设置用于检测是否有电子元件传送至第二传送机构的传感器,该传感器与工控机连接,将信号传送至工控机,工控机获取该信号,在判断有电子元件传送至第二传送机构时启动干燥机构进行干燥处理。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之间设置有衔接件,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带侧边安装有侧板,第一传送机构接近第二传送机构一端的侧板底部设置有适于衔接件的槽位,第二传送机构入料端的侧板的顶部同样设置有适于衔接件的槽位,为不影响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转轴的运转及二者的传送,衔接件两端设置有与该槽位适配的凸起,即,设置有与槽位尺寸相适配的凸起,以实现衔接件与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连接。此处,可在衔接件的两端对应于衔接件的四个角设置凸起以实现连接,或是在衔接件的一侧对应于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的同一侧设置凸起以实现连接。衔接件宽度与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带的宽度适配,即衔接件接近第一传送机构的一端的宽度与第一传送机构传送带宽度一致,接近第二传送机构的一端的宽度与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带宽度一致,衔接件呈一体结构,使电子元件能够从第一传送机构传送至第二传送机构。衔接件与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带之间的间隙均不大于电子元件的最小尺寸。较佳的,衔接件的两侧设置有防止电子元件掉落的挡板。其中,第二传送机构的传送带表面设有适于电子元件的条纹,防止传送至第二传送机构的电子元件反弹以及传送过程中出现传送位置偏移,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传送机构传送带表面亦可以设置条纹防止电子元件传送过程中出现位置偏移。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移动连接件,移动连接件一侧经第一滑轨与第一移动组件滑动连接,另一侧经第二滑轨与第二移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第二移动组件垂直,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与第一传送机构传送方向垂直。该定位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以及用于连接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的移动连接件,其中,喷码机构安装于定位机构,通过调整第一移动组件与移动连接件的连接位置可进一步调整喷码机构高度,通过调整移动连接件与第二移动组件的连接位置可进一步调整喷码机构与第一传送机构之间的距离。具体的,第一移动组件侧边设置有与其侧边平行的第一滑轨,移动连接件一端设置有与该第一滑轨适配的第一滑块,该第一滑块可设于第一滑轨内部,该第一滑块的最大宽度不大于第一滑轨宽度;第二移动组件设置于第一滑轨侧边,第二移动组件靠近第一滑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轨,移动连接件远离第一滑轨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滑轨适配的第二滑块,该第二滑块的最大宽度不大于第二滑轨的宽度,在调整移动连接件与第一滑轨的连接位置、移动连接件与第二滑轨的连接位置后,第一滑轨与第一滑块、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分别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第二移动组件垂直,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与第一传送机构传送方向垂直,第一滑块与第一移动组件所在平面垂直且与第二滑轨平行,第二滑块与第二移动组件所在平面垂直且与第一滑轨平行,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设置方向相互垂直。其中,第一移动组件可以设置为竖直杆,竖直杆表面可设置量尺或者直接设置刻度线,通过移动连接件在第一滑轨上的位置可以进一步得到喷码机构高度。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远离第二滑轨的一侧设有适于第三移动组件的第三滑轨,所述第三滑轨与第二滑轨垂直,所述喷码机构设置于第三移动组件,第三移动组件经第三滑轨与第二移动组件滑动连接。具体的,第二移动组件远离第二滑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滑轨,该第三滑轨与第二滑轨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垂直,第三移动组件底部外径的最大尺寸不大于第三滑轨最小宽度,使第三移动组件与第三滑轨滑动连接,二者可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喷码机构安装于第三移动组件,通过调整第三移动组件与第二移动组件之间的连接位置可进一步调整喷码机构与第一传送机构入料端之间的距离。作为一种有效的设置方案,还包括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经安装台安装于第一传送机构入料端的侧边,且与工控机连接。具体的,触控面板与工控机连接,用户通过触控面板编辑喷码内容,触控面板通过安装台安装在第一传送机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喷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传感器、工控机、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其中,光电传感器与工控机连接,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侧边设置喷码机构、定位机构,喷码机构与工控机连接,且通过定位机构调整喷码机构位置,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侧边设置有干燥机构,干燥机构与工控机连接,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之间设置有衔接件,所述衔接件通过槽位分别与第一传送机构侧板底部、第二传送机构侧板顶部连接,被喷码过的电子元件经衔接件由第一传送机构传送至第二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表面设有适于电子元件的条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喷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传感器、工控机、第一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其中,光电传感器与工控机连接,所述第一传送机构侧边设置喷码机构、定位机构,喷码机构与工控机连接,且通过定位机构调整喷码机构位置,所述第二传送机构侧边设置有干燥机构,干燥机构与工控机连接,第一传送机构与第二传送机构之间设置有衔接件,所述衔接件通过槽位分别与第一传送机构侧板底部、第二传送机构侧板顶部连接,被喷码过的电子元件经衔接件由第一传送机构传送至第二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表面设有适于电子元件的条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移动连接件,移动连接件一侧经第一滑轨与第一移动组件滑动连接,另一侧经第二滑轨与第二移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周李树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久星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