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钟罩窑加热设备,包括钟罩窑本体、排胶炉、窑车、窑车轨道,所述排胶炉设置在所述钟罩窑本体的一侧,所述窑车轨道设置于所述钟罩窑本体与所述排胶炉的下方并连通所述钟罩窑本体与所述排胶炉,所述窑车放置在所述窑车轨道上,该钟罩窑加热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减低能耗,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及产品质量。
A kind of bell jar kiln hea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钟罩窑加热设备
本技术涉及磁性材料加工
,具体为一种钟罩窑加热设备。
技术介绍
软磁铁氧体是一种用途广、产量大、成本低的电子工业及机电工和工厂产业的基础材料,它具有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低损耗及陶瓷的耐磨性,因而在电视机的电子束偏转线圈、回扫变压器、收音机扼流圈、中周变压器、电感器、开关电源、通讯设备、滤波器、计算机、电子镇流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软磁铁氧体磁芯烧结在软磁铁氧体磁芯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软磁铁氧体磁芯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烧结决定了软磁铁氧体磁芯的外观及性能重要参数,是软磁铁氧体生产的利率的重要保证环节。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钟罩窑在烧制之前,需要进入排胶炉进行初次加热排胶,排完胶到进入钟罩窑之间,这个过程中窑车上的产品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钟罩窑进行二次加热的时候需要更多的热量来进行烧制,烧结时间更为长,耗损能源更多。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钟罩窑加热设备,该钟罩窑加热设备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减低能耗,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及产品质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钟罩窑加热设备,包括钟罩窑本体、排胶炉、窑车、窑车轨道,所述排胶炉设置在所述钟罩窑本体的一侧,所述窑车轨道设置于所述钟罩窑本体与所述排胶炉的下方并连通所述钟罩窑本体与所述排胶炉,所述窑车放置在所述窑车轨道上,所述钟罩窑本体包括分窑体、引风机、散热器、配电箱及控制中心,所述分窑体四周铺设有平台,所述平台悬空于所述窑车轨道的上方,所述散热器包括热交换器和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置在所述分窑体正表面上,所述分窑体上端设置有集气室,所述集气室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一连接着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钟罩窑本体后侧,所述引风机通过管道二连通着所述分窑体内部,所述引风机设置在所述钟罩窑本体后侧,与所述热交换器相邻,所述配电箱设置在所述钟罩窑本体后侧并与所述分窑体电连接,所述配电箱上设置有所述控制中心。进一步,所述分窑体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窑车轨道相平行的恒温板,所述恒温板的高度与宽度与所述分窑体下方的高度一致。进一步,所述分窑体为窑炉加热室,呈半包围结构,底部镂空,所述分窑体四周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排由上而下并联的加热棒,所述加热棒间设置有至少一支热电偶。进一步,所述分窑体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分窑体的一侧,用以将窑车送至分窑体内部。进一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滑轮、链条及升降板,所述滑轮贯穿所述分窑体平台,所述滑轮包括一大一小两个滑轮,所述大滑轮位于所述分窑体平台下端,所述小滑轮位于所述分窑体平台上端,所述链条一端连接着所述滑轮,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板上。进一步,所述排胶炉包括窑体及控温器,所述排胶炉窑体内两壁上设置有发热丝,所述控温器设置在所述排胶炉的外侧。进一步,所述排胶炉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双开门装置,方便窑车进入排胶炉。进一步,所述分窑体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分窑体内部相互连通的气体循环管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钟罩窑加热设备在钟罩窑分窑体下方设置有恒温板,具有保温功能,实现了从排胶炉到钟罩窑之间的路程的保温功能,节省能源,提高烧制效率,降低烧制时间,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及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未加恒温板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加恒温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钟罩窑本体,101-分窑体,1011-平台,102-引风机,,1031-热交换器,1032-散热孔,104-配电箱,105-控制中心,2-排胶炉,201-窑体,202-控温器,3-窑车,4-窑车轨道,5-集气室,6-出气口,7-恒温板,8-升降机构,801-滑轮,8011-大滑轮,8012-小滑轮,802-链条,803-升降板,9-气体循环管道,10-管道一,11-管道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钟罩窑加热设备,包括钟罩窑本体1、排胶炉2、窑车3、窑车轨道4,排胶炉2设置在钟罩窑本体1的一侧,窑车轨道4设置在钟罩窑本体1与排胶炉2的下方并连通钟罩窑本体1与排胶炉2,窑车3放置在窑车轨道4上,窑车上放置有排列好的产品。