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454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油过滤器,包括滤芯组件;所述的滤芯组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中心管、折纸层;所述的中心管的两端与上端盖、下端盖相固定;固定于上端盖、下端盖之间的折纸层外套于中心管;折纸层外侧设置有夹条;折纸层为纳米纤维复合过滤纸经折叠而成;纳米纤维复合过滤纸包括纳米纤维膜层和普通过滤纸层。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方法在基材表面形成的纳米纤维膜层,纳米纤维材料采用改性TPU树脂经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而成,TPU纳米纤维网对油接触角为0°,对液态水的接触角达到150°,纳米纤维网吸油后,具有油水分离和高效低阻的效果,能够阻挡2微米以上的乳化水滴,对燃油中含有的水分能够分离99%以上。

A kind of fuel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油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油过滤器。
技术介绍
目前,几乎所有的卡车、装载机等工程机械均使用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使用的柴油中或多或少存在各种颗粒物、石蜡、水分等杂质,这些杂质经过柴油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后,会出现堵塞喷油嘴、腐蚀气缸、增加积碳等各种弊病,尤其是随着国家大力推行排放达国五国六的发动机以及机动车,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及发动机内部零部件的精密性越来越高,市场急需一款具有高效低阻、具有持续油水分离效果的燃油过滤器。随着柴油过滤器对过滤材料的过滤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普通过滤纸与PP或者PBT熔喷棉复合的燃油复合过滤纸,这些复合了熔喷纤维的过滤纸过滤精度和容尘量大大提升,也具有了一定的油水分离效果。现有公开专利《一种高效油水分离复合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CN201410125768.1)、《一种磁响应高效油水分离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CN201410584912.8)、《高效的静电纺丝油水分离纤维膜》(CN201610040433.9)、《一种具有优异抗污能力的油水分离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CN201610580631.4)、《一种高效高通量二维网状极细纳米纤维油水分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107557894B)等都报道了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油水分离材料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只涉及到简单的吸油疏水等原理,并未考虑纳米纤维材料在应用于实际工况中后所需要过滤的油水混合物的复杂性以及对过滤材料和过滤结构设计的综合要求。目前市场上主流使用的PP或者PBT燃油复合过滤介质,普遍遇到油水分离效果差,使用一段时间后散失油水分离效果的问题,有些燃油过滤器因为阻力过大,还会造成发动机经常性熄火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油过滤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燃油过滤器,包括滤芯组件;所述的滤芯组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中心管、折纸层;所述的中心管的两端与上端盖、下端盖相固定;固定于上端盖、下端盖之间的折纸层外套于中心管;所述的折纸层外侧设置有夹条;所述的折纸层为纳米纤维复合过滤纸经折叠而成;所述的纳米纤维复合过滤纸包括纳米纤维膜层和普通过滤纸层;所述的纳米纤维膜层包括采用高压静电纺丝设备堆积于普通过滤纸层空隙及表面的纳米纤维。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还包括外密封圈、螺密板组件、垫圈、弹簧片、塑料螺纹管、外壳、O型圈、集水杯、防水阀扩套和螺纹塞。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普通过滤纸层的面密度为50-500GSM,在200Pa下透气量为100-600L/m2/s,包括,至少由再生纤维、玻璃纤维、合成纤维中的一种所组成的纤维集合体,及涂布于纤维集合体上的施胶层。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纳米纤维为经高压静电纺丝设备所制得TPU纳米纤维。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堆积有纳米纤维膜层的普通过滤纸层另一侧还依次复合有熔喷棉层和普通无纺布层。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熔喷棉层至少包括PBT、PET、PPS、PP、芳纶纤维中一种,熔喷棉层中纤维的平均直径为0.5-10μm,面密度为30-300GS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普通无纺布层为热粘无纺,材质为PBT、PET、PPS或PP;普通无纺布层中纤维的平均直径为5-200μm,面密度为10-300GSM。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堆积有纳米纤维膜层的普通过滤纸层、熔喷棉层和普通无纺布层,三层之间通过点状、线状、条状或者纤维状等各种形状的热熔胶结合,热熔胶结合点的面积占整个复合材料面积的0.01~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堆积有纳米纤维膜层的普通过滤纸层、熔喷棉层和普通无纺布层通过超声波或热复合形成层叠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燃油过滤器,所使用的纳米纤维复合过滤纸,包括了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方法在基材表面形成的纳米纤维膜层,纳米纤维材料采用改性TPU树脂经高压静电纺丝法制备而成,TPU纳米纤维网对油接触角为0°,对液态水的接触角达到150°,纳米纤维网吸油后,具有油水分离和高效低阻的效果,能够阻挡2微米以上的乳化水滴,对燃油中含有的水分能够分离99%以上。