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型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2572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型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分别以棉纤维为面纱原料,以异形纤维为中间纱原料,以细旦十字形PET纤维为地纱原料,进行三线添纱编织并经整理制得运动型针织面料;异形纤维的制备过程为:按FDY工艺,将高/低粘度PA6熔体分配后,从同一喷丝板上的喷丝孔挤出制得FDY丝后,进行松弛热处理得到异形纤维;喷丝孔为“H”形喷丝孔,“H”形由竖线X、竖线Y和横线Z组成,竖线X包括X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sports knitted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型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纤维
,涉及一种运动型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当今消费者对纺织品的舒适性和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春夏的衣物,希望其轻盈、透气、舒适;对于秋冬的衣物,要求其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对于运动型的衣物希望其有良好的吸湿排汗功能。而传统的针织面料一般采用全棉或者棉与其他纤维素纤维混纺的方式织造,纤维素纤维的吸湿性好,当人体大量出汗时,可以快速吸走人体表面的水分,但是进入纤维中的水分很难蒸发,原因是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太强,水分在纤维中的迁移阻力较大,贴近皮肤的一侧吸收水分后,无法快速抵达外侧,所以,无法快速蒸发,另外,吸水后的纤维素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变大,穿着时,面料的伸缩性下降,会带来穿着体验感变差。传统的针织面料无法满足运动型的衣物的要求。因此,开发运动型针织面料极具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利于水分导出的异形纤维,进而制得运动型针织面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运动型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分别以棉纤维为面纱原料,以异形纤维为中间纱原料,以细旦十字形PET纤维为地纱原料,进行三线添纱编织并经整理制得运动型针织面料;异形纤维的制备过程如下:按FDY工艺,将高粘度PA6熔体和低粘度PA6熔体分配后,从同一喷丝板上的喷丝孔挤出制得FDY丝后,进行松弛热处理得到异形纤维;喷丝孔为“H”形喷丝孔,“H”形由竖线X、竖线Y和横线Z组成,竖线X被横线Z分为X1段和X2段,竖线Y被横线Z分为Y1段和Y2段,X1段和Y1段同侧,X2段和Y2段同侧;X1段、Y2段与横线Z的宽度相同,X2段与Y1段的宽度相同,Y1段与Y2段的宽度之比为1.5~2.0:1;X1段、X2段、Y1段与Y2段的长度相同,竖线X或竖线Y的长度为X1段宽度的6.0~8.0倍,横线Z的长度为X1段宽度的5.0~6.0倍;竖线X和竖线Y的端头为圆角,圆角直径为X1段宽度的1.2~1.5倍;所述分配是指控制低粘度PA6熔体流经X2段和Y1段,同时控制高粘度PA6熔体流经X1段、Y2段和横线Z。本专利技术通过合理设计喷丝孔的形状和尺寸,使得纤维发生扭曲,使得纤维的结构有利于水分导出,进而制得了吸湿排汗性能优良的运动型针织面料,机理如下:在合成纤维的纺丝加工中,纤维成型时,纤维内部会发生取向和结晶,使纤维存在内应力,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如受热或接触水时,已成型的纤维会因环境变化发生变形,即此时纤维中的取向部分或者结晶区会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化,而纤维内应力则是试图使变形后的纤维恢复其初始状态的附加相互作用力,对于不同的聚合物,纤维内部的取向和结晶存在差异,因此,不同的聚合物产生的内应力不同;本专利技术中,喷丝孔为“H”形喷丝孔,“H”形由竖线X、竖线Y和横线Z组成,竖线X被横线Z分为X1段和X2段,竖线Y被横线Z分为Y1段和Y2段,X1段和Y1段同侧,X2段和Y2段同侧;X2段和Y1段分别位于横线相反的两侧,X2段的宽度等于Y1段的宽度,X2段的长度等于Y1段的长度,X2段和Y1段的长度大于横线的宽度,X2段和Y1段对应的材质为低粘度PA6,X1段、Y2段和横线对应的材质为高粘度PA6;在X2段或Y1段与横线的接触的位置,同时存在两个相反方向的内应力,一个方向的内应力源自于高粘度PA6,另一个方向的内应力源自于低粘度PA6,两个相反方向的内应力相互抵消成单个方向的内应力;由于X2段和Y1段的长度大于横线的宽度,且低粘度PA6的内应力大于高粘度PA6,因此在X2段与横线的接触的位置,内应力的最终方向指向X2段,在Y1段与横线的接触的位置,内应力的最终方向指向Y1段,又由于X2段和Y1段位于横线的相反两侧,因此在X2段与横线的接触的位置的内应力的最终方向与在Y1段与横线的接触的位置的内应力的最终方向相反,纤维的“H”形横截面上同时存在两个方向相反的内应力,导致纤维发生扭转,形成自扭曲结构,纤维具有自扭曲结构一方面使得单位长度上纤维的表面积极大地增加,纤维能够与更多的水分接触,将水分导出,另一方面使得纤维上的沟槽随之扭曲,纤维导湿主要是借助于沟槽产生的毛细管的芯吸作用,水分沿着沟槽流动,沟槽的形态决定了水分传输是否顺利,沟槽扭曲后,由纤维制得的面料上会形成很多内外连通的通道,使得水分导出更加方便,避免了水分在纤维内层富集,难以导出的问题;此外,由于X2段的宽度等于Y1段的宽度,X2段的长度等于Y1段的长度,因此在X2段与横线的接触的位置的内应力等于在Y1段与横线的接触的位置的内应力,再配合“H”形的尺寸参数,使得纤维的单位长度扭角达到89~177°/10μm,有利于兼顾纤维各方面的性能。