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的带式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42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的带式输送机,包括底座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通过螺栓安装于底座的上方,所述安装架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驱动辊,且两个驱动辊之间套接有输送带,所述安装架的顶部中央通过轴承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主导向辊,且安装架的顶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副导向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输送带运动的过程中,输送带边缘处在限位滚筒的环槽内壁进行滚动连接,可以将输送带的两端进行有效的限位,避免出现输送带跑偏的现象发生,提高输送带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输送机的安全性,在输送带输送物料时,位于两侧的侧板可以避免物料从侧面泄漏,规避物料洒落的风险,进一步提高输送机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A safe belt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的带式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输送机
,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的带式输送机。
技术介绍
带式输送机又称胶带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器、机械、烟草、注塑、邮电、印刷、食品等各行各业,物件的组装、检测、调试、包装及运输等,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主要由机架、输送带、托辊、滚筒、张紧装置、传动装置等组成。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它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带式输送机在煤炭行业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煤炭在输送时,煤块堆积在输送带表面,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容易使得煤块晃动,许多的煤块会从带式输送机的侧面散落,具有较大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安全的带式输送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的带式输送机,包括底座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通过螺栓安装于底座的上方,所述安装架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驱动辊,且两个驱动辊之间套接有输送带,所述安装架的顶部中央通过轴承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主导向辊,且安装架的顶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副导向辊,所述安装架的两侧顶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架,且两个支撑架相互靠近的一侧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上下排列的三角架,相邻的两个三角架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倾斜设置的限位滚筒,两个所述支撑架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均通过螺栓和三角架连接有侧板。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带与两个驱动辊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液压油缸,且两个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顶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横截面为U型结构的活动架。优选的,所述活动架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张紧辊。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顶部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进料斗。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带上方的支撑板,且支撑板的底部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板,两个固定板的底端通过螺栓与侧板稳固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纹杆,且两个调节螺纹杆的底端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刮板,刮板的底部设有弧形豁口。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提出的安全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与主导向辊和副导向辊滚动连接,利用主导向辊和副导向辊对输送带进行有效的支撑,限位滚筒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设有环槽,且环槽与输送带边缘处相适配,在输送带运动的过程中,输送带边缘处在限位滚筒的环槽内壁进行滚动连接,可以将输送带的两端进行有效的限位,避免出现输送带跑偏的现象发生,提高输送带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输送机的安全性,在输送带输送物料时,位于两侧的侧板可以避免物料从侧面泄漏,规避物料洒落的风险,进一步提高输送机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2、本技术提出的安全的带式输送机,活动架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张紧辊,且张紧辊位于输送带内部,液压油缸通过油管与液压系统连接,在需要对输送带的张紧度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通过液压系统控制两个液压油缸同步运动,利用活动架带动张紧辊运动,对输送带进行拉紧或松弛操作,无需手动调节,调节简单方便,安全性高。3、本技术提出的安全的带式输送机,刮板的底部设有弧形豁口,在输送带的上方安装有刮板,通过调节螺纹杆可以调节刮板距离输送带的距离,刮板底部设有的弧形豁口可以在物料经过时,对于分布不均匀的物料进行刮料处理,将多余的物料向后刮推,将堆高的物料堆积在输送带中间位置,避免输送带在输送过程中物料分布不均匀造成损坏,延长输送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安全的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安全的带式输送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出的一种安全的带式输送机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驱动辊、3进料斗、4安装架、5主导向辊、6输送带、7张紧辊、8活动架、9侧板、10液压油缸、11支撑架、12限位滚筒、13三角架、14副导向辊、15固定板、16刮板、17支撑板、18调节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这样的:实施例一参照图1-2,一种安全的带式输送机,包括底座1和安装架4,安装架4通过螺栓安装于底座1的上方,安装架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驱动辊2,且两个驱动辊2之间套接有输送带6,安装架4的顶部中央通过轴承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主导向辊5,且安装架4的顶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副导向辊14,输送带6与主导向辊5和副导向辊14滚动连接,利用主导向辊5和副导向辊14对输送带6进行有效的支撑,安装架4的两侧顶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架11,且两个支撑架11相互靠近的一侧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上下排列的三角架13,相邻的两个三角架13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倾斜设置的限位滚筒12,限位滚筒12与输送带6边缘处接触,限位滚筒12的圆周外壁中间位置设有环槽,且环槽与输送带6边缘处相适配,在输送带6运动的过程中,输送带6边缘处在限位滚筒12的环槽内壁进行滚动连接,可以将输送带6的两端进行有效的限位,避免出现输送带6跑偏的现象发生,提高输送带6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输送机的安全性,两个支撑架11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均通过螺栓和三角架13连接有侧板9,在两个侧板9的底部边缘处与输送带6的顶部表面之间留有间隙,在输送带6输送物料时,位于两侧的侧板9可以避免物料从侧面泄漏,规避物料洒落的风险,进一步提高输送机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煤炭放置在输送带6上时,输送带6的中间稍微会下垂,通过主导向辊5和副导向辊14对输送带6进行导向,可以防止煤炭向两侧泄漏。本技术中,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带与两个驱动辊2传动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辊2带动输送带6旋转运输物料;底座1的顶部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液压油缸10,且两个液压油缸10的活塞杆顶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横截面为U型结构的活动架8,活动架8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张紧辊7,且张紧辊7位于输送带6内部,液压油缸10通过油管与液压系统连接,在需要对输送带6的张紧度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通过液压系统控制两个液压油缸10同步运动,利用活动架8带动张紧辊7运动,对输送带6进行拉紧或松弛操作,无需手动调节,调节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安装架4的顶部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进料斗3,且进料斗3的一端为开口结构,开口朝向输送机运输方向。实施例二参照图1-3,一种安全的带式输送机,还包括设置于输送带6上方的支撑板17,且支撑板17的底部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板15,两个固定板15的底端通过螺栓与侧板9稳固连接;支撑板17的顶部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的带式输送机,包括底座(1)和安装架(4),所述安装架(4)通过螺栓安装于底座(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驱动辊(2),且两个驱动辊(2)之间套接有输送带(6),所述安装架(4)的顶部中央通过轴承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主导向辊(5),且安装架(4)的顶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副导向辊(14),所述安装架(4)的两侧顶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架(11),且两个支撑架(11)相互靠近的一侧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上下排列的三角架(13),相邻的两个三角架(13)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倾斜设置的限位滚筒(12),两个所述支撑架(11)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均通过螺栓和三角架(13)连接有侧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的带式输送机,包括底座(1)和安装架(4),所述安装架(4)通过螺栓安装于底座(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驱动辊(2),且两个驱动辊(2)之间套接有输送带(6),所述安装架(4)的顶部中央通过轴承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主导向辊(5),且安装架(4)的顶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副导向辊(14),所述安装架(4)的两侧顶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架(11),且两个支撑架(11)相互靠近的一侧中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上下排列的三角架(13),相邻的两个三角架(13)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有倾斜设置的限位滚筒(12),两个所述支撑架(11)相互靠近的一侧顶部均通过螺栓和三角架(13)连接有侧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带与两个驱动辊(2)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的带式输送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斌胡新祥代艳玲万明波王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