纳米纤维膜层为均匀直径纳米纤维层和珍珠状纳米纤维层组合起来,珍珠状纳米纤维中含有未完全挥发的溶剂,该溶剂能够保证纳米纤维层与普通过滤纸层紧密结合起来,确保纳米纤维在高压燃油通过时不被冲散或者剥离。稳定的纳米纤维膜能够持续有效的分离出燃油中的乳化水和游离水分子,并在纳米纤维膜的表面聚集成大的水滴,水滴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至燃油滤清器底部的集水杯中,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燃油中的水分首先经过分离以后,燃油中的细小颗粒物、石蜡等杂质通过纳米纤维膜层后进入普通过滤纸层和熔喷超细无纺布层并被吸附住,从而实现纳米纤维复合过滤材料对燃油中杂质的高过滤效率,对于直径在4微米以下的细小颗粒物的过滤效率经测试能达到99%。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涉及燃油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滤芯组件的剖面图;图3是纳米纤维复合过滤纸的折叠方式图;图4是是实施例一中纳米纤维复合过滤纸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纳米纤维量产化设备示意图;图6是是实施例二中纳米纤维复合过滤纸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外密封圈,2--螺密板组件,3--垫圈,4--滤芯组件,5--弹簧片,6--塑料螺纹,7--外壳,8--O型圈,9--集水杯,10--防水阀护套,12--螺纹塞,001--放卷装置,002--收卷装置,01--喷丝组件一,011--接收屏一,012--喷丝头一,02--喷丝组件二,021--接收屏二,022--喷丝头二;430--纳米纤维复合过滤纸,431--纳米纤维膜层,432--普通过滤纸层,433--熔喷棉层,434--普通无纺布层,41--下端盖,42--夹条,43--折纸层,44--中心管,45--双组份胶,46--上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燃油过滤器,包括外密封圈1、螺密板组件2、垫圈3、弹簧片5、塑料螺纹管6、外壳7、O型圈8、集水杯9、防水阀护套10和螺纹塞12,以及滤芯组件4。防水阀护套10与集水杯9相固定,使得集水杯9中的水不会外漏。集水杯9与外壳7相套接固定,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O型圈8进行密封。在外壳7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塑料螺纹管6、弹簧片5和滤芯组件4,弹簧片5位于塑料螺纹管6和滤芯组件4之间,塑料螺纹管6位于外壳7与集水杯9相固定的一端。滤芯组件4通过一垫圈3与螺密板组件2相固定,螺密板组件2通过螺纹与外壳7相固定,将滤芯组件4、弹簧片、5塑料螺纹管6密封固定于外壳7内部。在螺密板组件2与外壳7螺旋密封时,两者之间还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油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芯组件;所述的滤芯组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中心管、折纸层;所述的中心管的两端与上端盖、下端盖相固定;固定于上端盖、下端盖之间的折纸层外套于中心管;所述的折纸层外侧设置有夹条;/n所述的折纸层为纳米纤维复合过滤纸经折叠而成;所述的纳米纤维复合过滤纸包括纳米纤维膜层和普通过滤纸层;所述的纳米纤维膜层包括采用高压静电纺丝设备堆积于普通过滤纸层空隙及表面的纳米纤维;/n还包括外密封圈、螺密板组件、垫圈、弹簧片、塑料螺纹管、外壳、O型圈、集水杯、防水阀护套和螺纹塞;/n防水阀护套与集水杯相固定,集水杯与外壳相套接固定,并且两者之间通过O型圈进行密封;在外壳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塑料螺纹管、弹簧片和滤芯组件,弹簧片位于塑料螺纹管和滤芯组件之间,塑料螺纹管位于外壳与集水杯相固定的一端;滤芯组件通过一垫圈与螺密板组件相固定,螺密板组件通过螺纹与外壳相固定,将滤芯组件、弹簧片、塑料螺纹管密封固定于外壳内部;螺密板组件与外壳外密封圈螺旋密封;螺密板组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孔,与滤芯组件的中心孔相连通;而且在螺密板组件的外侧还设置有一螺纹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芯组件;所述的滤芯组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中心管、折纸层;所述的中心管的两端与上端盖、下端盖相固定;固定于上端盖、下端盖之间的折纸层外套于中心管;所述的折纸层外侧设置有夹条;
所述的折纸层为纳米纤维复合过滤纸经折叠而成;所述的纳米纤维复合过滤纸包括纳米纤维膜层和普通过滤纸层;所述的纳米纤维膜层包括采用高压静电纺丝设备堆积于普通过滤纸层空隙及表面的纳米纤维;
还包括外密封圈、螺密板组件、垫圈、弹簧片、塑料螺纹管、外壳、O型圈、集水杯、防水阀护套和螺纹塞;
防水阀护套与集水杯相固定,集水杯与外壳相套接固定,并且两者之间通过O型圈进行密封;在外壳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塑料螺纹管、弹簧片和滤芯组件,弹簧片位于塑料螺纹管和滤芯组件之间,塑料螺纹管位于外壳与集水杯相固定的一端;滤芯组件通过一垫圈与螺密板组件相固定,螺密板组件通过螺纹与外壳相固定,将滤芯组件、弹簧片、塑料螺纹管密封固定于外壳内部;螺密板组件与外壳外密封圈螺旋密封;螺密板组件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孔,与滤芯组件的中心孔相连通;而且在螺密板组件的外侧还设置有一螺纹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普通过滤纸层的面密度为50-500GSM,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