作为优选的方案:如上所述的一种运动型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高粘度PA6熔体和低粘度PA6熔体的质量比为45:55~50:50。如上所述的一种运动型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FDY工艺的参数为:纺丝温度276~278℃,冷却温度20~25℃,一辊速度1500~1700m/min,一辊温度80~85℃,二辊速度2800~3000m/min,二辊温度140~150℃,三辊速度4000-4200m/min,三辊温度180-190℃,卷绕速度2730~2910m/min。如上所述的一种运动型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复合纺丝组件,复合纺丝组件包括自上而下紧密贴合的第一分配板、第二分配板、第三分配板和喷丝板;第一分配板上设有供低粘度PA6熔体流过的流道A1和供高粘度PA6熔体流过的流道B1;第二分配板上设有呈同心圆分布的外圈凹槽O2、中圈凹槽M2和内圈凹槽I2;O2和I2为圆环形凹槽,二者相互连通;M2为C形凹槽,与O2和I2不连通;第三分配板上设有呈同心圆分布、相互不连通且为圆环形的外圈凹槽O3、中圈凹槽M3和内圈凹槽I3;O2与O3的正投影完全重合,M2与M3的正投影完全重合,I2与I3的正投影完全重合;A1与O2和I2连通,B1与M2连通;O2、M2、I2、O3、M3、I3的槽底上各设有多个通孔;第三分配板与喷丝板贴合的表面为下板面,下板面上设有多组直线形凹槽E、直线形凹槽F和形凹槽G,一组E、F和G连接成“H”形凹槽,E对应X2段,F对应Y1段,G对应X1段、Y2段和横线Z,M3上通孔位于G上,O3上的通孔位于E远离G的一端,I3上的通孔位于F远离G的一端;喷丝板上的“H”形喷丝孔的导孔与“H”形凹槽连通,且正投影完全重合;复合纺丝组件位于组件纺丝箱体中。如上所述的一种运动型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高粘度PA6熔体的特性粘度为2.50~2.58dL/g,高粘度PA6熔体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85~290℃,低粘度PA6熔体的特性粘度为2.25~2.35dL/g,低粘度PA6熔体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75~280℃,组件纺丝箱体的温度为276~278℃。本专利技术合理设置了高粘度PA6熔体纺丝箱体、低粘度PA6熔体纺丝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型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分别以棉纤维为面纱原料,以异形纤维为中间纱原料,以细旦十字形PET纤维为地纱原料,进行三线添纱编织并经整理制得运动型针织面料;/n异形纤维的制备过程如下:/n按FDY工艺,将高粘度PA6熔体和低粘度PA6熔体分配后,从同一喷丝板上的喷丝孔挤出制得FDY丝后,进行松弛热处理得到异形纤维;/n喷丝孔为“H”形喷丝孔,“H”形由竖线X、竖线Y和横线Z组成,竖线X被横线Z分为X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型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分别以棉纤维为面纱原料,以异形纤维为中间纱原料,以细旦十字形PET纤维为地纱原料,进行三线添纱编织并经整理制得运动型针织面料;
异形纤维的制备过程如下:
按FDY工艺,将高粘度PA6熔体和低粘度PA6熔体分配后,从同一喷丝板上的喷丝孔挤出制得FDY丝后,进行松弛热处理得到异形纤维;
喷丝孔为“H”形喷丝孔,“H”形由竖线X、竖线Y和横线Z组成,竖线X被横线Z分为X1段和X2段,竖线Y被横线Z分为Y1段和Y2段,X1段和Y1段同侧,X2段和Y2段同侧;
X1段、Y2段与横线Z的宽度相同,X2段与Y1段的宽度相同,Y1段与Y2段的宽度之比为1.5~2.0:1;X1段、X2段、Y1段与Y2段的长度相同,竖线X或竖线Y的长度为X1段宽度的6.0~8.0倍,横线Z的长度为X1段宽度的5.0~6.0倍;竖线X和竖线Y的端头为圆角,圆角直径为X1段宽度的1.2~1.5倍;
所述分配是指控制低粘度PA6熔体流经X2段和Y1段,同时控制高粘度PA6熔体流经
X1段、Y2段和横线Z。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动型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粘度PA6熔体和低粘度PA6熔体的质量比为45:55~50: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动型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FDY工艺的参数为:冷却温度20~25℃,一辊速度1500~1700m/min,一辊温度80~85℃,二辊速度2800~3000m/min,二辊温度140~150℃,三辊速度4000-4200m/min,三辊温度180-190℃,卷绕速度2730~2910m/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动型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复合纺丝组件,复合纺丝组件包括自上而下紧密贴合的第一分配板、第二分配板、第三分配板和喷丝板;
第一分配板上设有供低粘度PA6熔体流过的流道A1和供高粘度PA6熔体流过的流道B1;
第二分配板上设有呈同心圆分布的外圈凹槽O2、中圈凹槽M2和内圈凹槽I2;O2和I2为圆环形凹槽,二者相互连通;M2为C形凹槽,与O2和I2不连通;
第三分配板上设有呈同心圆分布、相互不连通且为圆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翔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