钟罩窑本体1包括分窑体101、引风机102、散热器、配线箱104和控制中心105,分窑体101四周铺设有平台1011,平台1011悬空于窑车轨道4的上方,通过铺设平台,方便工作者能够较为靠近的观察分窑体在烧制过程中的状况,及时处理各种突然情况。分窑体101的上端设置有集气室5,通过设置集气室,方便收集烧制过程中排出的热气,避免热气排放在室内,造成室内空气温度上升,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对其他机器设备造成损坏。在集气室5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6,散热器包括热交换器1031和散热孔1032,热交换器1031为圆柱体,其设置在钟罩窑本体1的后侧,将排出的气与水进行热交换降温。出气口6通过管道一10连接着热交换器1031,方便将烧制过程中的热气排除室外。在分窑体101的正表面上设置有散热孔1032,散热孔成阵列排布,两两阵列排布的散热孔行中间相隔开来,避免散热孔太过密集,造成散热不通畅。在分窑体101的正表面上还设置有与分窑体101内部相互连通的气体循环管道9,通过设置气体循环管道,使分窑体内部空气得到流通,保证烧制过程中空气的充足。分窑体101为窑炉加热室,呈半包围结构,底部镂空,分窑体四周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两排由上而下并联的加热棒,加热棒间设置有至少一支热电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由上而下并联的加热棒有7排,每排加热棒中间有一支热电偶,用以加温和测温。在钟罩窑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引风机102,与热交换器相邻,引风机102通过管道二11连接着分窑体101的内部,通过引风机补充控制窑炉里面的氧含量而往窑炉里面加气。在钟罩窑本体1的后侧同样还设置有配电箱104,配电箱电连接着钟罩窑本体,在配电箱104的表面设置有控制中心105,通过控制中心进行操作,方便控制整个钟罩窑的工作状态,及时调整烧制状态。在分窑体101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机构8,升降机构位于分窑体的一侧,升降机构8包括滑轮801、链条802和升降板803,滑轮801贯穿分窑体101的平台1011,滑轮801包括大滑轮8011和小滑轮8012,大滑轮8011位于分窑体101平台1011的下端,小滑轮8012位于分窑体101平台1011的上端,链条802一端连接着滑轮801,另一端连接在升降板803上,通过拉动链条,使升降板上升或下降。分窑体工作时,窑车通过窑车轨道进入到升降板上,通过拉动链条使升降板上升,将窑车送入分窑体内进行烧制。分窑体101的下方,还设置有与窑车轨道相平行的恒温板7,恒温板的高度与宽度与分窑体下方的高度一致,恒温板7连接着分窑体101的下方与排胶炉2之间,通过设置恒温板,保证了窑车在出排胶炉到进入分窑体之前的温度,不至于让产品在此过程中的温度随着当时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保证产品温度。排胶炉2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钟罩窑加热设备,包括钟罩窑本体、排胶炉、窑车、窑车轨道,所述排胶炉设置在所述钟罩窑本体的一侧,所述窑车轨道设置于所述钟罩窑本体与所述排胶炉的下方并连通所述钟罩窑本体与所述排胶炉,所述窑车放置在所述窑车轨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钟罩窑本体包括分窑体、引风机、散热器、配电箱及控制中心,所述分窑体四周铺设有平台,所述平台悬空于所述窑车轨道的上方,所述散热器包括热交换器和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置在所述分窑体正表面上,所述分窑体上端设置有集气室,所述集气室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一连接着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钟罩窑本体后侧,所述引风机通过管道二连通着所述分窑体内部,所述引风机设置在所述钟罩窑本体后侧,与所述热交换器相邻,所述配电箱设置在所述钟罩窑本体后侧并与所述分窑体电连接,所述配电箱上设置有所述控制中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钟罩窑加热设备,包括钟罩窑本体、排胶炉、窑车、窑车轨道,所述排胶炉设置在所述钟罩窑本体的一侧,所述窑车轨道设置于所述钟罩窑本体与所述排胶炉的下方并连通所述钟罩窑本体与所述排胶炉,所述窑车放置在所述窑车轨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钟罩窑本体包括分窑体、引风机、散热器、配电箱及控制中心,所述分窑体四周铺设有平台,所述平台悬空于所述窑车轨道的上方,所述散热器包括热交换器和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置在所述分窑体正表面上,所述分窑体上端设置有集气室,所述集气室上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管道一连接着所述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设置在所述钟罩窑本体后侧,所述引风机通过管道二连通着所述分窑体内部,所述引风机设置在所述钟罩窑本体后侧,与所述热交换器相邻,所述配电箱设置在所述钟罩窑本体后侧并与所述分窑体电连接,所述配电箱上设置有所述控制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钟罩窑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窑体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窑车轨道相平行的恒温板,所述恒温板的高度与宽度与所述分窑体下方的高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钟罩窑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窑体为窑炉加热室,呈半包围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周,李树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久星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